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探讨

2021-03-25 17:32冼旺灿
商业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会计专业思政

冼旺灿

在大思政背景下,每一位专业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从分析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着手,明确课程思政的意义,选择《基础会计》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三个维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回答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环节,贯穿职业教育等各领域,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因此,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准思政教育切入点,整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

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

重知识,轻思政

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现阶段部分中职学生还是不知道为何学、如何学、如何用。教师能把专业课上好已经是“功德圆满”了,思政教育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并未突显。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取消后,师生更加忽略了会计法规、职业判断、职业道德以及会计人员基本素养。因此,挖掘会计知识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对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守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育方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革新了课堂教学工具。但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学过程仍然以说教为主,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时代要求。更有一部分教师图省事或者技术更新跟不上,不擅长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会计课程思政的意义

立信乃会计之本!2020年8月,证监会通报了上半年43起虚假陈述案件,并作出行政处罚。十年前的银广夏案件、近年的绿大地案件、现在的瑞幸咖啡案件;其中不乏通过虚构交易虚增利润、违规确认收入、虚增货币资金等。财务造假层出不穷,以诚信服务为本的会计行业一旦失去了诚信,整个会计行业将受到致命的打击,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将形同虚设[2]。

学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现各专业课程思政活动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评选各学科思政名师,带领专业教师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要求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找准契合点,适时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如图)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設计

1.类比教学法。

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某事物来解释和推理抽象概念等知识,用类比教学法具有如下优势:

(1)通俗易懂,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学习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学校、班级来类比“什么是会计主体”;学生理解法人代表定义的时候,可以利用校长。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个班,每一组能否成为一个会计主体”等问题。

(2)强化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计,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在“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一门课程中;教学方式多以讲授教为主,学生死记硬背。运用类比推理教学法,思政教育更加更灵活。例如:复式记账能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从复式记账法联想到学习、生活、人生都是守恒。会计分录的一方是:快乐、成绩、收获,另一方是信心、付出、方法、韧劲……

2.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高效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学习销售折扣问题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春节商业促销活动的场景,选取与商业折扣有关的问题引入课题。或者结合学生网上购物的爱好,以某平台2020年“双11”活动成交额4982亿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有折扣,折扣销售是为了赚更多的利润吗,发生折扣该如何记录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无处不会计”,体会学习会计的重要性,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激发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使用

1.翻转课堂

基础会计实训内容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基础会计课程既要求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还要掌握简单的日常业务处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课堂上内容转移到课下,由学生借助手机等工具自主学习。课上用更多时间有针对性来讨论和纠错。

但是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觉性不够,采用该教学模式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学习错账更正内容时可以将微课、教案等学习资料给学生,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关职业道德问题。做好课外引导和考核管理,避免学生一片茫然,课堂上卡壳的现象。让学生明白:每一分收获,都来自辛勤的付出,百倍努力。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案例应用性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效果更佳。当前智能手机已成为学生持有率最高、实用性最强的设备,我们要让“低头族”干点正事。课前充分利用公众号平台,腾讯课堂、东莞慕课(或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布置预习任务,将微课、文稿等学习资料上传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在手机上完成作业。课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学习成果,学生交流,教师点评并整理学生课前自学中出现的高频问题,结合学生疑问进行纠错和补充。课后教师在平台发布单元测试题,测试完成后,教师可在后台看到学生所用答题时间、正确率、分数及其分布情况等,从而及时了解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错题再次测试。

此外,我们将线上测试、提问、讨论、课堂汇报、课堂表现等作为考核项目,改变传统“一卷定成败”的考核方式。混合式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敢于展现自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 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不是简单的“加法”,基础会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还在不断地探索当中,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还可以继续挖掘,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进一步完善。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嘉欣.课程思政视角下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财会学习,2020(19):168-169.

[2] 汝晓琴.大思政背景下基础会计课程思政融入点探究[J].教育观察,2020(34):66-68.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会计专业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