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3-22 19:28祁淑玉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应用型人才

摘 要: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体验式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锻炼,但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来说,现行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仍然存在教师缺乏行业背景、教学与实践过程分离、教学素材取材脱离实践、案例讨论结论难以有效验证、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得学生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实现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推进体验式教学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体验式教学;《物流管理学》;理论实践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2.078

0 引言

當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尽管已经不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实地实践机会有限以及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的分离,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难以真正内化,进而无法有效应用于实践,从而出现学生应用能力不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同时,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因此,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手段”“以团队为形式”“以自主为机制”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灵活选择体验式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尤为重要,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实现教学从传授知识到开启智慧的转变,为社会输送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综合实践运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物流管理学》这门课程实践应用型较强,是一门基于管理学与系统工程学的交叉综合性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企业案例与实际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优化。然而,现行《物流管理学》教材中的案例往往与学生距离较远,对学生吸引力不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难以验证讨论结果的可行性。因此,论文将以《物流管理学》为例,讨论目前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为丰富体验式教学模式提供思路。

1 体验式教学理念及特征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由来已久,它伴随着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及时代的要求而不断改进与完善。20世纪80年代,组织心理学家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学习理论,并概括了体验学习的基本特征:“体验学习是作为一个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体验学习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体验学习是在辩证对立方式中解决冲突的过程;体验学习是一个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体验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体验学习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

同时,大卫·库伯提出“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指出体验式学习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的概念化、主动检验。这四个阶段分别代表了通过情境活动获得知识的感知学习、通过对情境体验的感悟进行分析的反思性学习、将感性认识总结提炼构建理论或模型的理论学习以及将自己的理论或模型运用于实践进行检验的实验学习四种方式。

很显然,这一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整个学习过程更以学生为主体,有助于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觉知,锻炼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能力,因此,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 现行《物流管理学》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物流管理学》体验式教学主要通过教材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实训模拟、企业参观等方式开展,尽管开展过程中会围绕明确目标、转变角色、落实体验、提供指导及总结反思五个阶段开展教学活动,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在教师来源、教学场景、素材案例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授课教师缺乏行业背景,难以进行有效行业技能指导

应用型高校注重对于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对行业岗位需求、学生职业素养要求有深刻认识,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安排课程模块与教学内容,根据职业素养要求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强化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匹配的职业素养锻炼。而当前情况下,很多高校教师缺乏行业背景,甚至有些教师跨专业承担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对于行业发展状况、专业操作技能甚至课程知识的重难点难以准确把握,在体验式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学模式难以灵活运用,缺乏创新,以及不能提供有效的专业技能指导,学生体验式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佳。

2.2 教学过程以场景模拟为主,教学案例取材脱离实践

《物流管理学》课程的体验式教学通常有课堂体验式教学、实训室体验式教学和校外体验式教学三种途径,其中课堂体验式以案例讨论、角色扮演、主题辩论形式为主;实训室体验式教学以情景模拟教学和沙盘模拟为主;校外体验教学主要以实地参观和企业顶岗实习为主。在开展课堂体验式教学及实训室体验式教学时,训练项目多来自于教材案例或实训系统自带项目,有些案例背景较为久远,与学生之间有距离感,学生对于案例的背景缺乏准确完整感知,同时无法及时有效与企业交流沟通。而以企业参观方式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机会有限,且多数参观只是对于企业相关情况的了解,缺乏相关领域问题的深入挖掘与分析,学生收获甚微。

2.3 学生总结与反思程度不高,讨论结果难以有效验证

现行的《物流管理学》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涉及案例分析的,多由教师提前收集案例、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分析,最后给出分析结论,由教师或同学评定分析结论的合理性。这种教学模式虽有一定的学生参与过程,但讨论的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讨论结果的合理性也是由教师或同学认定的,忽视了学生体验过程中的主观感受,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学生讨论的话题是被动接受的,这对于学生的体验效果来说会大打折扣。同时,由教师或同学评定讨论结论,而不是将结论反作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并不能使结论具有良好的说服力,甚至会削弱学生讨论过程中总结、反思的积极性与投入程度,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内化。

《物流管理学》的校外体验式教学模式一般先在课堂讲授知识点,然后到企业进行参观或顶岗实习,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模式。实地参观模式能够让学生较全面的了解企业状况,但往往走马观花,参观完之后学生并不知道参观的意义在哪里;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深入企业内部,学习相关岗位的操作知识,但由于实习过程中缺乏与学科教师的沟通,缺乏学科知识的跟进,并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现理论并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而实践感受又无法反馈于课堂的情况,学科知识难以转化成外显型成果。

2.4 课程考核评价维度单一,教学效果反馈偏失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但目前《物流管理学》课程的考核评价往往是以试卷考核或论文考核的方式进行,这两种考核模式都是以一次性呈現结果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的,缺少对于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缺乏全面性,特别是对于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高校来说,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核是一项极大的缺失。同时,学生的考核结果也是对于教学效果的反映,单维度考核不能及时反映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不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因此,传统的单维度评价方法不能适应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能力评价的需求。

3 《物流管理学》体验式教学改进策略

3.1 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关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一方面应招聘有企业工作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加入教学队伍,同时解决了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吸纳行业导师开展实践讲学,通过学校教师与行业导师的双重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岗位,鼓励教师定期定向脱岗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企业内部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及岗位需求细则,这样既保证了脱岗期间对教师的监督,又保证了充足的实践时间。

3.2 丰富实践化教学场景,讨论案例取材于实践

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情境体验、过程体验等实现对于学习内容的内化,进而指导实践。因此,体验式教学应将教室理论授课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依据课程内容,实现教室企业并行授课。例如,在学习《仓储管理》仓储作业一节时,会涉及物品入库、保管及出库的过程,教师应提前将该节内容的重点按小组分模块发布给学生作为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预习,然后将课堂迁移至企业,由行业导师进行仓储过程的现场讲解,要求学生通过现场观摩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发现企业仓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小组凝练成所承担知识模块的讨论案例,作为该小组讨论的案例,同时也可作为班级课程讨论的案例。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总结问题,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真实环境有更清晰的感知,有助于做到案例取材于实践,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在动力,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3.3 强化学生自主总结与反思,将结论反馈于实践

实践化教学场景通过观摩、倾听、总结,实现了学生自主提问,这是建立在对于专业知识初步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讨论、分析提升了学生的反思能力,通过将反思结果作用于实践,客观地检验了讨论结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例如,在《仓储管理》货位编码一节时,传统的授课方式是通过案例让学生总结货位编码的规则,然后再给出习题让学生练习,这种模式虽然也能锻炼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但如果能够把讨论结果应用于企业,验证是否通过货位编码的调整更便于识别与感知货位位置,是否能够在拣选过程中缩短拣选路径,对于学生来说会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学生通过总结-分析-验证-反思-改进-再验证的过程逐步完善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一定是大有裨益的,对于企业来说也有利于实现货位设计的优化,实现产学研的有机融合。

3.4 评价队伍合理配置,学习效果多元评价

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涉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可由学校教师、行业导师、学生自身、同班同学共同构成评价队伍,其中,由教师对态度、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反思提升进行自我评价、同伴同学对态度、可借鉴学习能力进行互评;行业导师对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在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时,应从态度评价和成果评价两方面进行。态度评价重点从合作贡献率、合作参与度方面考核,成果评价包括项目成果评价和期末考核成绩评价两部分,其中,项目成果评价从结论的可行性、项目优化程度方面进行考核,这种评价是对于小组集体成果的评价,但对于学生个体学习效果的评价还需通过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4 结论

应用型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由于传统体验式教学在师资力量、教学场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学生参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体验式教学机会较少,特别是对于管理类课程,往往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进行,使理论知识的内化及应用能力的提升程度有限,因此,论文提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迁移的方法加强体验感知,通过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总结与分析,使学习素材取材于实践,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讨论结论应用于企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研究的成就感,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邢以群,鲁柏祥.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从知识到智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22-128.

[2]刘书艳.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57-60.

[3]大卫·库伯著,王灿明,等译.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庞维国.论体验式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11,(6):9-15.

[5]陈苗青.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和实施——以宁波大红鹰学院汽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5,(3):148-149.

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类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PBL+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8-JY33)。

作者简介:祁淑玉(1986-),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应用型人才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学生性格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影响分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