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对涎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评估分析

2021-03-30 02:20王艳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涎腺良性边界

王艳伟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涎腺又被称为唾液腺,涎腺肿块的发生存在较多原因,例如涎腺良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涎腺囊肿或者涎石症等。由于涎腺肿瘤一般发生在浅叶,因此超声检查成为了本病的主要检查方式[1-2],同时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升,高频超声逐渐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并且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为此笔者将其应用于涎腺肿瘤的诊断,并观察其超声影像特点,以更好的对涎腺肿瘤进行诊断,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针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了涎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48~68岁,平均(58.2±3.6)岁,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后显示,良性肿瘤有73例,恶性肿瘤为27例。纳入标准:均经术前超声检查,术后病理确诊的患者;就诊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转移性肿瘤;术后复发肿瘤。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高频彩超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协助患者伸展颈部,以便于检查颌下腺和颈前部区域。在检查腮腺和侧颈部时则嘱患者将投偏向一侧,并充分暴露探测器区域。使用仪器为GE LOGIO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检查系统为西门子ACUSON。采用矩阵探头,探头频率10~12 MHz。首先:使用二维超声进行多断面纵横扫查,目的为观察同侧颈部淋巴结和涎腺肿块的大小、部位、包膜、边界以及内部回声。其次:在获得理想超声图后,使用CDFI观察瘤内血流信号,观察血流信号等级,并保存血流信号最丰富的切面图像。最后:启动PWD,对明亮的血流进行PSV、RI值测定。

1.3 疗效观察

1.3.1 2DUS记录指标 记录肿块的形态、大小、包膜和边界,以及内部回声、是否存在液性暗区以及钙化灶,同时观察是否存在同侧颈深上淋巴结肿大。

1.3.2 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边界光滑、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以混合性低回声和均匀低回声为主;偶见钙化;后方回声无衰减。恶性肿瘤:形态欠规则或者不古规整,无完整包膜,边缘为毛刺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存在针尖样钙化灶;后方回声衰减。基于涎腺良恶性肿块在以上指标图像上可能存在重叠的情况,因此将具有两项以下恶性特征的患者诊断为良性,将具有三项以上的恶性指标确定为恶性肿瘤[3-4]。

1.3.3 肿瘤内血流情况 参考Martinoli分级标准将其分为0级~Ⅲ级[5-6]。0级:无血流信号;Ⅰ级:可见少量信号;Ⅱ级:可见中量信号;Ⅲ级:丰富血流信号。将0级和Ⅰ级信号确诊为良性,将Ⅱ~Ⅲ级诊断为恶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 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金标准: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

2 结果

2.1 涎腺肿块的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

高频彩超对涎腺肿瘤的显示率为100%,对涎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63(86.30%),对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21(77.78%),见表1和表2。

表1 涎腺肿块的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

表2 涎腺肿块的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

2.2 良性涎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对比

良性和恶性涎腺肿块的超声图像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二者在形态规则、探及包膜、边界清楚、内部针尖样钙化以及同侧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内回声均匀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良性涎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对比(n,%)

2.3 良性和恶性涎腺肿块的血流情况对比

恶性肿瘤以Ⅲ级血流为主,Ⅱ级血流次之,Ⅰ级和0级血流所占比例相一致,同时也是所占比例最低的一种;良性肿瘤以0级血流为主,Ⅰ级血流次之,最后依次为Ⅰ级和0级血流,统计学显示(P<0.05),见表4。

表4 良性和恶性涎腺肿块的血流情况对比(n,%)

3 讨论

高频彩超是近些年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分辨率高的特点,同时还可检测到肿瘤内血流分级情况[7],因此笔者将其应用于涎腺肿瘤的检查和诊断中,并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着重研究,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参考资料。通过本次研究后发现,良性和恶性涎腺肿块均存在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具体如下。腮腺良性肿瘤二维声像图特征性表现:(1)多形性腺瘤:直径最大者为9.4 cm,最小则为0.3 cm,其肿瘤大小差异较大,形态为椭圆形、圆形以及类圆形,边界清晰、规则,包膜比较完整,内部回声为低回声,均匀或者不均匀;无论实性还是囊性均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2)腺淋巴瘤:肿瘤直径范围为1.4cm~5.2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呈网格状结构,在部分肿块中会出现无回声暗区,后方回声增强;(3)基底细胞腺瘤:边缘整齐,内部为低回声的,后方回声无增强。(4)囊肿:高发于舌下腺,边界清晰,边缘欠规则,如果无回声区内可见絮状回声团和声点,则提示出现了继发感染。(5)海绵状血管瘤:包块存在压缩性,边界不清晰,中等回声,回声为管道状或者蜂窝状,同时伴有强光斑,血流信号较慢。(6)涎腺淋巴上皮病:回声不均匀,双侧或者单侧腺体内科发现多个相邻囊性区域,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恶性肿瘤二维声像图特征性表现:(1)黏液表皮样癌:高分化型:病灶均在3 cm以内,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晰,边界规则,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丰富;低分化型:边界不规则,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晰,回声不均匀,血流丰富,流速较高,多血管性表现。(2)腺样囊性癌:边界清晰或者不清晰,呈椭圆形或者圆形,其内为不均匀低回声,同时伴有针尖样钙化,后方回声减弱。(3)腺泡细胞癌: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其内偶尔可见簇状钙化灶,多数伴有方回声衰减。从彩色血流信号方面来看,恶性肿块的血流信号更加丰富,同时其血流分级也比较高,但是由于二者有部分的血流分级在Ⅱ级重叠,因此可不单纯依赖血流信号进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对涎腺肿瘤的检出率为100%,其对于对涎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诊断率较高,且可通过超声图像差异进行诊断和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治价值。

猜你喜欢
涎腺良性边界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拓展阅读的边界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CT灌注成像在涎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涎腺干细胞在放射性口干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及涎腺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