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3-30 02:20陈东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阻塞性准确率静脉

陈东燕

(茂名市中医院超声科 广东 茂名 525000)

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是指发生在肢体血管的疾病总称,根据患者血管病变部位的不同、病变累及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动脉疾病以及静脉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存在基础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肢体肿胀、肢体疼痛[1]。早期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且仅仅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确诊,极易发生误诊现象;随着临床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造影是诊断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金标准,该诊断方法虽然准确率较高,但是属于有创性操作,且诊断费用较高,患者的接受程度不高。现如今,对于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多选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该诊断方法具有无创、可重复操作、经济实惠等优点[2]。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血管造影检查,研究组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着重探讨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6例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使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9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为(45.38±3.91)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有33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为(45.16±3.48)岁;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标准[3];②排除存在肝肾功能、先天性疾病;③患者诊疗依从性佳。排除标准:①存在交流障碍、精神疾病;②患者拒绝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血管造影检查,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以及俯卧位,保持检查环境的清洁,在完成血管造影后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压迫止血,统计诊断结果。研究组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超声探头频率设置在5~12 MHz,存在肢体肿胀的患者,探头频率为3.5 MHz,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俯卧位,将下肢外展,对患者的下肢两侧进行扫描,从横切面到纵切面,依照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的顺序进行扫查;对于单股静脉存在病变的患者,应逆向检查髂总静脉;对于存在双下肢病变的患者,应探查下腔静脉。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研究结束后,将诊断上肢、下肢、股浅动脉、股浅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阻塞性疾病准确率、检查费用、患者满意度评分统计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对本次研究中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检查费用、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的检查费用(206.84±8.84)元低于对照组检查费用(643.85±42.82)元,患者满意度(93.58±1.92)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4.85±3.9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检查费用、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的检查费用、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检查费用(元) 患者满意度(分)研究组 63 206.84±8.84 93.58±1.92对照组 63 643.85±42.82 84.85±3.91 t-79.332 15.907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研究组诊断上肢、下肢、股浅动脉、股浅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阻塞性疾病的准确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n(%)]

3 讨论

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与患者自身生活不良习惯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提升,我国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该疾病受到了广大学者以及患者的好评[4]。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精确的探查患者的静脉结构以及血流状态,诊断该疾病的准确性、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得到拔针,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属于非侵入性操作,患者的痛苦度低、无并发症,且检查费用低廉,可重复操作[5]。虽然血管造影是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该诊断方法能够准确的体现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病变程度,但是不可重复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少数患者在检查后会出现并发症,加之检查费用较高,患者的接受程度不高[6-8]。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病变程度进行判断,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于治疗后患者的复查,可以直观的观察病变范围、病变部位的变化,还能判断栓塞的大小,同时,对于远端的静脉血流病变发展做出预测[9-11]。

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照组为血管造影诊断,该组中确诊60例,诊断准确率为95.23%,而对照组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该组确诊54例,诊断准确率为85.71%,研究组诊断上肢、下肢、股浅动脉、股浅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阻塞性疾病的准确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5,P>0.05)。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经济价值,研究组的检查费用(206.84±8.84)元低于对照组检查费用(643.85±42.82)元,患者满意度(93.58±1.9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4.85±3.91)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在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中,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诊断的诊断患者的血管阻塞位置,且该检查方法安全性高、诊断时间段,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接近血管造影,且检查费用低廉,患者满意度较高,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阻塞性准确率静脉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