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2021-03-24 11:23陈宝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探索实践

陈宝安

[摘   要]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文章探究了班级文化的建设目标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发展个性。在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学生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9-0070-02

高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学习和发展阶段, 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养成的阶段。一个班级几十号人,每天生活在一起。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在温馨愉悦中有所感悟,在刻苦钻研中找到自信,在和谐竞争中共同奋进。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应科学设计,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积极创建特色班级文化。

一、班级文化的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高中教育应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让班级成为学生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快乐园地。百色高中2017级17班是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为支持老区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帮困助学工作,有效帮助品学兼优而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完成高中阶段学业而共同合办的班级。其还被称为“圆梦班”。这个班以“梦”为主题,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为总目标。

(二)分类目标

1.学习目标。高一年级(梦起航):引导高一新生完成角色转化,逐步适应高中学习的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确立各学科的学生代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促进学生各学科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高二年级(梦发展):班级逐步涌现出成绩位列年级前10名的优秀学生,成为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班级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鼓励优等生帮助、带动中等生和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高三年级(梦飞跃):根据学生情况确定高考目标,争取高考本科上线率为100%,实现人人上大学的目标。

2.生活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培养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学会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的学习氛围。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首先,征集制作班徽、班旗、班服。在设计班徽、班旗、班服时,不仅要充分发挥全班学生的智慧,还要发挥学生个人的聪明才智。学生集思广益,最后成功设计出属于“圆梦班”的班徽、班旗、班服。班徽由蓝色调的“梦”、圆圈以及“班级1717”三个元素构成。圈起来的“梦”字,寓意“圆梦”。所有元素由毛笔勾勒而出,给人以遒劲、坚韧之感,象征着“圆梦人”不惧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班徽整体给人宁静致远、沉稳、如沐春风的感觉。班旗的主色调是蓝色,象征着纯洁与浩瀚,逆光的情景象征着在这前行路上,光明将始终伴随左右,“圆梦班”在基金会、学校和教师的带领下怀着对未来的希冀不断向前。在班旗的中央用遒劲的笔圈住了“梦”字,这不仅代表着“圆梦班”,更代表着“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初心。此旗引领着学生向前,时刻警醒他们不要“掉队”。班服的主色调为蓝色,象征着青春、梦想、勇敢和拼搏。班服背面印有班徽,下半部分添加了足球、魔方、三角尺、笔、书、锥形瓶等小图案,展现出青少年的生活点滴。

其次,设计优良的班级环境。清爽干净的教室,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能燃起学生自励自醒、争先创优的斗志,能给学生爱护整洁、保护环境的提醒。班主任可与学生一起设计并指导学生购买材料、动手制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构建“圆梦班”的教室文化?班级在成立设计领导小组,并组织学生多次讨论后决定,要着力围绕“圆梦班”的“梦”字,创造一个学习、育人的良好环境。下面主要介绍“圆梦班”中几个有特色的设计。

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电子班牌,这是基金会和学校为了优化“圆梦班”设施配备以及完善班级建设而设置的。电子班牌样式精美、功能丰富,主要具有五大功能:一是展现班级简介;二是用于学生日常考勤,还能显示值日安排;三是使家长能通过手机微信远程发送文字甚至语音信息与孩子进行沟通;四是显示天气预报、重要工作安排以及高考倒计时的提示;五是能够上传日常学习生活中有趣的照片。

教室后门左墙以班徽为中心,用2017、2018、2019三条时间轴串联起“圆梦班”的主要记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学生的青春。告诉学生要珍惜余下的一起追梦的时光,也由此警醒学生要不忘初心,不忘一路以来基金会给予的关心与帮助。

(二)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不忘初心,勤学苦练,圆梦百高”是“圆梦班”的班级口号。“信心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是“圆梦班”的班训。

1.实行“值周班长制”。为了给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增强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实现科学民主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引导、自我发展意识,构建团结、和谐、共进的班级文化氛围,“圆梦班”主要实行“值周班长制”,也就是由学生轮流担任班长,任期一周。主要以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一周的值周班長。值周班长要有一周的管理规划,值周结束后要做总结,并与下一周值周班长做好交接,填写好班级日志。“值周班长制”的实施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2.实行“科代表+学习小组”的学习管理模式。把全班50位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各个科的科代表,要密切联系各科教师,传达教师的指示;要反映同学的学习情况;要组织同学做好早晚读工作;要积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监督他们按时完成作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同学的表率。各学习小组组长要督促本小组成员学习,有效完成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充分提高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3.实行“宿舍舍长管理制”。舍长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职位。舍长的责任是守护好“圆梦班”的“大后方根据地”,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环境,为大家的学习生活锦上添花。

(三)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圆梦班”通过班级活动,打造班级特色,促进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班级凝聚力。

1.通过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

(1)新生入学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介绍、班主任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学生个性档案创设。目的是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他们尽快融入班集体。

(2)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班会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安全教育、社会治安教育等。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形成自护、自救意识,从而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

(3)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目的是端正学生的心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调节生活中的消极情绪,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4)高考备考指导主题班会。举办“奋战高三,圆梦高考”备考指导主题班会,为学生解决高考前的各种困扰,并提高师生的备战高考意识,激发学生备战高考的斗志。在班会上可以让学生畅想将来的美好,以激励他们发奋图强、实现梦想;还可以让学生确定班级励志口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振奋学生的精神。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举行“烈士志,强国梦”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了解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光荣历史,用百色起义精神激励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进而满怀信心地奔向美好未來。又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百色高中新落成的模拟法庭,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法律实务工作,从而有效认识法律的威严与神圣,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树立法治意识,提升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再比如举办多姿多彩的班级文艺活动。如“放飞青春,畅想人生”歌会、“我和我的祖国”爱国诗词朗诵会、“我的老师和同学”小品展演等。

总之,建设班级文化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在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学生能够获得共同进步。学生会把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并且会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探索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