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网上订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

2021-03-26 06:50张博涵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订餐设计者菜品

张博涵

(东华大学,上海 200050)

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高效、高速信息传播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其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活动更依赖于网络,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环境的变化,餐饮业应积极探讨Web网上订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设计出更为优质便捷的订餐系统,以满足当代群众的餐饮服务需求,促进餐饮领域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1.设计研究背景

从本质上来看,网络订餐应归属于线上购物体系,但相较于其他类别的产业,人们对网络订餐行业具有更高的送达效率要求。一般来说,在订单下达后,一个小时以内,餐饮产品就应当被送到订餐人处,因此,一个行之有效的网络订餐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保持长期性能良好,以及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同时,在操作流程上,需尽量简化,以适应当代群众的快节奏生活。此外,为了满足用户的餐饮服务需求,商家端的后台操作管理功能应便捷、高效,以便于商家可以针对就餐高峰期的大量订单,进行及时处理,防止订单堆积影响餐饮服务质量。基于上述网络订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背景,研究者以便捷性功能塑造为目标,开展了Web网络订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以期构建出一款性能优越的订餐系统,助力网络餐饮服务领域的发展。

2.设计研究目的

就目前来看,饿了么、美团等Web网络订餐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满足了当前大部分人们的网上订餐需求,但其订餐范围仅限定于人们所在位置附近的个体餐饮商户,而这些商户往往缺乏监管,菜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这部分系统虽然满足了人们的就餐需求,但无法有效满足其健康餐饮需求。在此过程中,相较于个体餐饮商户,公司的食堂在菜品质量上更具优势,且在价格上也远远低于个体商户。但部分公司规模较大,食堂与工作区相距较远,使得食堂餐饮难以达到工作者的快捷就餐要求。为此,设计者针对公司食堂设计了一款Web网络订餐信息管理系统,以构建出公司范围内的网上订餐机制,进而在帮助工作者实现快捷就餐的同时,保证餐饮产品的性价比,推动餐饮领域服务水平的发展。

3.设计过程

3.1 系统功能设计

明确功能需求:出于经济性需求的考虑,设计者将订餐系统的核心功能定位为预订制,即职工需要提前预订所需的菜品,使食堂人员可以根据菜品的预定情况,来确认菜品制作数量,以免出现浪费情况。在便捷性就餐需求方面,设计者设置了配送功能、座位预定功能,即职工可以在软件上选择配送地点,要求食堂人员在指定时间内将菜品送到职工的工作岗位上,方便职工即时就餐,同时,对于一些在岗位上就餐不方便,需要在食堂就餐的职工,其可以提前预定座位,免去临时寻找就餐位的麻烦,以更好地满足职工就餐需求,提升食堂餐饮服务水平。此外,基于结算管理需求,设计者制定了即时餐费结算功能,使职工在选择完所需菜品后,就能够直接进行网上支付,提高后台管理的便捷性。

表1 设计过程分析

功能界定设计:结合上述功能需求定位,系统的整体功能内容应当包括,职工可以随时浏览食堂中的餐饮窗口,以及各个餐饮窗口中所提供的菜品信息,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搜索菜品名称、类别直接获取菜品信息,并进行预订,而且支持职工在接收到菜品后,对窗口的餐饮服务进行评价反馈。基于此,设计者将功能类别界定为两大部分,即用户操作部分、管理员操作部分。其中,在用户操作部分中,为了实现上述各项服务,设计者设置了登录注册、个人信息管理、点菜订餐、信息反馈、菜品信息浏览等子功能,以确保该系统可以满足各类餐饮服务需求。在管理操作部分中,设计者将配套子功能界定为,登录、用户资料管理、订单管理、留言回复等,以实现对各项服务类功能的统一管理,保证各项服务功能的稳定运作。

功能性能设计:待功能需求、功能界定设计完毕后,设计者又出于对系统运行性能的考量,开展了功能性能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为了给需求变化,以及系统的日后发展留有余地,设计者定位了包容性、可扩展性这两项系统的基本功能性能,同时,由于该系统操作涉及到用餐款项,因此,又定位了安全性这一功能性能。此外,基于安全性这一基础功能性能,设计者设计了权限检查、身份认证等一系列信用机制,以保证用户隐私、网上付款安全,优化网上订餐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性能。

3.2 系统架构设计

整体架构设计:根据上述的功能设计,设计者将整体的系统框架设计为了两个部分,即未登录用户系统运行架构,登录用户系统运行架构。在未登录用户的系统运行架构中,用户具有浏览、注册、登录这三个选项,并且可以浏览食堂窗口热度排行榜、公告、留言板、菜品信息这几项内容。而在登录用户的系统运行架构中,用户有5个选项,即订餐、订座、订单管理、反馈、个人信息管理,其中,订单管理功能结构的应用主体仅为后台操作人员,而订餐、订座、个人信息管理等系统功能结构部分,则对用户开放,同时,订餐这一结构部分中还包含购物车功能。从整体上来看,该网上订餐系统的整体架构较为简洁,能够为后续的便捷性操作、交互界面设计奠定基础。

业务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上述系统运行架构,设计者设计出了配套的业务流程架构。该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初次使用用户业务架构、已注册用户业务架构、管理人员业务架构。其中,在初次使用用户业务架构中,设计者所设计出的业务流程为,初次使用用户点开网页后,网页会显示是否需要订餐的询问,待用户确认订餐需求后,注册页面就会打开。用户填写完注册信息,并通过审核后,即可采用注册完毕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行订餐。在已注册用户业务架构中,总体业务流程为,用户进入登录页面后,通过点击页面中的各个选项,即可使用个人信息编辑、菜品浏览等功能。在管理人员业务架构中,业务流程为,管理人员登录后,根据当前的需求,对菜品信息进行编辑修改、发布公告、浏览回复用户反馈,同时,开展订单管理工作。

登录系统架构设计:在系统的设计中,设计者将登录系统架构分为了两个部分,即用户登录架构、管理人员登录架构。在用户登录架构中,架构继续运行所需匹配的数据类别包括,用户编号、用户账号、密码、邮箱,其对应的数据类型为,Int、varchar、varchar、varchar,对应的列名为,U#、UID、Upassword、email。而在管理人员登录架构中,架构继续运行所需匹配的数据类别包括,管理员编号、姓名、密码、年龄、部门,其对应的数据类型为,Int、varchar、varchar、varchar、Int、varchar,对应的列名为,Ad#、Adname、Password、Sex、Age、Department。

3.3 详细设计

编码设计:在网上订餐系统的设计中,由于计算机只能通过具体事物的代表数字、字母、符号,来识别、操作具体事物,因此,设计者还要针对各项功能、业务流程、架构部分,开展配套的编码设计工作,以实现系统细部的设计。在此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秉承唯一、合理、稳定、可扩充、灵活、规律、简洁的原则,进行代码的编制,并将上述功能、架构设计内容代码化,以保证系统的运作效果能够顺利达到预期。在此过程中,设计者还要注意,应做好该系列代码的标准化处理,塑造其通用性的特点,确保其能够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顺畅运行[1]。

人机界面设计:为了满足便捷化的订餐软件操作需求,设计者应秉承操作友好的原则,开展人机界面设计,以增强系统细部设计环节落实效果。在此过程中,设计者采用了若干菜单的形式,呈现出了初步命令系统,并将常用命令设置在较为明显的位置上,同时,根据外部服务之间的聚类关系,对各类命令进行了全面的组织,使功能与命令一一对应。此外,在功能的层级结构界面设计中,设计者采用了“两层三叉树”的模式,将用户获得单项服务,所需的点击频率进行了最少化,增强了人机界面操作的便捷性,提升了该系统的使用性能[2]。

输出设计:在输出设计环节中,设计者将可输出内容定位为,用户个人信息表、订单信息列表、菜品图形信息、窗口图形信息,以及配套的介绍文字。其中,窗口、菜品输出信息的数据类型包括,int、varchar、text、float等,订单信息数据类型为,Bigint、Int、Float、Smalldatetime等,输出的反馈信息数据类型为,int、varchar、smalldatetime等。输出设备为显示器,输出格式为多样化的常规性输出格式,使用户在反馈时,可以即时传输各类格式的图片,增强了反馈功能的便捷性[3]。

4.结果分析

待设计、试运行完毕后,设计者将该系统应用到了某大规模的工厂食堂运营中。该工厂食堂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订餐系统应用后,其食堂窗口的流量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同时,大部分职工已经基本不再依靠订外卖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餐饮需求,并呈现出了对食堂就餐的极大偏好。此外,在此段运行时间内,系统没有出现任何故障问题,且运行流畅,由此可见,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食堂餐饮服务水平,有助于线上餐饮服务领域的发展[4]。

5.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网上订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效果,能够优化餐饮服务水平。经过上述设计研究过程,设计者构建出了一个运行稳定、用户操作便捷的网上订餐系统,并在实际应用试验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将该方案用于订餐交易的网络化,有助于线上餐饮服务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订餐设计者菜品
团膳菜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迷惑菜品又来了
2020德国iF设计奖
博远设计:“城市有机更新”设计者
动车订餐
如何加强菜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