探索游戏化教学,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021-03-22 05:45胡茜茜
清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参与感游戏幼儿

文_胡茜茜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下,幼儿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着重培养幼儿的特长和喜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游戏化教学策略,为幼儿接触、探索、了解世界提供更多机会,最终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改善游戏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影响着幼儿课堂的方方面面,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环境的优化和利用,营造吸引学生兴趣的游戏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游戏,实现自我发展。在幼儿园游戏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游戏环境的设置,根据不同种类的游戏,以及幼儿好奇心、探索欲望、行为规范、语言交流、社会性发展等多元化要求,设置不同区域,为幼儿展示自我、参与游戏提供空间,为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

例如,合理利用幼儿园的资源,将游戏区域划分为美术区、手工区、运动区、音乐区等,以此优化幼儿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游戏区域,以便教师教授幼儿更多知识,激发幼儿探究外界的欲望。同时,注重教学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废弃资源引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如在“手工区”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布料、塑料瓶、易拉罐和塑料袋等,引导幼儿利用这些废弃材料制作手工作品,并给予表现优秀的幼儿一些奖励,以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如此,通过优化游戏环境的方式,我为幼儿营造了符合其兴趣的游戏氛围,既有效地提高了游戏化幼儿教育效果,又为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设计游戏过程,提高参与体验。

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幼儿参与游戏的环节,忽略了设计游戏也是提高幼儿参与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规则和玩法,自身则负责维护游戏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同时引导幼儿设计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又能提升娱乐性的游戏,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参与自己设计的游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参与感和认同感,还能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准备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幼儿参与游戏的设计,通过幼儿共同努力设计的游戏更能得到幼儿的认同和喜爱。

例如,我以“超市购物”为主题,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让他们组内自行商量角色的分配、商品的交易方式和价格等。幼儿在小组内沟通和协商,无形之中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随后,我为分配好角色和制定好交易规则的小组提供玩具、虚拟纸币,让幼儿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场景模拟购物,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幼儿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的主动性。最后,在游戏结束后,给予游戏规则完善且合理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同时让幼儿将弄乱的玩具和桌椅摆放回原位置,从而提高幼儿的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幼儿在自主参与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既有效地提高了自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又有了一定的游戏参与感,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丰富游戏形式,实现全面发展。不同形式的游戏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拓宽思路,结合幼儿的自身发展需求,探索不同类型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在多元化的游戏环节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一般而言,语言类游戏能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协作对抗类的游戏能提高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设计创作类游戏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角色扮演类游戏能帮助幼儿实现与角色之间的互动交流。

例如,在室外活动课中,我为幼儿设置了“两人三足”的游戏,游戏中幼儿需两人一组互相竞争,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调动了他们的游戏积极性,并为到达终点最快的三个小组颁发奖品,以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再如,在“三只小鸡”的角色扮演类游戏中,我通过让幼儿扮演虚拟的角色,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动和交流,启发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品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游戏形式,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新鲜感,还能提高幼儿各项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游戏在幼儿教学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加强对游戏环境的优化,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自主参与游戏设计,提高幼儿的游戏参与感,同时不忘探索新的游戏模式,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参与感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人称笔法”
爆笑游戏
浅析信息图表设计的有效性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