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X线与核磁诊断对比分析

2021-03-30 02:2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摄片准确度敏感度

姜 非

(东营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东营 257091)

乳腺癌是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这种疾病主要出现在乳腺腺上皮组织内,临床应重视对这种病症的治疗。研究表示[1],乳腺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表现的时候都发展到病情的中晚期,导致延误治疗出现。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尽早的确定乳腺癌这种病症,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对促进患者的预后发挥重要作用。现如今临床对乳腺癌患者的进行诊断的时候通常选择X线、MRI等影像学手段进行辅助诊断,临床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临床研究对于这两种手段诊断的价值存在不同的声音,所以本文主要分析这两种诊断方法应用在乳腺癌诊断当中的价值进行探究,详情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5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本文所有选择的患者中,已婚96例,未婚6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42.15±8.46)岁,其中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1岁。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符合伦理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同时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面签字。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存在乳腺溢液、乳腺肿块、硬结等表现;(2)所有患者均实行病理活检;(3)患者存在X线和MRI检验的适应症;(4)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的其他肿瘤疾病的患者;(2)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2];(3)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的患者;(4)存在X线、MRI诊断禁忌症的患者;(5)合并其他严重病症的患者。

1.3 诊断方法

1.3.1 X线诊断 为所有研究对象应用数字X线机(西门子数字钼靶乳腺X线机)进行X线摄片,首先进行参数设置,电压20~40 kV,电流90~140 mAs。指导患者选择体位为仰卧位,然后进行收尾位摄片,摄片的范围要包括患者的肩胛骨平行线到膈肌范围,同时保持患者胸大肌走行的角度,对两侧乳腺选择斜位摄片。

1.3.2 MRI诊断 为患者进行MRI检验,为患者进行核磁共振系统诊断仪(飞利浦ACHIEVA3.0T核磁共振系统检查仪)进行检查,检验时协助患者选取仰俯卧体位,使患者将双侧乳房放置在线圈洞当中,并保持垂直。然后实施平面定位,依次进行矢状位、横断位和冠状位的扫描。通过平扫T1WI横断扫描,自旋回波进行扫描诊断时,层数40,层厚4 mm,TE 8 ms,矩阵230×280;通过反转恢复序列横断位扫描诊断时,层数30,层厚4 mm,TE 79 ms,矩阵210×256,扫描视野132×360×360 mm;对患者双侧乳腺实施T2W矢状位扫描诊断的时候,层数40,层厚4 mm,TE 120 ms,矩阵320×450,扫描视野160×340×340 mm。扫描结束后为患者注射造影剂钆贝葡胺注射液(0.2 ml/kg),应用高压注射器经手静脉团注,并且在注射过程中将流速控制在2.0 ml/s,并且以同样的方法为患者注入0.9%的氯化钠溶液20 ml。

之后需要在Prisma 3.0T图像专用工作站对检测所得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动态增强第3期图像上病灶最强化最显著部位作为感兴趣区域(ROI),同时将囊变和坏死区域摒除,然后根据所得的图像为患者绘制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TIC)。并且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上对病灶区域进行签订,对ROI适当的调整,以便于剔除囊变和坏死的区域,然后对病灶的ADC值进行计算。

X线和MRI检验后均需要有2名具有高年资的乳腺影像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如遇到意见不一致的图像需要进行统一讨论和综合分析,然后进行意见的统一。

1.4 观察指标

(1)统计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例数,并统计X线和MRI检验出乳腺癌的例数。分析并计算X线、MRI检验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注:[3]敏感度=真阳性数/(真阳性数+假阴性数)×100%;特异度=真阴性数/(真阴性数+假阳性数)×100%;准确度=(真阳性数+真阴性数)/(真阳性数+假阴性数+假阳性数+真阴性数)×100%。

(2)总结X线和MRI诊断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涉及数据均以IBM旗下的SPSS 26.0进行统计学验证。以P<0.05说明数据模型所得统计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15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经病理诊断,最终确诊为乳腺癌患者148例,其中2例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纤维瘤,3例患者被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病,3例患者被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而采用乳腺X线诊断检测出乳腺癌133例,MRI检测出乳腺癌143例。

(1)X线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7.84%,特异度为62.50%,准确度为86.54%,和临床病理诊断相比,相符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88,P=0.0045)。

(2)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5.95%,特异度为85.71%,准确度为95.48%,和临床病理诊断相比具有较高相符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64,P=0.2586)。详见表1。

表1 X线、MRI诊断乳腺癌和病理诊断的相符性比较(n)

2.2 声像图表现

X线和MRI显示乳腺癌有各自的影像学特点。

(1)经过X线诊断,133例患者诊断出148个病灶,其中74个病灶表现为单纯肿块和结节;22个表现为单纯钙化;18个病灶存在肿块、结节伴随钙化;37个病灶存在局限性浸润小斑片影。在133例患者当中存在分叶、星芒征、毛刺征的病灶41例,存在腋窝下淋巴结肿大的患者35例,有大导管像18例,酒窝像10例,血管异常6例,漏斗征11例,乳头凹陷5例,胸痹受累7例。

(2)经过MRI诊断,143例患者诊断出病灶155个,其中75个显示为单纯肿块或结节;24个表现为单纯钙化;20个存在肿块、结节伴钙化;39个病灶存在局限性浸润小斑片影。经过T1WI序列检验,患者多表现为相等或稍低信号变化,T2WI检验,患者的病灶多为高信号改变。病灶的边缘光滑,主要表现为环形、片状或结节状,存在不均匀的强度变化。TIC表现为Ⅰ型渐增70个,Ⅱ型平台型81个,Ⅲ型流出型4个。对155个病灶进行强化,ADC范围为(0.964~1.403)×10-3mm2/s范围内。

3 讨论

临床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的方式一般是为患者进行X线诊断,诊断的原理是根据正常乳腺和病变乳腺之间的密度差别来进行确定,然后根据乳腺病变的特点对病症做出最终的判断[4]。通过X线进行诊断可以通过局部加压来放大高钙化的情况,因此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检出率。MRI诊断是最近几年被应用在临床上的一种乳腺影像学诊断手段[5],这种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空间组织分辨率,可以实现对不同的乳腺病变进行诊断时,确切的分析乳腺组织之间的关系,在诊断过程中能够提高对患者诊断的精度,可有效降低漏诊的发生率。

通过对X线和MRI这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能够看出,X线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无论是检查还是摄片方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很容易在临床诊断中出现漏诊,诊断的特异度不高(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为62.50%),特别是对于腋窝淋巴结的情况很难进行完全显示,这样就胸壁是否存在病变等情况进行判断存在局限性,因此对于一些微小的或者不典型的病变,在诊断时很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整体检出率受到限制。而相对而言,MRI的检验特异度比X线明显高出很多,本文显示MRI检验乳腺癌的特异度达到85.71%,而且敏感度和准确度也超过90%。通过对声像图进行分析能够得出,MRI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患者病灶的具体表现和性质,在检查的时候不会受到乳腺组织和密度的影响,临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通过MRI进行诊断的效果相对于X线而言更好,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而且声像图更加清晰可靠,是值得推荐使用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

猜你喜欢
摄片准确度敏感度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一款基于18位ADC的高准确度三相标准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