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1-03-30 02:20周凤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符合率B超下肢

周凤飞

(嘉兴市第二医院南湖分院<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超声科 浙江 嘉兴 314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周围血管疾病中。该疾病的发生会影响到患者的患肢肢体的行动能力,如果任由疾病发展,将会引发肺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因此,在临床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尽可能的得到早期确诊,同时积极进行有效治疗。虽然说目前情况下多以下肢深静脉造影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毕竟该方法是有创操作且操作比较复杂,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在临床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2]。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则不同,它具有的特点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水平较高,可清晰显示血流及血管壁情况,可重复性强,无创,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操作简单方便等,目前已经在业内受到了普遍青睐[3]。近几年来,我们中心医院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资料为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治疗的160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资料,按照B超和CDUS两种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提高研究准确性,两组患者的例数选择相同(各80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发病时间、病变情况及相关的基本资料接近。两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纳入本研究,且两组患者的资料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照组80例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8.6±4.3)岁,发病时间 1h~26h,平均(10.3±2.6)h,58例为左下肢病变,22例为右下肢病变。研究组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8.4±4.8)岁,发病时间 1~24 h,平均(10.4±2.7)h,54例为左下肢病变,26例为右下肢病变。全部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甚微(<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B超检查。

1.2.2 研究组行CDUS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检查仪器名称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EPIQ5),探头浅表L12-5频率7~12 MHz。首先,在操作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需要进行扫描的部位。指导患者保持膝关节屈曲,髋关节保持外旋。采用常规超声对患者的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胫后静脉、胫前静脉等依次进行全面扫查,为了让静脉状况能够得到清晰的显示,可考虑将足部适当抬高。切面检查主要以横切和纵切两种为主[4]。然后采用CDUS全面了解静脉管腔、血流、管壁情况、血栓形态、部位、回声特点等,为了及时正确地观察和评价血流和管腔情况,可用探头对患者的静脉血管进行压迫,必要时还可开展Valsalva试验,增加患者胸腔内压力,减少静脉回流[5]。

1.3 具体的观察指标

检查结果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误诊、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时界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符合率

研究组的符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与证实结果之符合情况对比(n)

2.2 误诊和漏诊

研究组的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2.5%、2.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漏诊率、误诊率12.5%、1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误诊、漏诊率对比

3 讨论

3.1 当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凝结异常,静脉管腔受阻,引发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以及浅静脉扩张等症状时,深静脉血栓则形成。该疾病在下肢多发,极有可能不同程度的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有可能造成患者残疾[6-7]。在血管外科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高,有研究显示,在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中,它大约可占有总数的39%[8],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破损、血液高凝状态者三种因素时其发生色主要原因。故此,长时间的不活动、卧床过久、经历过大型病手术、长期使用雌激素等多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9]。

3.2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诊断中,常规B超技术虽然具有时间相对较短的优势,但通常难以清晰显示形态相对微小的血栓病变,多有误诊和漏诊问题发生[10],尤其是它的有创性特点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和疼痛,令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普遍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现代人物质生活的快速提高,人们对医疗技术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只要是有条件的患者,多数都会选择宁愿多花钱也要尽可能选择少痛或无痛的诊断和治疗,常规B超诊断技术的有限性就尤其突出了[11]。

3.3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优势在于可诊断急性、慢性血栓等多种疾病,且在操作中可反复进行,多次性优势尤为突出。同时,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有利于急性血栓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2]。再有就是,在灵敏度、特异度水平方面,彩色多普勒技术相对较高,可清晰显示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理学特征和静脉血流特点,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侧支循环形成,静脉管壁、管腔等情况,便于了解血栓形成的间接及直接征象,又可合理调节血流速度标尺,有效控制血流方向和超声束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操作人员在操作检查过程中,操作手法尽可能避免用力过度,避免造成一些活动性血栓病灶因受压过度而发生血栓脱落,进而避免肺栓塞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3.4 在本研究中,CDUS组的发现例数与治疗后证实例数的符合率为 95.0%,显著高于B超组检查的7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US组的误诊率仅为2.5%、漏诊率仅为2.5%,相对于B超组的误诊率(10%)、漏诊率(12.5%)而言,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确实具有图像清晰、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多次反复操作等特点,诊断符合率高,误诊漏诊率低,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诊断中优势明显,可较好地为患者提供相对准确的诊断,可为患者的及时治疗争取到第一宝贵的时间,建议在临床中尝试应用。

猜你喜欢
符合率B超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写字的尴尬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