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互动理念的线上教学模式设计

2021-03-25 16:21任宗强虞曦凯陈淑娴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习空间界面线上教学

任宗强 虞曦凯 陈淑娴

摘要:线上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分布式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存在教师经验不足与课程设计不匹配,而学生学习氛围不强、缺少主动参与性等問题,导致互动交流的渠道不畅通,产生教与学彼此脱节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线上教学的改进建议,提出了界面、主体与时空三维互动模型来营造虚拟空间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构建从界面设计的传递呈现、教与学的融合吸收最后到学生巩固内化的线上学习情景模式,不仅对指导当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日益普及的线上教学模式也可以提供一些理论启示。

关键词:线上教学  互动  学习空间  界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网课、慕课、空中课堂等线上教学形式应运而生,并因其自由灵活、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等特点受到广大学生喜爱。新冠疫情期间,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总体部署,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活动。但随着教学时空场景变成虚拟空间,学习方式变成分布式、开放式,师生之间在肢体语言表达、情绪调动及互动交流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改变,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投入主动性低、精力投入减少和消极互动等现象,从而导致教师抱怨工作量增大学生学习效率却降低的悖论困境,而现有关于线上教学的研究,大部分都站在教师角度去设计和管理教学,很少从学生角度去分析线上教学的改进。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根本在于在线学习模式的设计,随着教与学模式及环境与技术的变化,如何帮助学生适应线上情景化学习、创造一个激发学生线上互动交流的环境,对提升线上教学效果及未来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线上教学的挑战

(一)教学管理方面的挑战

1.教师线上教学经验不足。从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转向虚拟网络教学,不是简单的“摄像头+话筒”转变,而需要在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与转化:在教学工具上,教师不仅要适应语音、视频、画布等播放软件,还要适应统计、仿真等课程软件嵌入教学,各种软件工具让老师措手不及,还经常出现线上教学“翻车”闹剧。例如,部分教师不习惯从黑板板书转向线上PPT板书,出现语音节奏跟不上、内容不连贯等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师生之间角色定位也发生变化,老师对于学生的督促作用降低,为保证学生学习自觉性得到提高,教师应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多元互动与及时反馈渠道,但根据实践效果来看,教师在线上对学生督导与启发性不够,难以操控电话、语音、视频等多人混合交流,不仅打乱了教学秩序,也使教学效果下降。

2.课程设置不完善,部分课程被简化。目前线上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教学内容仍以原教材为蓝本,未适配网络教学的扩展性与即时性。首先,受视频界面的限制,很多课程内容无法在一个屏幕上全景展示,多界面又会割裂知识结构,很多课程模块虽可设置网上链接视频或者扩展内容,但部分学校的线上教学课程内容还未实现线上兼容转换,展示内容过于简约,或者直接放映PPT,教学资料缺少时效性、观赏性和扩展性。其次,教学任务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打折扣”,原本一些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却因为无法实施线下合作而收效甚微,或者技术操作性作业无法在线实施,导致一些课程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充分。与课堂面对面教学不同,线上教学在虚拟网络的介质中交流,带来师生之间的交流困难。一方面,双方缺少了肢体表达、表情信号等直接交流,会隐略很多重要信息,如教师观察不到学生困惑的面部表情,难以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课堂渗透力和威信度会下降,教师很难做到绘声绘色的肢体展示与生动讲解,导致学生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学生线上学习的认知主动性会降低,研究显示,人们在线上学习比实景学习注意力时间更短,每节课超过30分钟就会陷入视觉与思维疲劳,倘若教师仍按照课堂教学的节奏进行滔滔不绝的灌输,缺少启发性与思辨性问答,学生会因认知效率降低、跟不上教师节奏而疲于应付。

(二)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的挑战

1.学生学习的空间氛围较差。学习本身是一种知识建构活动,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不仅是指网络设备环境,更重要的在于学习的体验氛围和集体场域。当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时,由于缺少监督、周围互动交流和同学驱动感染,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敏锐度会显著降低,甚至产生“粉红牢房”效应以减弱学习紧张感和动力,影响知识吸收与转化效率,调查显示,有接近60%的同学觉得环境氛围制约了学习效率,还有23%同学认为完全不适应这种“独处一室”的学习方式。

2.学生学习投入精力较低。线上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学习,需要线下掌握巩固,现实中很多学生缺少了线下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部分学生会过于依赖教学回放功能。调查显示,有接近80%学生通过边看回放视频边完成作业,这个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却很少与同学进行讨论或预习,只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浮于表面。此外,部分家长反映学生在家自习不自觉,看视频时睡觉,写作业对答案,割裂了线上知识与线下知识的结构融合,这说明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执行能力需要提升。学生投入精力减少会导致线上学习与线下掌握巩固出现结构分离,降低了知识的吸收转化效率。

二、加强教学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线上教学突破了时空约束实现自由的即时学习,但也对学习环境氛围的营造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促进多主体间多元化互动交流从而提升线上学习效果?对技术而言,交流互动也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即时通信、丰富资源的内在优势;对学生而言,有效的互动交流可以形成一种紧张有序的可助力学习环境,感受班级集体的归属感,提高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教师而言,有效的互动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启发性和多样性。为此,我们针对当前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以线上线下融合、教师学生互动为核心理念,提出了线上教学三维互动模型,构建虚拟空间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模式(如下图1)。

基于上述模型,我们从介质、主体与时空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促进界面互动、师生互动、线上课堂与线下预习复习的互动策略,整体构建高效的虚拟学习空间。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控制好教学节奏,逐步营造课堂集体学习氛围,然后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空间里发挥主动性,进入教学具体情景来学习思考,整体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这种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从界面设计的传递呈现、教与学的融合吸收最后到学生巩固内化知识的全过程来提升在线学习效率。在每个维度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作用也不同,先以教师设计为主,然后师生共同参与,最后落脚到学生学习为主,各个维度的主要互动任务如表1所示:

(一)优化界面的展示互动

界面友好是保证教学顺畅、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和知识传递效率的基础。界面设计的原则是简洁流畅、展示全面、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因此需要从技术到设计做好系统化组织。教学展示界面既要避免单调的白板风格,也要避免杂乱无章的花哨画面,可采用嵌入动画、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兴趣。界面设计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例如,技术操作型课程可先通过视频展示操作,然后用远程操控让学生动手实验;人文社科类课程可以采用艺术渲染技术突出主题内容。

在教学技术方面,要优先选择通用性高、兼容性强的教学设计软件,方便应用推广与即时互动。例如,电子白板软件可选红燭教鞭、IQBoard等交互式软件,可灵活地放大细节、画重点。其次,要选择插件少、流畅性好的软件,优先选择PC与手机同步的软件,为教学提供多通道的交流沟通渠道。在选择教学平台方面,尽量采用兼容多元技术手段的平台来丰富交流互动渠道;从实践来看,在腾讯课堂、钉钉会议、Zoom在线视频等软件上配合微信、QQ等即时语音通讯会更好。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在界面上设立透明化鼓励机制,如明星榜、学分充值等,以激励更多同学参与,并将线上教学状态转化为数据以便后台汇总分析,从而实现互动界面的价值。

(二)加强线上“教”与“学”的师生互动

线上教学的师生互动是促进知识传递与吸收的管道,互动不足会阻延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例如,教师单方面主导讲授而学生处于被动聆听状态时,学生就会缺乏对问题的思考,或者疑问得不到及时答疑。为了解决这类情况,需要从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角度入手,凝练与知识点相关的素材,提出和明确探究问题,将课堂的互动向讨论或辩论等方向引导,同时借助网络工具来挖掘信息化教学多样组合,例如,在腾讯课堂讲解完知识之后,可以将平台转至腾讯会议或云班课直播,因为这样的平台更倾向营造现实圆桌讨论的情境,满足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自由交流,不需要申请连麦、直播等环节,也隐形了主持和被主持的等级关系。

教与学的互动也呈现反转教学的特点,围绕课程知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吸引”参与而非强制参与,注重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实践中有三个关键点需要注意:一是不主张通过视频方式监控学生行为,而要通过提问、解答甚至在线接龙(知识点)方式吸引学生参与,也可让学生自己在线展示资料;二是要控制好时间节奏,因为线上学习注意力时间短,讨论问题时不宜扩展太多,而要围绕主题节点进行;三是视频、动画语音与板书(PPT)的搭配比例要适当,虽然视频展示效果直接,但过多的视频动画也会影响学习节奏,结构化的板书(PPT)更容易直观记忆。这样的激发启示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参与互动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让他们更有效率地协作。

(三)线上与线下的学习互动

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设计是指课堂学习与线下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一体化配合,可以让线上教学更高效。从线上学习来说,主要应做好三项基础工作:首先,课前线下自主预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减少学生在课上听课的焦虑和盲目性;其次,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提出对预习的要求及知识点要提前布置给学生,并建立知识点的根目录库,方便学生检索查询,或者提供相关的趣味视频与素材链接,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学生在教学中要针对这些知识点做好学习记录,紧跟老师的讲课节奏逐步深入理解,课下结合根目录库的知识树,梳理出知识点对课程进行回顾与巩固。

由于线上教学节奏紧凑,要通过线下学习来强化和加强对线上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完成老师线上发布的作业来加固知识吸收,老师通过评阅作业来反馈讲课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并根据学习效果适时更新在线学习资料库。我们发现,布置小组讨论式作业对促进学生协同工作有着积极作用,学生之间会形成互相督促、互补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围绕知识点深入研讨,从而提高知识扩展、吸收与内化的效率。最后,师生双方还可以利用视频回看和问卷的方式进行反思,利用云端课数据相互评价和呈递建议,帮助教师形成精准教学、个性化教学的方案。

三、总结

线上教学的关键是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把在线资源与课本知识充分融合,促进互动交流。本文从界面设计、线上教与学、课上与课下学习三个维度提出了线上教学改进策略,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仿真学习情景,实现教与学的变革,既体现了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提高教学的效能与品质,也顺应了未来教育技术发展趋势。随着5G智能技术发展,未来线上教学将走向新的高度,利用AR、云服务等前沿技术来实现线上教学业务的精准化扩展,设定相应的匹配模式打造更多高品质课程,以更高的线上教学实用性提高教育渗透率和学习效率。线上教学方法具有灵活组合、资源丰富、共享知识透明化等优势,拥有更多维度和情境体验来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创新型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赵雅文.高校线上教学模式选择[N].中国教育报.2020-03-14(3).

[2]MA J,HAN X,CHENG JG.Examining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engagement in a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learning analytics approach: The role of the instructor[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5.24(2):26-34.

[3]赵辉,陈劲松.大学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学生视角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8(03):37-42.

[4]庄佳.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在线课程制作整合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10):30-31.

[5]刘斌,张文兰,刘君玲.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1):63-68,80.

[6]何晓华.“互联网+教育”课堂模式的转型与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2):65-67.

[7]蓝鑫,任民,褚玥莹,等.基于翻转课堂的创新思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9,8(36):46-47.

[8]欧佩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20(3):58-63.

猜你喜欢
学习空间界面线上教学
从零开始学用智能手机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对数学素养培养的认识
浅谈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基于XML的界面自动生成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