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软米新品种“武育粳5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1-03-22 02:24刘古春徐玉峰徐晓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武进株系叶枯病

于 健,刘古春,徐玉峰,徐晓杰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 常州 213175)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任何时代不变的永恒主题。作为一个水稻消费大国,稳定水稻生产即是守住了粮食安全的红线,就是保证了人民的口粮始终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江苏省作为水稻生产消费的主要地区之一,水稻产量不再是衡量水稻品种好坏的唯一标准,抗病性、抗逆性、米质、口感等都决定着水稻品种的市场及老百姓的认可度[1-2]。

2012年,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本单位育成的常规中粳稻品系2749为母本,以常规晚粳品种武育粳20号为父本,经系谱选择育成了高产优质软米新品种武育粳528。2018-2019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武进所科企联合体区试,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表现出茎秆矮壮、抗倒性强、谷粒饱满、结实率高、出糙率高、米质外观佳、食味品质优、丰产性高、熟期适中等特点。2021年4月根据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相关规定,武育粳528通过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210073,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201000090。

1 选育经过

2012年春季,海南陵水育种基地,运用2749×武育粳20号杂交配组。2749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中粳稻品系,作为一个中间材料,2749具有株形较紧凑,叶片挺直、叶片颜色绿、抗倒性较好、穗型较大、穗姿态半直立、熟相好、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等特点;武育粳20号为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晚粳品种武育粳20号,具有株型集散适中、穗型较大、穗姿态半直立、熟相好、中抗稻瘟病等特点。

2012年夏季,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种植2749×武育粳20号杂交当代F1 15株,混收。

2013年春季,海南陵水育种基地,种植F2 1 500株,观察1 500株稻株的田间表现,以产量、抗性、米质外观等性状为依据选留38株。

2013年夏季,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种植F3株系38个,观察38个株系的田间表现,并进行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筛选,以产量、抗性、米质外观等性状为依据选留23株。

2014年春季,海南陵水育种基地,种植F4株系23个,观察23个株系的田间表现,并进行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筛选,以产量、抗性、米质外观等性状为依据选留17株。

2014年夏季,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种植F5株系17个,观察17个株系的田间表现,并进行条纹叶枯病分子标记筛选,以产量、抗性、米质外观等性状为依据选留8株。

2015年春季,海南陵水育种基地,种植8个株系,观察8个株系的田间表现,以产量、抗性、米质外观等性状为依据混收8号系。

2015年夏季,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编号武育528,进行小区测产试验,人工接种稻瘟病及白叶枯病,分子标记筛选条纹叶枯病,以产量、抗性、米质外观等性状为依据。该小区表现出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

2018年,第一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武进所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

2019年,第二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武进所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

2020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武进所科企联合体生产试验。

2021年4月依据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相关规定,通过审定,定名为武育粳528。

2 中间试验表现

2.1 试验结果

2018-2019年参加江苏省早熟晚粳武进所科企联合体区试,两年平均亩产733.5 kg,比对照武运粳23号增产1.6%。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4.7 kg,比对照武运粳23号增产4.2%。

2.2 试种结果(表1)

表1 2021年江苏省“武育粳528”试种考察表

3 特征特性

3.1 形态特征

苗期矮壮,叶色偏淡,发棵能力强,表现出茎杆粗壮,株型紧凑,抗倒性强等特点。中后期群体整齐度好,穗层较为整齐,叶片挺直,穗型较大,灌浆后稻谷转色快,谷粒饱满,收割时秆青籽黄。

3.2 生育期

全生育期153.1天,对照武运粳23号短3.8天,属常规早熟晚粳品种。

3.3 产量性状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每亩平均有效穗为22.5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20.1粒,结实率为93.6%,千粒重27.9 g。

3.4 品质性状

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8-2020年的检测结果显示,武育粳528的整精米率71.3%-76.6%,垩白率26%-54%,垩白度8.3%-17.4%,胶稠度82-90 mm,直链淀粉含量10.7%-11.3%,属软米品种。

3.5 抗性性状

经江苏省早熟晚粳武进所科企联合体由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品种对浙173、JS-49-6、PXO97、KS-6-6这四个白叶枯病代表菌株的鉴定结果3-5级(9级制分级)。接种鉴定稻瘟病菌株混合液,稻瘟病综合指数3-5,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条纹叶枯病鉴定结果3-5级,感纹枯病。试验示范过程中抗倒性较强,未出现倒伏现象。

4 适宜范围

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本品种适宜在5月中下旬播种。旱育秧亩用种量为35 kg左右,一般不超过40 kg,湿润育秧亩用种量为20 kg左右,一般不超过25 kg,大田用种量每亩3~4 kg,塑盘育秧每盘播种量为120~130 g。6月中旬移栽,要求秧龄不超过30天。每亩栽插1.8~2万穴,每穴3~4根秧苗,保证基本苗6~8万;机插秧秧龄控制在18~20天[3]。壮秧是高产的基础,秧田须具备田块平整、离大田近、排灌方便、运秧容易等优点。

5.2 合理肥水运筹

在大田肥料运筹方面,理论上每亩施用纯氮20 kg左右,按照“前重、中稳、后补”的施肥原则,提前施撒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后期轻施穗肥,做到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搭配使用。水浆管理方面,做到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促分蘖,适当露干田。当亩秧苗分蘖够数后开始断水搁田,后期间隙灌溉,干湿交替,收割前一周断水。

5.3 病虫害防治

严格遵循“预防为先、防治结合、重点法治”的病虫害防治策略。水稻播种前,先进行用药剂浸种,预防水稻种传性病害的发生。秧田期,喷施乐斯本、康宽、吡蚜酮进行飞虱、螟虫、蚜虫、蓟马的防治。大田期,在当地植保部门的统一指导下,结合田间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消杀工作。尤其在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条件水平下,更应注意飞虱、螟虫、稻蓟马等害虫及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

5.4 有效控制杂草危害

根据田间实际杂草情况,结合草龄和草向,科学合理选择除草剂和用药量。移栽田在栽后3~5天,选用苄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兑细土(或细砂)进行撒施。对阔叶杂草等基数大的田块,可加施稻无草。

5.5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是水稻高产优质的关键环节。收割时间过早,易造成谷粒青瘪不饱、含水量过高等缺陷,不利于稻谷贮藏加工,影响稻谷出米率及垩白率、垩白度,从而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收割时间太迟,水稻易发生倒伏及落粒情况,稻谷在阴雨天受潮易霉变生芽,产生裂纹米,影响产量甚至造成绝收。

猜你喜欢
武进株系叶枯病
应用MAS技术改良水稻特异种质大粒溪香的稻瘟病抗性
立足武进 侨连海外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大叶蒲公英耐盐性变异株系的培育
武进甲先生飞澳洲,是夜雨
大麦黄矮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再力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