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平片与MR影像的临床诊断效果

2021-03-30 02:20张立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骨关节平片半月板

张立建

(胶州市人民医院CT室 山东 青岛 266300)

在骨科疾病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为主,其是一种关节炎疾病,发病原因为:老年人在年龄增长的背景下,其身体的各项机能均开始退化,患上骨关节疾病几率较高。对于此疾病的治疗而言,需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从而达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目的[1]。在临床上应用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进行诊断,常用的检查技术有X线平片、CT以及磁共振均可展开检查,不同诊断方法获得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2]。基于此,此研究时间是2018年1月—2019年10月之间,将在我院进行检查的患者70例为对象,旨在探析MR影像诊断,同时实施X线平片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详细的检查内容作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时间是2018年1月—2019年10月之间,将在我院进行检查的患者70例为对象,以病案号进行分组,每一组中均有35例患者,其中研究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50~81岁之间,均值(65.50±1.52)岁。参照组男性12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在52~83岁之间,均值(66.15±2.10)岁。70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此研究也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准许,且患者均实施综合影像学检查、综合检查和病理检查;应该将临床资料不全患者排除在研究之外,将风湿、痛风以及强直性关节炎疾病排除在研究之外,将合并血液疾病患者排除在外,将心肺肝肾等功能性疾病患者排除在外,将近期应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或者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排除在外。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后无差异性,P>0.05。

1.2 治疗方法

给予参照组的患者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所用仪器是西门子X线设备,检查前需要间电压设置在50~60 kV之间,时间设置在20~30 ms之间,电流设置为100 mA,所有患者均实施侧位、正位标准平片拍摄,之后需要将相关的诊断资料加以收集,以便于进行分析。

研究组中患者则是应用MR影像进行诊断,仪器是磁共振成像扫描仪(Philips 1.5T MRI设备),主要内容为:检查人员需先告知患者放松心情,随后指导其在仰卧位,便于检查;在实施检查的时候,需要专业临床医师操作,即利用膝关节表面线圈进行检查,从患者髌骨下级水平位置实施相应的扫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告知患者的膝关节外翻角度于10~15°左右,随后还要应用常规扫描进行横轴位的检查,矢状位检查和相应的冠状位实施扫描。在扫描的饿时候其层间距、层厚则分别设置成0.4,4毫米。当对膝关节的图像进行采集完成之后,则应该组织有经验的医师进行阅片,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病情,同时做好评估处理,与患者的结病变情况相结合从而总结出核磁成像的表现。

1.3 评价指标

检查之后需要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同时需要对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加以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平片与MR影像的相关数据输入至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组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之间诊断结果数据对比

纳入参照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显示为阴性,患者均无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另外膝关节关节面硬化患者为5例,占比为14.28%,骨质增生的患者有24例,占比为68.57%,韧带钙化患者6例,占比为17.14%。而研究组中的诊断结果包含30例阴性病例,5例阳性病例;另外膝关节关节面硬化患者为4例,占比为11.43%,骨质增生的患者有20例,占比为57.14%,韧带钙化患者11例,占比为31.43%。同时对于确诊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而言,其在疾病早期发生骨质增生现象、钙化诊断检查之后得知:MR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X线平片,数据统计对比后有意义(χ2=9.2151,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研究组中患者采用MR检查之后,其在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积液方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性,即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n(%)]

3 讨论

临床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属于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在病情逐渐发展之下,其会逐渐的对滑膜造成损伤,损伤过多的话会使得关节软骨发生变化,最为常见的为软骨破裂,从而使得患者的行走功能受到影响。同时此疾疾病在临床上患病症状也不是很显著,在确诊的时候需要影像学检查加以辅助,其中传统x线诊断则是其中一种,但是得到的影像图片不佳,使得临床诊断受到影响[3-4]。应用X线与核磁共振检查之后,其成像能够对患者的半月板情况通过图像加以显示,知晓其损伤情况,且能够把患者出现的骨关节增生疾病以及关节积液疾病显示出来,对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半月板改变方面,X线检查之后可以看到关节中的滑液渗入,此情况的发生则会使得氢原子浓度有所变化,虽然其变化不显著,但是实施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时候能够得到更加清晰的图像,即实现空间分辨与半月板病变方面有清晰的显示,从而为患者后续的病情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5]。另外对于患者的损伤情况而言,X线平片不能够病灶显示出来,进而使得临床医师在诊断的期间出现误诊或者漏诊情况,使得患者的病情治疗受到影响,不利于患儿的预后恢复;而患者关节积液在逐渐增多背景下,则会出现关节肿胀,同时也能够将微小的水肿情况加以显示,即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敏感性更高[6]。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在其病情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其可以将患者的疾病分成四期,处于Ⅰ期的患者通常会发生关节软骨肿胀的情况,借助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可以通过图像将骨关节情况显示出来,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X线平片图像之中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关节软骨变化[7]。而处于Ⅱ期阶段的患者,其软骨中也已经发生了性质改变,在疾病的逐渐发展下,其后期患者便会有软骨硬化、增生现象;经过X线检查后,其得到的影像学图像也可以显示出疾病,但是其图像征像则与磁共振成像有相同的表现,即显示出类似毛刷样高信号影像,相应的软骨则呈现低信号[8]。对于Ⅲ期阶段患者,此时的软骨有脱落情况,内外关节的间隙也参差不齐,软骨硬化症状加重,导致关节积液出现,此情况通过X线也能检出。处于Ⅳ期阶段,影像学图像中显示的则是关节软处于一种暴露状态,也表现出了较多的囊变、硬化;X线检查只是从患者局部进行观察,而核磁共振则能清晰的显示病灶,可是无法显示其征象,因而在临床诊断的时候,则需结合骨科检查和患者的疾病过往史实施诊断。经过本研究得知:研究组中患者采用MR检查之后,其在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积液方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性,即P<0.05。即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效果更优异,可以清晰的知晓患者半月板改变情况,其诊断的敏感度比较高,当半月板发生撕裂情况以及退变情况的时候,关节软骨间便会有滑液渗入其中,此时便会导致氢原子浓度发生局部变化,在临床中则更加便于检测和诊断,同时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较高,几乎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分辨率,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而言,其中的MR影像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骨关节平片半月板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