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竹器及文化探究

2021-03-29 00:41李国庆周昌平黄云峰
竹子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竹器竹编竹材

李国庆,周昌平,黄云峰

(1.安吉县林业局,浙江 安吉313300;2.安吉县灵峰寺林场,浙江 安吉313300)

安吉县位于天目山北麓,属亚热带北缘,气候湿润、雨水充沛,雨期和高温期重合,非常适合竹类资源生长繁衍,资源丰富,素有“竹乡”之称。乡土竹种种类繁多,全县均有分布,主要优势竹种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其他小径竹主要为石竹(Ph.nuda)、黄古竹(Ph.angusta)、淡竹(Ph.glauca)、红竹(Ph.iridescens)、早竹(Ph.praecox)、刚竹(Ph.sulphureacv.Viridis)等,共有50余种(包括变种、变型),各具特性。竹材坚韧体轻,适合编织和加工,自古以来都被安吉人民用作容器和用具,也使安吉成为了竹子器物的重要产地之一,并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

1 出土文物中的竹子器物和文化符号

中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辩认出“竹”字符号,说明中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安吉出土的遗迹中,同样发现了大量的竹文化的历史遗存。安乐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竹型把陶豆(中国竹子博物馆馆藏,图1),说明安吉先民已经对竹子有了美学上的意识。安吉的良朋、安城、高禹等地出土了一批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古墓,其中发现了少量的竹制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五福楚墓。2003年5月在良朋五福村发掘的楚墓棺椁上有人字纹竹编席(安吉生态文化博物馆,图2);2006年出土的一号墓发现大量的竹编(应为竹笥)残片,墓内还有竹杆铜镟(安吉生态文化博物馆,图3),箬杆竹箭杆等。墓中有一长裙立俑,左手大臂与小臂间的关节是用竹钉为榫接装而成,可上下活动,可见当时竹子利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西周、西汉、东汉时期的编织竹席纹饰陶罐常见于安吉,已从实用竹器转化为审美上的竹文化符号。

2 历史文献中的记载

对安吉竹子最早的记载见于宋嘉泰《吴兴志·物产》,记载有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苦竹(Ph.amarus)等16种,并对不同竹种的特性、用处作了说明。明、清时期的记载渐见增多,竹子被列为安吉物产之首,乡民多籍竹为生,竹子的生产经营在其时己形成一定的规模。

安吉竹材加工历史悠久,竹器品种繁多,清乾隆《安吉州志·器用属》已有焙笼、刺箩、匾、簟、栈条等竹制品记载。明嘉靖《安吉州志》对竹筏作了详细描述:“筏利于沙水者也,首昂尾伏,每一筏择其竹之大者贯其中,随水浮沉,以为进止,其上所载货物亦多,甚至有重叠以行,或若方舟相联者,虽水患亦克有济。”所记大部分为生产器具类。

民国吴炯辉在《孝丰的竹》详列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箈竹(Ph.sulphurea)、篌竹(Ph.nidulariaMunro)、黄姑竹(Ph.angustaMcClure)等8种竹的年产量和用途:“毛竹,用途最广,农家每用以制簟、箩、筐、造茅舍、搭架并利用纤维以造纸;箈竹亦可造茅舍、搭架等用,或其根可为农具之柄;篌竹产于平地,干短瘦而丛生,小者可编篱,大者可制器;黄姑竹纤维颇韧,可作篾束,用作造纸原料尤为上品。”对当时不同竹材生产加工作直观的记录。梁希先生也在《两浙看山记》“天目山山民经营竹林情形”一文中详细记录了安吉竹资源、笋干生产、竹材用途及价格等。

3 安吉竹器的地域属性及特征

3.1 安吉竹器收集、调查及分析

1961年在递铺举办的“竹林馆”特展中,收集了安吉本地竹器有4大类163种。农林牧副渔猎工具类56种,包括竹柄、扁担、板箩、畚箕、晒簟、谷圈、五爪笆、烟草夹、蚕架、谷筛、茶篮、笋干篓、箬壳草鞋、弓钓、鱼笼、虾笼等;工业制品及工艺品类47种,其中有竹房子、脚手架、竹片夹心板、竹木船、篙子、船篷、马鞭、马嘴套、扫把、竹浆、竹纸、竹花篮、打梭板、织针、打绳器、嫩竹料、礼篮、果盒、元宝篮、团扇、扇骨、竹手杖、竹热水瓶等;家具和生活用具类43种,其中有翻簧花瓶、翻簧茶盘、鸡毛掸、竹圆桌、竹圆椅、竹架橱、竹衣架、篦、凉席、筷子、蒸笼、刷帚、鸟笼等;文体用品入药品类19种,其中有标枪、胡琴、箫、笛、笔秆、纸篓、弹弓、苦竹枪、钓鱼竿、竹叶、天竺黄、金竹衣、竹茹、竹沥等。主要功能以生产劳动工具为主,器具工艺以手工竹编器物为主。

1999-2000年,在原来安吉竹子博物馆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竹子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更大范围的竹制器物和产品收集,共收集展品3 000余件,其中安吉本土竹器2 000余件。清光绪至民国竹器53种100余件,主要包括嫁篮、竹线篮、发箩、元宝篮、书箱、饭篓、烧香篮、黄烟罐、竹衣箱、六角提篮、烟管、升筒、竹麻将、茶筒、竹雕笔筒、竹尺、竹碗等,基本以家用收纳、盛具为主,工艺较为精细,保存良好。农用具和渔具类较为常见,如谷筛、箩、筐、篇、竹缆、黄鳝笼、鱼篓等,工艺较为粗糙,以牢固实用为主;厨房用具及餐具类品类较多,有餐盘、砧板、竹筷、竹签、刀叉、饭勺等,出口产品较多;竹工艺品类最为丰富,包括竹扇、竹花器、竹茶器、竹鞭工艺品、竹雕、竹编包、竹编篮等等;大宗工业产品包括竹板材、竹席、窗帘、家具等。

近2 a,随着安吉三产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安吉竹子文创产品发展较快,竹文化衍生品涉及面更广、类型更多样、门类更齐全。竹子与工艺美术既是美学和生活的结合,又是科学和艺术的产品。竹子已成为众多工艺美术品的重要原材,特别是竹编器物的发展。涎生了奇竹斋、了竹茶生活、归园田居竹灯具等一些文创品牌,竹器类别包括茶器、竹编包、家居收纳系列、灯具、创意家具等,安吉由此成为全国主要的竹工艺品集散地之一。

3.2 竹器加工业的发展和变化

建国前,竹材主要由山货行和林业合作社购销,主要是原竹的销售,集中在梅溪、递铺、晓墅三镇,民国35年(1946年),山货行共计78家,如吉记行、安兴行、泰昌行等,竹器厂较少。1952年,“递铺区手工业竹器劈篾工场”成立,有工人94人,是最早成立的集体所有制的竹材加工企业,随后,在孝丰、梅溪、晓墅、安城、报福、杭垓等地,相继成立了竹器厂,这段时期,安吉农村篾匠活跃,竹器品种多,竹材加工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国家实行毛竹派购任务,规定商品性的竹材加工,只限于梅溪、晓墅、递铺、孝丰镇上的手工业社。极少数的深山区,由供销社安排一定量的竹制品加工,称“深山加工”。1985年,全县有竹材加工企业138家,涌现出一批竹材加工骨干企业,如孝丰工艺美术厂、昆铜竹编厂、昆铜竹竿厂、磻溪竹编厂等,在一些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推动下,竹器产品更加丰富,有竹质羽毛球拍、旅行渔竿、工艺竹编、卫生筷、香棒、竹席、篱竹(白竹)(F.semicoviaceaYi)、铁道垫片、竹编胶合板、竹质刨花板等,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20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来自台湾地区等地的外资企业进入安吉,竹材加向外向型经济发展,随着机械化进程加快,竹材加工进入了全竹、高效利用时期,跨入了现代竹工业化新阶段,形成了孝丰、天荒坪、安吉经济开发区三大集中区域,高峰期,竹材加工企业达到了1 200余家,竹材产品类型达到了近3 000种。

4 结论

安吉地处吴越故地,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众多,但因地处江南,墓葬中的竹器大多腐烂,完整器物极为罕见,难以收集考证,但从五福楚墓出土的人字编竹席来看,工艺已经非常精细。自汉代以来至元代,未见实物,文献史料,也无人进行专项记录,断代严重。中国明代竹器使用较多,特别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流行编竹容器,传世也常见,本次调查没有发现,但不敢说无。民间老竹器种类多,大都为实用器,观赏器型少,而且多为竹编器,其中有部分如编竹梳妆篮(发篮)、竹衣箱、提篮等,工艺非常精美。有少量的其他竹器物,如竹雕门联、竹雕笔筒、竹戥秤等。

此次所收集调查的竹器最早的年代为清光绪年间,之前的竹器和资料都无从稽考,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安吉曾经历清朝镇压太平天国战争(1864年结束)和战后饥荒、瘟疫,人口骤减,十室九空,同冶十年(1871年),清政府迁河南、安徽、苏北以及浙江绍兴、金华、宁波、台州、温州等地移民垦殖,因此,同冶前的安吉可以说被破坏殆尽,竹器本身已经很难保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存世。同时多地移民的进入也形成的后期安吉开放的思维和多元的文化。安徽舒城、浙江绍兴、宁波、温州等地均为清代竹编制品的主要产地,也是安吉在清光绪之后竹编器物较多的原因之一。

陆路运输发展以前,安吉因有水运之便(西苕溪经太湖连通湖州、江苏和上海等地),均为商品经济繁荣区域。从清代到民国一直到解放后,安吉竹材及竹器市场繁荣,西苕溪及支流(西溪、南溪、滸溪、浑泥港等)沿岸乡镇,均有竹器厂分布,查阅安吉县地名志可见一斑,如梅溪、晓墅、昆铜、孝丰、报福、杭垓等地,也培养了大批竹农、竹工匠和经营人员,这为安吉后期竹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场活跃才能有竹制产品的丰富,这也是安吉有别于其他竹产区的原因。

竹制器物的类别和器型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竹制器物多为实用型的生产、生活工具,手工竹器为主,简单而实用,价值较低;之后经济开始复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增大,工业化竹产品占领市场,品种丰富,竹制产品开始向各个应用领域发展;近两年,三产旅游业、服务业逢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观发生变化,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对精美竹器、创意竹器的需求增加,安吉竹器加工又开始向复古的精美竹器、创意产品设计开发,空间艺术品、小众的家居产品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竹器竹编竹材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竹材防霉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南山赋
基于桐油热处理的竹材理化性质研究
地域性设计文化的不懈探索
——读张宗登博士《潇湘竹韵: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研究》
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小郁竹器工艺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