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SWI对新生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T1WI高信号机制的探讨研究

2021-03-30 02:20林文聪潘希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足月儿白质早产儿

林文聪,潘希昶

(1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韶关 512000)

(2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韶关 512000)

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L)是早产儿较常见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类型,诱发因素包括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分娩过程中脐带绕颈、滞产、胎儿窒息等。PWML在影像上很难区分其病灶及脑实质微出血,所以给临床诊疗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迫切需要一种可靠的方法来鉴别PWML病灶与脑实质微出血[1]。磁敏感加权成像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对新生儿PWML综合应用常规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进行扫描,以探讨是否有T1WI呈高信号的病灶存在微出血,为临床上新生儿脑白质损伤诊断提供新的诊断技术,提高诊断率,早期治疗干预,降低病死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PWML患儿50例为研究组,其中足月儿26例,男15例,女11例;出生体重 1550~5600(4522.38±59.45)g;日龄1~28(19.88±3.22)d;早产儿24例,男13例,女11例;出生体重1500~4300(3822.58±51.02)g;日龄1~23(16.95±3.17)d。选取健康幼儿50例为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出生体重4550~5600(5103.21±61.32)g;日龄1~30(20.12±3.22)d。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程资料齐全,根据PVL超声分级标准[2]中相关规定,确诊为PWML;②患者及家属明确此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影像图像质量差者;②严重脑软化、脑出血、脑梗死者。

1.3 方法

1.3.1 常规MR、DWI检测[3]使用MR超导扫描仪,采用轴位T1WI(TR450 ms,TE15 ms)、T2WI(TR3000 ms,TE100 ms)、T2FLAIR(TR8000 ms,TE120 ms)及矢状位T2WI(TR300 ms,TE100 ms)扫描。DWI序列(b值为0和800 s/mm,TR3000 ms,TE42 ms,矩阵320×320,激励次数2次,层厚3 mm)。所有PWML病例可见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及三角区等处短Tl信号,伴或不伴短T2信号,或DWI相应高信号。

1.3.2 SWI检测[4]在MR的常规及DWI检测完毕之后,然后行SWI序列(TR74 ms,TE40 ms,FA 30°,层间距1 mm,层厚5 mm,激励次数1次,矩阵352×352)扫描。SWI检测颅内微出血的图像特点为大小不等的斑片状低信号,边缘不清楚,两极上下层面亦为低信号。

对比两组图像上是否存在斑片状低信号出血性病变,对不同结果进行复读讨论统一意见。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图像进行相应的判定:①SWI出血病灶的诊断标准[3]:将与常规MR一致的低信号排除后,剩余在SWI上显低信号的病灶,即可确诊;②脑白质损伤在DWI显示为异常高信号,对脑内缺血性病变较常规MR的T1WI、T2WI序列敏感,被认为是诊断脑实质缺血最好影像学技术。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组损伤检出情况

研究组检出损伤类型为:点状23例(46.0%),线状17例(34.0%),簇状10例(20.0%)。共检出107个PWML病灶,其中71个侧脑室旁病灶,29个半卵圆中心病灶,4个丘脑处病灶,3个内囊后肢处病灶。PWML病灶检出率:SWI>DWI>T1WI>T2WI。SWI的PWML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T1WI、T2WI、DWI。见表1。

表1 研究组的PWML病灶检出情况比较

2.2 两组SWI出血和DWI脑白质缺血缺氧检出情况

对照组在相应白质区未见SWI呈低信号,研究组6例在相应白质区SWI呈低信号,其中足月儿4例,早产儿2例,即研究组SWI出血检出率为12.00%。对照组在相应白质区未见DWI呈高信号,研究组23例在相应白质区DWI呈高信号,其中足月儿14例,早产儿9例,即研究组DWI脑白质缺血缺氧检出率为46.00%。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的成活率得以保证,但随之早产儿脑损伤的问题突显出来。其中脑白质损伤已成为最常见的早产儿脑损伤类型,尤其是PWML,可由缺氧缺血、宫内感染等诱发[5]。

相较于CT诊断,MR检测对新生儿的辐射伤害较少,但新生儿的血流速度较慢,且在深部脑白质的出血量有限,常规MR的分辨率以及对血液相关物质的敏感性较SWI低,因此导致其诊断的阳性率较低。所以用SWI来检测颅内微出血病灶已经有越来越重要的诊断意义,而尤其是PWML。因为T1W高信号的产生主要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从而T1WI呈高信号。由于在生物组织中细胞膜、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可限制细胞内水分子,从而相较于自由水,细胞内水分子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水平会更低,同时ADC水平受溶解于水分子的有机分子数量影响。而DWI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内检测水分子弥散运动的方法。

当脑白质损伤中T1WI高信号病灶是否含有微出血判定不明确的话,对临床诊疗造成了很大困难。诸多研究者对PWML的T1WI高信号机制有不同推测,而SWI相对于常规MR诊断更加敏感,准确性更高[6]。因此本研究对新生儿PWML综合应用常规MR、DWI及SWI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检出损伤类型为:点状23例(46.0%),线状17例(34.0%),簇状10例(20.0%),共检出107个PWML病灶,其中71个侧脑室旁病灶,29个半卵圆中心病灶,4个丘脑处病灶,3个内囊后肢处病灶。PWML病灶检出率:SWI>DWI>T1WI>T2WI。SWI的PWML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T1WI、T2WI、DWI。对照组在相应白质区未见SWI呈低信号,研究组6例在相应白质区SWI呈低信号,其中足月儿4例,早产儿2例,即研究组SWI出血检出率为12.00%。对照组在相应白质区未见DWI呈高信号,研究组23例在相应白质区DWI呈高信号,其中足月儿14例,早产儿9例,即研究组DWI脑白质缺血缺氧检出率为46.00%。提示,通过综合应用常规MR、DWI及SWI可以有效提升影像诊断质量。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PWML综合应用常规MR、DWI及SWI检测,利于诊断有T1WI呈高信号的病灶存在微出血。

猜你喜欢
足月儿白质早产儿
IL-6、NES以及新生儿颅脑超声对早期诊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应用价值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血脂与脑小腔隙灶及白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ADMA/DDAH系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
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