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I增强特征对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1-03-30 02:20单春辉孙吉林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轴位形态学肿块

单春辉,张 晖,孙吉林(通讯作者)

(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近些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此类疾病的发生概率逐年上升,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1]。乳腺癌初期往往为隐匿性发病,故其早期诊断非常关键。如今,乳腺MRI成像技术被认为是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据报道,乳腺MRI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敏感性在88%至100%之间,超过了如钼靶摄影和超声等其他所有常规方法。然而,其鉴别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差异很大,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靠性。尽管有BI-RADS标准用于评估乳腺病变的形态学和动力学特征[2],但仍存在主观性,可能会使患者产生疑虑和恐慌。本研究就是在BI-RADS标准基础上对乳腺增强肿块进行评估,并判定肿块的MRI特征与良恶性病理结果的关系,以期更好特供精准性指导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连续收集自2016年7月—2018年9月于我院腺体外科就诊的乳腺肿瘤患者共213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为(46.13±11.87)岁,病程3~11个月,平均病程是(6.67±3.45)个月。入选标准如下:(1)患者进行了超声或钼靶X线设备引导下的术前穿刺病理检查;(2)BI-RADS类别3、4、5;(3)术前行乳腺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排除标准:(1)曾有过放化疗或药物治疗病史;(2)术后病理与术前不一致;(3)未能配合完成高质量乳腺MRI检查。最后共有433例乳腺肿块(213例患者)纳入研究。

1.2 研究方法

使用美国通用电气医疗公司Discovery 750W 3.0T MRI设备及8通道乳腺线圈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均为俯卧位。在绝经前患者中,尽量在月经周期的第二周进行MRI检查,平扫序列为轴位脂肪抑制T2WI、轴位T1WI、轴位DWI、矢状脂肪抑制T2WI图像,增强序列为轴位脂肪抑制T1WI三维动态扰相位梯度回波成像,对比剂使用0.1 mmol/kg的钆特酸葡胺,注射后追加20 ml生理盐水。具体轴位T1WI动态参数如下:TR=9 ms,TE=4 ms,带宽 =31.25 Hz,FOV=32×32 cm,矩阵=384×256,层厚=4.0mm,NEX=1,FA=30。该动态序列每期扫描时间为60~90 s,注药后扫描时间在6 min以上。乳腺MRI图像由具有多年经验的影像专业医师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评估。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身体内病灶区域的占位性块状突出要比普通大小更小,还有一些区域出现密度比较高的浸润表现;次要临床表现就是患者乳房乳头区域向内部凹陷,乳腺位置皮肤变厚。除了形态学观察外,还利用专用工作站进行了时间-信号曲线后处理,对三种类型的曲线(平台型、抬升型、快速流出型)进行了分析与统计。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χ2检验评估恶性与良性病变之间的分类变量特征差异性。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所有肿块中,右侧腺体有198例(45.7%),左侧腺体有235例(54.3%)。总共观察到88个肿块(20.3%)为恶性,肿块的平均直径为(12.4±6.1)mm(范围:5~40)。良性和恶性肿块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1.6±5.4)mm和(15.7±7.5)mm(P<0.05)。见表1。

表1 乳腺MRI增强特征及BI-RADS分类与肿瘤良恶性分布的χ2检验

表中可见,每个描述特征组中,确定了与恶性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分类。例如在所有肿块形状的类型中,不规则类型肿块的恶性占比最高(38.0%);而在时间-信号曲线类型中,快速流出型的恶性占比最高(27.9%)。而肿块的增强特征与增强类型对肿瘤的良恶性分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其临床发病率比较高,且治疗之后的预后效果比较差,会产生比较多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且危险性较高。乳腺MRI成像可以检测在其他成像方式或体检中隐匿的乳腺癌。由于MRI检查不会受到病灶的影响,如致密性乳腺、位置深浅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可以实现结合病灶区域的功能学与形态学结合诊断,该技术对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鉴别效果[3]。然而,尽管乳腺MRI对肿瘤病变的检出率可高达90%(94%~99%),但其特异性明显较低并多变,从而导致了部分假阳性结果和不必要的侵入性治疗。有报道,一些良性病变如纤维囊变和硬化性腺病已被误导为恶性病变[4]。因此,可使乳腺MRI更高特异性的成像方法和解释方面的改进都值得推广。

研究评估了每个乳腺MRI增强特征在良恶性肿瘤分布中的频率与区别,结果可见,肿瘤的形状类型对良恶性鉴别贡献最大(不规则形占38%),其次是肿瘤边缘类型,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和大小。总体上看,结果显示出乳腺MRI的动力学评估具有良好敏感性(恶性肿瘤的漏诊率较低);而对于肿瘤形状和边缘特点的形态学特点具有良好特异性(假阳性率降低,减少了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这与一起研究并不一致,这些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研究的不均一设置和入选标准有关。有的认为乳腺MRI中的肿块大小、边缘和内部强化特征在恶性鉴别中意义更大[5],然而其只考虑了BI-RADS分类4和5,排除了分类3,这与本研究的标准不同,故结果出现差异。笔者认为,应当更关注相似点的分析和统计。这都是由恶性肿瘤的生理特征引起的。恶性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快、形态差异明显且细胞周期失控,会出现自主的生长与分裂现象,多数还具有自主运动能力,产生酶类穿透血管基层或结缔组织并且代谢旺盛存在较高的可移植性等等[6],这些都促使了恶性乳腺肿瘤会出现上述研究结果或观点。

同时,研究局限性在于只对乳腺MRI增强特征进行了单因素分析,这可能会存在统计学上的偏倚;此外对恶性鉴别的价值因素仍存在争议,这需要引入更规范统一的入选标准。

综上所述,乳腺MRI增强特征中无论是形态学还是动力学信息均在对肿块的定性诊断中具有有效的权重。其中,形态学特征可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而动力学特征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则高度敏感。故在进行乳腺MRI诊断时应考虑和组合不同的增强特征及BI-RADS标准,以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

猜你喜欢
轴位形态学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
一May-Hegglin异常家系细胞形态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