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斜矢状位扫描于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2021-03-30 02:20李建华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状位交叉韧带

李建华,宋 杰,刘 栋(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放射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对于膝关节来说,属于人体最大、最复杂、运动量最大的一个关节,所以易发生韧带损伤,其中交叉韧带属于膝关节一个重要稳定结构,存在特殊的解剖结构,易出现损伤,前交叉韧带撕裂大都是因膝关节强力外展或者过伸导致的[1]。MRI的组织对比度比较高,且可多切面、多角度成像,对于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敏感度都比较高,成为目前膝关节损伤主要的一种检查手段[2]。但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特点比较复杂,很难完整清晰的显示。所以,在本课题中在常规MR检查外加斜矢状位T2扫描,对照分析其在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142例经膝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年龄14~70岁,平均(36.03±3.25)岁。女31例、男111例。

1.2 方法

MR检查:采用飞利浦Achieva1.5TMR成像系统,8通道膝关节专用线圈。患者脚先进,线圈固定膝部,确保其稳定,膝关节自然平直,可垫一个小垫,确保膝关节处于舒服的位置,绑带固定好,定位灯线对准患者的髌骨下缘。PDWI冠状位扫描参数,FOV:FH130mm、RL130 mm、AP59 mm,Voxel size:FH0.52 mm、RL0.75 mm, 层 厚3 mm,TE30 ms,TR5000 ms,NSA2。横断位T2扫描参数,FOV:FH130 mm、RL130 mm、AP79 mm,Voxel size:FH0.66 mm、RL0.81 mm,层厚 4 mm,TE50 ms,TR2000 ms,NSA3。

边扫描边判断,对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或者临床怀疑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撕裂患者,均加做斜矢状位T2扫描。斜矢状位扫描,先于轴位像找前交叉韧带,然后同其平行做斜矢状位扫描。矢状位T1扫描参数,FOV:FH150 mm、RL150 mm、AP79 mm,Voxel size:FH0.52 mm、RL0.77 mm, 层 厚 4 mm,TE17 ms,TR550 ~650 ms,NSA2。矢状位、斜矢状位T2扫描参数,FOV:FH150 mm、RL150 mm、AP79 mm,Voxel size:FH0.45 mm、RL0.561 mm,层厚 4 mm,TE100 ms,NSA3。

1.3 观察指标

检查结果经两名经验丰富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分析。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表现:部分撕裂,韧带信号增高,征变细,有连续纤维束存在,提示是部分中断;完全撕裂,韧带信号增高,走向扭曲、异常,同胫骨平台的夹角减小,连续性全部中断,韧带断端肿胀,且边缘不清晰,有空虚征、假瘤征存在。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体现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总结膝关节镜检查结果

在本课题的142例患者中,经膝关节镜证实有86例患者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其余56例患者为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

2.2 总结MR检查结果

在本课题142例患者的MR常规扫描中:78例患者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其中有11例经关节镜证实是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56例患者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但术中有19例见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8例患者前交叉韧带未撕裂,经关节镜证实是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MR常规扫描超声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的阳性率是94.37%[(78+56)/142],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的诊断准确率是85.90%(67/78),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率是66.07%(37/56)。

本课题142例患者的MR斜矢状位扫描中,78例患者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其中有3例经关节镜证实是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64例患者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术中有11例见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MR斜矢状位扫描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的阳性率是100%[(78+64)/142],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的诊断准确率是96.15%(75/78),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率是82.81%(53/64)。

MR斜矢状位扫描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阳性率高于常规扫描(χ2=8.2319,P=0.0041);MR斜矢状位扫描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扫描(χ2=5.0221,P=0.0250);MR斜矢状位扫描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扫描(χ2=4.4643,P=0.0346)。见表1。

表1 比较MR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结果(%)

3 讨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作用主要是避免胫骨内旋和向前移位,同时限制膝关节过伸以及股骨内旋,是膝关节维持稳定主要的一个结构。膝关节受到外伤时,尤其是运动伤、跌落伤及交通事故伤时,前交叉韧带易受到损伤,胫骨在膝关节屈曲时会向内过度的旋转或者外展,致使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或者全部撕裂,经体格检查抽屉试验呈阳性[3]。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来说,术前准确诊断对手术方案选择、判断预后、降低残疾风险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有选择准确的的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检查。关节镜是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不作首选检查手段[4]。

MR成像的对比度高、分辨率高、可多切面成像,且无创,逐渐成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最理想的诊断检查方法。经MRI可清楚显示前交叉韧带的正常形态,同时还能显示前交叉韧带的撕裂范围、部位,并明确是否合并半月板撕裂、骨折、侧副韧带损伤等[5]。前交叉韧带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分成三级:韧带内损伤但长度未改变是一级;韧带内损伤且长度延长是二级;韧带完全性的撕裂。有学者认为MR很难显示前交叉韧带损伤三个分级,但是韧带内信号会增高,且前交叉韧带的连续性被中断,韧带呈波浪状改变,有假瘤形成,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PDWI成像高信号,见不完整纤维束,韧带弥漫性高信号改变等可当做前交叉韧带撕裂有力的征象[6]。

前交叉韧带的正常MR表现是: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内以及滑膜腔外,长31~38 mm左右,矢状位宽度2.8~5.1 mm。在大多数的情况下,MR常规斜矢状位能较好显示整条前交叉韧带。但有一部分病例的矢状位上前交叉韧带不能良好的显示,所以本课题加斜矢状位扫描,能够很好的显示前交叉韧带全程[7-8]。本课题结果是:MR斜矢状位扫描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阳性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诊断准确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扫描(P<0.05)。

总之,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诊断中,MR斜矢状位扫描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诊断的阳性率、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的诊断准确率、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率都高于常规扫描,所以MR斜矢状位扫描应当作为怀疑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必要检查序列。

猜你喜欢
状位交叉韧带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薄层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MRI研究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关系
磁共振常规图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不足:与手术结果对比研究
连数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