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

2021-03-30 02:20张忠凤丁婷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X射线准确性B超

张忠凤,丁婷婷

(海安市南莫中心卫生院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681)

急性胸腹部创伤是急诊常见病之一,指的是患者的胸部和腹部脏器受损,可能有多个脏器同时损伤的情况。尽早诊断和治疗以及明确患者是否有脏器损伤和骨折情况存在是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治疗关键。通常单纯的胸腹壁损伤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存在的威胁较小,但是若患者有内脏损伤合并存在,可能导致大出血、休克等病理生理反应,严重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且患者的死亡风险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升[1]。为此给予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X射线检查与B超检查为临床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常用措施之一,但是存在漏诊、误诊率高、无法准确诊断创伤内部情况等缺陷。多层螺旋CT为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而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疾病诊断措施,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图像清晰等优势,应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诊断中可以准确显示脏器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2]。本文主要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价值,其详细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75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当中,男性例数占42例,女性例数占33例;年龄范围:年龄最小值23岁,年龄最大值75岁,年龄平均值(49.28±5.5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范围:最短为30min,最长为11h,受伤至入院时间平均值(5.17±0.62)h;依据致伤原因,打击伤患者占8例,高处坠伤患者占23例,交通事故伤患者占41例,锐器损伤患者占3例;依据疾病类型,锁骨骨折患者占10例,肋骨骨折患者占27例,肩胛骨骨折占6例,骨盆骨折患者占5例,脾脏损伤占3例,肋骨骨折合并皮下气肿患者占2例,肋骨骨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占13例,脾脏损伤合并腹腔出血患者占3例,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6例。入选标准:年龄在80岁以下的成年人;无先天性疾病合并存在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检查前一周有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史或钡剂灌肠史的患者。

1.2 方法

分别为以上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开展X射线或B超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详细操作方法如下:

B超检查:使用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仪开展检查工作,患者体位为仰卧位,调整探头频率为3.5MHz,对其腹部进行扫描,并且详细记录病变位置,观察病变的范围和回声的特征等。依据患者主诉确定是否需要将检查范围扩大,以保证可以准确分析患者的腹部病症。

X射线检查:使用DR仪器为患者开展X射线摄片检查工作,定位射线于患者的胸部位置,调整仪器的电流为200 mA,调整仪器电压为55~85 kV,摄片工作完成以后,由具备丰富临床诊断经验的影像学医生做出最终诊断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患者取仰卧位接受检查,将多层螺旋CT的管电流调整为200~300 mA,将管电压设置为120~140 kV,螺距为1 mm,矩阵为512×512。沿胸廓至盆腔入口方向实施扫描工作,结束扫描以后实施图像后处理及三维重建操作,通过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病情。阅片工作由具备丰富临床诊断经验的影像学医生完成,且由同一组医生完成上述患者的阅片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X射线和B超检查、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经过分析和汇总后均使用SPSS 22.0版处理,计量资料应用()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若数据相比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实验结果

分析表1数据,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性相比较于X射线和B超检查,明显较高,P<0.05。

表1 对比X射线B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性[n(%)]

3 讨论

急性胸腹部创伤是急诊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患者病况复杂、病情凶险为疾病的主要特征,且患者可能有胸部合并腹部损伤的情况出现,车祸为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复合效应为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与此同时疾病相关症状可出现相互混淆和掩盖的情况,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严重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

X射线检查为临床中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常规措施之一,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等优势,但是该项检查有图像分辨率低、重叠部位检查准确性低等缺陷,且无法准确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的程度,有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率,影响疾病治疗的同时,可能提升患者的死亡风险[4]。B超检查可以在患者的床旁开展,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初步掌握患者的腹腔情况,且可以对脏器受损情况展开动态观察,为疾病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是部分脏器损伤创口较为隐匿,若同周边组织的影像学特征区别较小,则极易出现漏诊的情况,且检查结果极易受腹腔气体干扰。

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扫描时间短等优势,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为患者开展全身检查工作,与此同时,该检查基本不会有伪影现象出现,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多层螺旋CT诊断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重建功能可以将病变情况更为清晰、准确的显现于医务人员眼前,有利于其准确评估患者机体的损伤情况(受伤位置和病情严重程度)[6]。

有研究指出[7],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剖腹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在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对诊断结果存在疑虑等情况下开展进一步增强扫描工作,以获得及分析更为明确的征象。为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可以看到更多的CT征象,可结合具体表现判断患者的病情,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与此同时,该项诊断措施可以将患者的病灶情况清晰的显现于医务人员眼前,且可以通过加强扫描、平面重建等措施,帮助医务人员确定患者的损伤情况。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检查措施,对患者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较小,且可以将可能影响诊断结果的不利因素减少,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中,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准确性为96.00%,显著高于X射线和B超检查。该研究结果提示,为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工作可以准确检出疾病,对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利。因患者通常有不同程度器官性质损伤存在,且可能有骨折、胸腔内部出血等复杂情况,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可以将不良诊断所致影响规避,通过薄层重建、冠状位结合矢状位等方式,对损伤器官和部位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扫描,通过全面性临床检查,可以全方位、清晰的向医生显示患者胸腹部受损情况。如肋骨骨折的CT表现为骨质连续性中断或者有断端错位表现;脾脏损伤主要以脾脏部位密度增加且不均匀表现为主;不同组织经CT检查所呈现出的影像均不相同,结合影像特征鉴别诊断疾病可以进一步提升准确性。

总而言之,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疾病诊断中。

猜你喜欢
X射线准确性B超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医用非固定X射线机的防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