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地理教学策略

2021-03-24 11:23邱雄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程序性认知结构读图

邱雄玉

[摘   要]文章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就学生如何掌握地理知识、教师应该采取何种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观;地理教学;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9-0056-02

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观,“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强调的是知识具有主动建构性。因此,教师在知识建构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课堂教学而言意义重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要重视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和良好认知结构的建构,利用学生习得的知识,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因此,探索利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观指导地理教学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根据地理知识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课堂学习方式

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观认为,根据知识的不同性质可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个体获得知识的认知过程来看,陈述性知识是通过认知过程就可获得的知识,即狭义的知识。其整个习得过程是同化、保持和迁移知识的过程。用于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它是知识完成内化后,学习者将其熟练地运用于生活中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而形成的。

既然获得两类知识的途径不同,教师就应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陈述性知识可以由学生独立思考后直接提问回答的形式获得,而程序性知识则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思维推理、共同探究才能获得。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两大类知识习得过程的分析,找出了不同性质知识习得过程的差异,为教师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地理教学要发展学生能力,学生就必须掌握程序性知识。同时,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观还指出了教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法。首先,教师对于陈述性地理知识的教学只需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原理、规则并有效地储存、复习、巩固。其次,教师对于程序性地理知识的教学,在学生了解概念、原理等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变式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进入新情境。

二、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完成认知结构重组

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后,认知结构就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重新组合,即新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获得了新的定义。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当前的新知识,把握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那么,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获得,就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的重组。

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学生列出知识网络图来让其保证持久记忆,为新知识的获取打下基础,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此一来,学生头脑中的地理知识就是这个知识系统,不论其完整还是有缺失,让学生列举出他们头脑中的网络结构图,就可以看出学生对已学过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的补救工作,又有利于其对新知识的顺利接受与重新建构。因为地理学科知识往往由一系列概念、原理、方法组成,他们彼此之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形成地理知识网络。一般来讲,陈述性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陈述出来,而程序性知识再现出来则需要借助活动推测或实验演示。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倡导社会性合作学习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获取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即认知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告诉我们,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是其真正获得知识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传统的重视教师传授向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转变。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学习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和社会情境的呈现。所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或社会问题为情境获取新知是地理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收集身边的地理现象,将其引入课堂,精心设计,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社会素材,让学生切实了解学习地理的价值,进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合作学习重新建构新知识,也是社会性学习作用的结果,所以说,合作学习也是社会性学习的主要形式。而且,由学习个体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阅历、认知经验等的影响,即使是学习同一地理知识,学习个体在学习中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见解、看法,会有不同的学习认知。社会性合作学习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学习者相互补充、相互分享,进而促使每个个体形成新的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同时,合作学习对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也十分有利。

四、构建正确认知结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结构是指个人的全部知识(观念)的内容和组织。认知心理学指出: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旧知识的迁移和新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如果学生所学知识在脑海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只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那么就难以很好地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知识的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以及策略化是学生构建正确认知结构的主要表现。学生的知识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之后,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

教师要使知识条件化,就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将知识与应用的条件、范围相结合,把知识与运用情境结合起来,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例如,教学我国地形分布、黄河和长江等内容时,将河流分布条件和地形分布状态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易于理解我国地形分布与河流径支流的关系,而且能够让学生用这一知识去分析其他国家地形与河流的分布状况。

教师要使知识结构化,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小结。即用板书图或者结构图把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鲜明地勾画、呈现出来,展示给学生,形成不同层次的网络结构,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例如,把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知识结构化,就要将位置、疆域、疆界和邻国、行政区划构成知识网络结构。将我国的位置进一步进行梳理,我国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就疆域的知识进行梳理,我国领土辽阔,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就疆域和邻国的知识进行梳理,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相邻14个国家,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就行政区划的知识进行梳理,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教师要使知识自动化,就要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尤其要通过变式训练拓展知识的范围,达到知识的自动化。例如,开展锻炼学生读图能力的教学活动,就要进行变式训练,利用初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识图习惯和用图意识,让学生掌握方法后自觉用图。在变式训练中,让学生通过掌握读图程序来培养读图技能,通过“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来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通过绘制地理图表来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变换图文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通过掌握规律性和特殊性来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进行变式训练的途径。训练多了,学生无论见到什么形态的图,都能够精准分析。

教师要使知识策略化,就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策略性知识,即方法知识的传授学习,如合理复习、训练思维等,只有掌握了策略性知识,学生才能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在读图方法上要结合空白轮廓图,让学生边学边练,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岛屿,再循序渐进地掌握主要的国家和首都等。再如,学生学习“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简图”“大洲分界线简图”“全球海陆分布简图”时,就要通过快速绘制这些简图去分析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其掌握了策略性知识。

总之,教师只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知识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發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重新建构,并在建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系统,才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地理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姚宁萍.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与中学地理教学改革[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程序性认知结构读图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浅析程序性知识教育游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