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常见误诊原因及建议

2021-03-30 02:20张爱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多普勒

张爱丽,贺 沂,丁 慧

(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技科 广东 清远 511515)

甲状腺微小乳头癌在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肿瘤直径一般为1 cm,因此其临床诊断难度相对较高。其有着发病隐匿的特征,通常和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结节性甲状腺囊肿共同存在,超声诊断过程中重叠现象较为显著,因此其误诊率相对较高,很容易影响患者治疗[1]。当前临床在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对患者实行超声诊断,由于肿瘤直径较小,其误诊率会显著提高,同时也会对疾病治疗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彩超技术以及高频探头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其在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甲状腺癌中的诊断准确性逐渐升高,在当前已经越来越成为对甲状腺肿瘤进行诊断的重要方式[2]。当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诊断,进而规划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常见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的8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开展此次试验研究,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21~66岁之间,中位数年龄为(46.22±1.58)岁;病程为3~7个月,平均病程为(5.10±2.03)个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癌;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意识障碍以及精神障碍;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晓同意本次研究,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耐受性较高,可以配合诊断以及治疗。排除标准:排除存在严重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患者;排除存在严重心理疾病患者以及精神失常者;排除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以及感染患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全以及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线控探头,将其探头频率调整为7~12 MHz。在对患者实行超声检查的过程中,要辅助患者保持仰头位,并对其颈部进行充分暴露,扫描患者的甲状腺峡部以及甲状腺双侧,扫描过程中注意观察甲状腺内部回声情况及其形态,如果发现疑似病变的情况,则要对其实行多角度以及多切面扫描,同时对其病灶周围血流形态、边界和结节、大小等情况进行记录,把影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并对其进行分析。由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

1.3 观察指标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误诊原因,并对其误诊因素进行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误诊原因和边界、晕环以及微钙化等因素有着一定关联(P<0.05)。详见表1。

表1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误诊原因[n(%)]

3 讨论

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分辨率越来越高,且超声图像信息日渐丰富,能够对微小病灶进行有效扫描,超声在提供诊断信息的过程中,其声像图的多样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难度,再加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诊断时很容易产生误诊现象。甲状腺微小乳头癌在发病早期阶段,其临床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因此容易受到忽略,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阶段,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死亡率较高,预后差,所以对患者病情进行早期诊断是非常关键的。

甲状腺癌一般源自于滤泡上皮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家族因素、颈部放射线照射、高碘饮食以及性激素作用等都会引发甲状腺。临床一般将甲状腺分为滤泡状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以及髓样癌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乳头状癌,通常为实性肿瘤,会存在纤维性改变,部分可见砂粒体[3]。临床中主要以甲状腺结节为主要表现,一些患者还会产生颈部淋巴结肿大现象。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指的是甲状腺癌中直径低于10毫米的一种类型,其常见于女性。在临床病理学诊断中,虽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对癌症进行诊断的有效标准,但是因为标本采集难度较大,肿块相对较小,再加上受到医生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基层医院并不存在这项技术。超声能够在甲状腺内结节形态、钙化、包膜、内部回声、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结节内血流等层面对甲状腺肿瘤进行诊断,并且因为其有着经、安全、无创等优势,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患者的普遍认可,在当前已经成为对甲状腺疾病进行检查的重要方式。

超声在当前是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癌进行诊断的常见方式,其有着重复性高、无辐射、价格低廉、操作便捷以及准确性高等优势,可以对病灶内部以及边缘回声、结节、病灶大小以及形态等进行准确观察和分析[4]。对于甲状腺微小肿瘤状癌,其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形态表现为圆形或者是类圆形,病灶周围不存在晕影,边界模糊,和癌细胞侵袭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回声主要为不均匀性低回声,部分内部呈现为囊性回声;通常情况下,结节中存在囊性回声的病灶为良性病灶,恶性所占比例较低;微小钙化灶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病理中的砂粒体进行充分反应,在砂粒体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其则会在声像图中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是利用相关技术来处理多普勒信号,并将取得的血流信号在二维图像上叠加,则可以获得彩色多普勒图像[5]。所以,彩超不但有着二维超声图像的特征,还可以对器官组织中的血流动力学信息进行有效检查,因此临床应用较为普遍。其可以对血流方向进行有效显示,直接展现血流分布情况,同时还可以对血流性质进行及时了解。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其在对乳腺以及甲状腺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同时能够按照甲状腺内部的血流情况诊断甲状腺病变。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虽然甲状腺癌的预后良好,但是如果治疗方法缺少合理性,不但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以及经济压力[6]。在各因素中,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钙化、晕环以及边界等都是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癌的重要风险因激素。因此建议临床在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要对影像科医师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同时对其实行操作技能培训,使其可以对各项临床操作进行熟练掌握,在超声诊断之前,要为患者耐心讲述检查期间需要加以重视的相关事项,引导患者配合医生诊断和操作,进而促进诊断准确性的进一步提高[7];同时,在超声诊断中,需要相关检查医师对病灶晕环、边界以及微钙化情况进行密切检查,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误诊风险,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最大径0.5~1.0 cm和最大径≤0.5 cm的病症在微钙化、晕环以及边界误诊率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所进行的超声诊断中,其误诊产生的原因和病灶微钙化、晕环以及边界等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所以临床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对策,最大程度地提高诊断以及治疗成效。

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其超声误诊的主要原因和病灶晕环、钙化以及边界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超声医师需要强化对晕环、微钙化以及边界所进行的观察,而对于超声引导下并不存在典型病灶的患者来说,则需要对其实行穿刺活检,最大程度地减少漏诊现象的产生,进而促进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乳头状甲状腺癌多普勒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