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 MRI设备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疾病诊断价值对照研究

2021-03-30 02:20陈荣武张文思朱光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前列腺

陈荣武,张文思,朱光明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安徽 六安 237000)

前列腺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病群体多为老年男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我国前列腺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1]。伴随患病率上升,广大医务人员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前列腺疾病诊治方法。前列腺疾病当中,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有着较为相似的早期临床症状,对二者如何早期准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2]。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探究1.5T MRI设备上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疾病的诊断价值,希望能为各位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1例患有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列腺增生患者32例,前列腺癌患者19例,患者均经过临床或病理证实。患者年龄42~93岁,平均年龄为(69.75±3.15)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磁共振成像检测后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并且穿刺或手术的时间同磁共振成像检测的时间间隔≤1个月;②磁共振成像检测前未曾进行穿刺活检、内分泌或放射等治疗;③磁共振成像检测序列完整;④患者及患者家属配合进行磁共振检查,签署磁共振检查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磁共振成像检测中因为移动或伪影等原因使得图像质量不佳;②磁共振成像检测之后因为失访、放弃治疗等原因没有办法进行病理证实。

1.3 方法

借助我院飞利浦1.5T Ingenia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患者,扫描之前提醒患者半充盈膀胱与排便,扫描时患者处于仰卧位,将体线圈作为射频发射线圈,将盆腔放于其中,冠、矢、横三方位扫描患者的前列腺与周边组织。横断面图像记录不同b值(1000 s/mm2、2000 s/mm2、2500 s/mm2)时的结果[3]。

1.4 图像与数据后处理

本院两名医师实行独立阅片,(由低到高对不同b值)图像进行分析,对病灶性质进行判断,若两名医师出现不同意见则协商达成一致。

1.5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涉及需要比较分析的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2.0执行,涉及到计数资料χ2检验均以[n(%)]表达,涉及到计量资料t检验均以()表达,P<0.05提示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当b值为1000 s/mm2时,诊断准确率为80.39%;当b值为2000 s/mm2时,诊断准确率为90.20%;当b值为2500 s/mm2时,诊断准确率为94.12%。当b值为2000、2500 s/mm2时,其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高于b值为1000 s/mm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对前列腺癌病灶的诊断效能统计

2.2 呈现结果

当b值为1000 s/mm2时,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多呈现稍高信号,当b值为2000、2500 s/mm2时,前列腺增生呈现低信号,前列腺癌则呈现高信号。

3 讨论

近年来,在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前列腺癌做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4-5],威胁着许多人的生命安全,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时,常采用如经直肠超声检查、直肠指检、CT、生化指标等检测方法,但这些检测手段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时常面临特异性较低,敏感性较差问题,无法取得十分满意效果[6]。尤其是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因为二者的早期症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高效诊断方法一直是许多专业人员的研究重点。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如今我国的医学水平逐渐提升,医疗设备也越发精密。目前,随着磁共振检查的普及与检查方法的改善,磁共振功能性成像中的弥散加权成像方法显示出了其对二者鉴别诊断的巨大作用[7-8]。依据微观层面上各组织结构内部水分子布朗运动程度,从而为辨别组织结构及病变良、恶性提供依据。常规弥散加权成像时选取的b值越高,检测时扩散的权重越大,会更加接近组织扩散水平,肿瘤同正常组织的信号强度对比也更加强烈。但图像的信噪比也会因此降低,造成组织解剖结构变得模糊,相应检查时间变长。现阶段虽然大部分基层医院可能只配备1.5T或以下场强磁共振设备,但选择恰当的b值,弥散加权成像检测方法既对机器性能要求不高,又能满足诊断要求,相应检查时间也可控[9]。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研究1.5T MRI设备上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疾病鉴别诊断价值[10],为此选取了我院收治的51例患有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定1000、2000、2500 s/mm2三种b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当b值为1000 s/mm2时,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多均呈现稍高信号,当b值为2000、2500 s/mm2时,前列腺增生呈现低信号,前列腺癌则呈现高信号。b值为2000、2500 s/mm2时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效果优于b值为1000s/mm2,虽有部分研究推荐使用b值为3000 s/mm2或更高,但在1.5T MRI设备上更高b值检查时间明显增长,图像信燥比明显下降,故依然推荐使用b值为2000、2500 s/mm2条件进行检查。

存在不足:(1)多数患者经病理或临床确诊,采集病理标本时容易受到标本采集位置及手法影响,可能存在漏诊情况;(2)部分门诊病例后期采用电话方式回访与确认,缺少原始病理资料;(3)样本选取不够大,以上情况均可能对结果造成偏差。因为研究数据较少,本次研究结果仅能作为参考,想要获取更为精准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医学的发展一直建立在不断地研究之上,足够的研究数据才能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进而推动医学的前进步伐。

综上所述,在1.5T核磁设备中,选取2000 s/mm2、2500 s/mm2b值弥散加权成像,既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检查时间亦较短,能够为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疾病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磁共振前列腺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