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市民安新家 共青团焕发新活力

2021-03-28 13:27张琴
中国共青团 2021年2期
关键词:春晖志愿志愿者

张琴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搬迁贫困群众29.36万人,其中跨区县搬迁12.55万人,占全省跨区县搬迁规模的54.3%;搬迁青少年123085人,占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41.92%。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铜仁共青团紧紧依托市委统筹实施“党心连接民心、贫穷走向富裕、农民变成市民”的“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政治要求,抓好陪伴行动、志愿服务、春晖暖心等服务载体,在共创“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中让团旗更加鲜艳。

聚焦需求 精准服务

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通过“摸准需要、设计项目、精准服务”三步曲,让搬迁群众更快更好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志愿服务暖人心。把志愿服务作为服务搬迁群众最直接、最有效、最实在的服务载体,从小处着手,从最初的乘坐电梯、用家电、坐公交等,到现在的交水电费、助残帮困、学业辅导、就业帮扶等,逐一建立项目服务清单。安置点社区以楼宇为单位、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团员青年为主体推进积分管理激励,积极引导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形成“团干部+西部计划志愿者+部门志愿者+专业社工+社区团员青年”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坚持用“店小二”精神做“飞毛腿”服务,广泛开展爱心慰问、亲情陪伴、心理疏导、代理家长等活动和服务,把服务直接延伸到搬迁群众家门口,形成了“跑小青”“爱心照相馆”“5G+5H”“星火微志愿”“图书漂流计划”“非遗少年说”等品牌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71场次。在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中,印江“新市民·追梦桥”工程5G+5H志愿服务项目和碧江“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星火微志愿”项目分别斩获银奖和铜奖。

志智双扶激内力。采取“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爱心积分兑换场所”的形式,把志智双扶抓到实处,让搬迁群众更好融入新生活,更快提升脱贫致富能力。夜校坚持“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采取“固定+流动”授课模式,开展扫盲再教育、法律法规、家教家风、职业技能等课程,实现搬迁群众“楼上安居、楼下听课”。创造性将“春晖行动”与“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有效融合,在安置点创办“春晖爱心超市”“春晖公益银行”“文明储蓄所”等春晖爱心兑换场所,通过社会爱心捐赠、“社区+志愿者”的运行管理模式,对讲究卫生、孝老爱亲、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志愿服务等行为予以不同积分奖励,以积分兑换生活物资的形式,引导搬迁群众自发参与夜校培训、社区活动、志愿服务和综合治理,以“小积分”引领社区“大文明”。目前,全市创办春晖爱心兑换场所17个,兑换积分14.8万分。

助学就业解民忧。聚焦青少年学业和青年创业就业,重点在学业资助、就业培训、创业扶持上下功夫。实施“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茅台王子·明亮少年”等资助项目向安置点倾斜,募集希望工程资金2106.94万元,资助学生15825人。开展“春晖助学”,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资助3000多人。开设“春晖励志班”15个,惠及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高中生750人。常态化开展“三送”活动 (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同步推进线上招聘与线下培训,组织安置点青年开展厨师、电工、家政、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发布就业信息52期,举办招聘会18场,组织1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万多个,帮助400余名青年现场实现就业。动员青年企业家、春晖使者到易地扶贫搬迁点开设扶贫车间12个,解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1350人。对安置点符合贷款政策的创业青年优先发放贷款,全市发放“青扶贷”贷款216笔共5431万元。

聚焦育人 孕育希望

始终牢记为党育人根本任务,强化搬迁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实施“青春领航、青春远航、青春护航”三项行动,重点开展思想引领、陪伴行动、权益维护等工作,引领安置点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青春领航引领成长。聚焦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市县联动充实“青年讲师团”开展进安置点示范活动,开展政策宣讲、感恩教育、红色教育、脱贫攻坚典型等宣讲。坚持实践育人,结合安置点青少年实际,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团队日、“新市民·新童言”征集等活动。坚持榜样示范引领,开展“最美青年”“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让搬迁青少年学有楷模、做有标尺、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开展主题宣讲100余场次,参与人数2万余人,举办各类评选活动20余场,发掘选树先进典型500余名。

青春远航陪伴成长。坚持以实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动”为抓手,围绕安置点少年儿童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和亲情陪伴等需求,开设舞蹈、音乐、小主持、绘画等“希望小课堂”,探索校地结对、社企合作、部门协同,将高校团委、地方职校、社会培训机构、政府部门力量充分整合,多途径招募专业志愿者和授课教师,各个点均形成了1至2项兴趣特长培养和素质拓展训练特色项目,让安置点青少年在课余时间有人陪伴、兴趣特长有人指导、感恩奋进有人加油。全市开办希望小课堂61个,招募聘请授课教师及专业志愿者194名,累计授课860课时,服务青少年1.6万余名。开展“青春助力·亮出未来”“小小解说员”“我们是一家人”趣味读书等活动410余场次,发放健康知识手册5000余册,覆盖青少年3.8万余人次。

青春护航守护成长。以新时代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抓手,依托法官工作站和检察官工作站建立专业法律服务专家团,通过市县联建、高校共建打造心理咨询服务队,开展法律咨询、心理咨詢、维权保障等服务,广泛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关爱行动和法治宣传教育,构建权益维护格局。全市在安置点建设新时代12355青少年服务站15个,联合开展“大手拉小手·共度愉快假期”关爱留守儿童、“为了明天·青春护航益起来”法治精神进安置点、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120余场,惠及青少年6000余名。

聚焦改革 強基固本

坚持用“新市民·追梦桥”统筹共青团工作全局,紧紧抓住“服务中心大局、强三性去四化、深化共青团改革”三个着力点,在工作中推进改革、历练队伍、提升能力,让团干部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让基层团队组织真正建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坚持党建引领强基层。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紧跟党的步伐,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做到青少年在哪里团队组织就建到哪里,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纳入管理等方式实现安置点团组织全覆盖,探索以楼栋、网格为单位组建少先队组织,建设“红领巾成长益站”“红领巾广播站”等平台,大力推进“党团队”“党团社”一体化建设,实现安置点团的组织、工作、作用全覆盖。全市安置点建设团组织124个、青年之家56个、春晖社63个、社区少工委26个,成立少先队大队31个、中队177个,聘请少先队辅导员38名。

注重队伍建设强保障。加强队伍力量建设,在安置点形成“1个团组织+1个少工委+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N支队伍”工作队伍体系,让团组织成为安置点青少年见得着、找得到、可依靠的有形力量。专门举办安置点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让他们工作有方向、有方法、有标准,更好服务安置点青少年。实施好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项目,确保全市所有安置点至少1-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常驻开展服务。孵化激活安置点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区综合治理,助力社区发展。全市培训安置点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100余人,成立安置点青年志愿服务队191支、青年突击队92支、青少年专项工作队32支,配备27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培育社会组织优服务。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团内外力量资源,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孵化池、设立志愿服务保障基金、争取‘活水计划项目、新时代春晖社建设”四项举措,积极培育团属社会组织,让共青团在队伍、资源、力量上更有保障。联合市移民局建立了124万元的志愿服务组织孵化池,培育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并设立志愿服务保障基金,保障志愿服务组织更加常态、规范、有序运行,打造一批开放式、有温度、有实效的新型服务项目。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引进“活水计划”项目,增强团属社会组织的造血功能。探索安置点新时代春晖社建设,推进“党团社”一体化建设,形成“圆梦微心愿”“春晖助脱贫·购物做公益”“99公益日春晖助贫计划”等品牌项目,构建了“党建引领、团建凝聚、春晖社助力”的工作格局。通过团属社会组织的培育,最大限度凝聚了社会资源,协调各类社会资金1100余万元,累计实现“圆梦微心愿”9000多个。

猜你喜欢
春晖志愿志愿者
The Price of Beauty
百年富春:四季宴魁春晖飨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游子吟
志愿者
为教育扶贫做实实在在的事
贵州思南县春晖人才扶贫计划正式启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