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的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
——谈谈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21-03-22 05:45张燕青
清风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红花闪光点班级

文_张燕青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理念,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学生,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甚至不愿意学习,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深入研究赏识教育,探究有效的赏识教育措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长善救失”之说,也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和“蜡烛精神”之论。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曾说过:“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如今,教育界提出了“赏识—挖掘—塑造—发展”的育人模式,其关键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通过细心地观察,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其终生获益。

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而是指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开展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看你会不会运用“赏识教育”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的不良心态,会让困难更“困难”。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班主任应转变自己的管理方法,而不是只顾自怨自艾。班主任开展赏识教育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效果。

有的家长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时会呵斥孩子,个别家长甚至盲目使用“棍棒教育法”,导致学生对家长的畏惧心强,学习心理压力大,家庭气氛也非常紧张,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倦怠的“恶性循环”,使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自卑和逆反心理,最终可能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对其开展赏识教育。

开展赏识教育的方法

分析病因,对症下药。教师可以通过攀谈,了解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有些可能是家庭因素,如父母离异,导致学生性格孤僻,不易接近;有些则是父母无暇管教,导致其和社会人士来往过密;还有的与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合理有关,进而导致学生内心受挫,不信任教师。教师需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赏识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深入沟通,建立深厚的信任。

寻找闪光点,树立信心。赏识教育很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甚至有人提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每天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使学生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是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

注意奖惩结合。奖惩结合即赏罚分明,对于学生正确的行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或者物质上的奖励,对于学生不良的行为给予一定的合理惩罚,如打扫卫生、分发作业等。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班上设立了一个《好人好事记录册》。如果学生做了一件好事,就会在《好人好事记录册》上相应的位置给他记下一个小印花,学生做满十件好事,就可以用十个小印花换取一朵小红花,到学期末还可以评优秀奖。学生欢欣鼓舞,都在为获得小红花而默默努力。

每个孩子都渴望且需要得到赏识,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以长处带动短处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用赏识感化每一位孩子的心灵。

猜你喜欢
小红花闪光点班级
班级“无课日”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送你一朵小红花
小鱼丸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和爸爸一起折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