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在鉴别乳腺可疑钙化病灶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2021-03-30 02:20赖江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良性恶性乳腺

林 溪,赖江情

(大埔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梅州 514299)

乳腺癌是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对女性健康危害较大[1]。乳腺癌的恶性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早期症状不显著,中晚期检出率较高,早期的检查和诊治对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在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往往可见可疑的钙化病灶,以往受技术限制,无法对钙化病灶的良恶性做出准确的判断,耽误了疾病的治疗[2]。乳腺钼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技术基础,相对于传统的X线机检查而言,该技术分辨率更高,可以对细微的钙化病灶做出鉴别,这对于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3]。基于此,文章讨论了乳腺钼靶在鉴别乳腺可疑钙化病灶良恶性的应用价值,并对2019年3月1日—2020年9月27日我院的90例乳腺可疑钙化病灶患者进行了观察,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观察时间设定为2019年3月15日—2020年9月27日,选取我院的90例乳腺可疑钙化病灶患者进行观察,采用奇偶数方式对患者分组,对照组常规触诊和超声检查,观察组以乳腺钼靶进行鉴别诊断,每组45例患者。观察组年龄38~65岁,平均(51.5±2.1)岁,围绝经期女性12例,绝经女性9例;对照组年龄37~66岁,平均(51.3±2.4)岁,围绝经期女性11例,绝经女性8例。患者入院时主诉乳腺偶尔有刺痛和胀痛感,乳腺有分泌物,用手触摸有硬块。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以对比。

纳入标准:患者和家属签署了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患者沟通交流正常;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

排除标准:智力障碍患者;超声或乳腺钼靶检查禁忌症患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触诊和超声检查,触摸按压患者乳腺,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观察乳腺肿块大小、位置、分布情况等,指导患者行仰卧位,显露全部乳腺,涂抹耦合剂后,对乳腺及其附件部位进行扫查,适当加压扫描,查看乳腺病变情况。观察组行乳腺钼靶检查,设备为HOLOGIC乳腺机Selenia Dimensions,指导患者采取站立位,调整投照体位,对乳腺进行常规头尾位、内外斜位摄片检查。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阅读患者检查结果,观察肿块形态、大小、密度、钙化情况、边界、血管分布等,对良恶性做出判断,以二者的一致意见为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准确率。诊断标准如下:将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分级评估标准作为标准,诊断结果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与结合超声、核磁共振等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评估为0级;检查未见异常,乳腺外形无异常,结构正常,未见肿块或钙化,提示阴性为1级;考虑良性病变为2级;考虑良性病变,建议复查,6个月~1年内无恶性改变或是病灶缩小,认定良性可能性高,证实分级后恶性病变级别低于2%为3级;恶性可疑度高,建议活检,无恶性特异性形态学改变,但有恶性可能,病变危险性35%为4级;高度怀疑恶变,恶变可能性不低于95%为5级;组织病理学提示恶变为6级。

由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做出评估,满意度分成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度=(很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 23.0作为统计学工具,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分析

观察组诊出浸润性导管癌12例,导管原位癌16例,恶性病变检出率是62.22%(28例),准确率是93.33%(28例),和对照组比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病理学检出恶性病变30例,对照组病理学检出恶性病变28例。见表1。

表1 患者检出率和准确性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度是95.56%(43例),和对照组的80%(36例)比更高(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乳腺钼靶是当前诊断鉴别早期乳腺肿瘤良性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乳腺钼靶普查乳腺癌早在国外得到了普及,该项工作有效提升了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乳腺钼靶针对乳腺可触及病灶、深部病灶和未形成肿块病灶均具较高的分辨率[4]。在进行阅片时,应注意观察病灶形态、钙化情况、密度、边界、血管增粗状况、结构扭曲情况、皮肤增厚情况等,结合病史和触诊结果,对良恶性病变做出判断[5]。

乳腺良性病变形态一般多为圆形或是类圆形、浅分叶状,边缘光滑,影像学清晰锐利,基本不存在毛刺征,乳腺组织密度正常,部分患者可见均匀细环状晕征,主要是由于脂肪组织受压导致的。乳腺恶性钙化灶一般形态不规则,为深分叶或其它不规则形态,边缘不光滑,可见毛刺(棘状、放射状、尖角状或是伪足状),浸润性导管癌肿块边缘多结节[6]。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60%~85%左右的乳腺癌患者有钙化病灶,发生率约30%~50%。钙化病灶的形成和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相关,肿瘤细胞变性坏死会引起钙盐沉积从而形成钙化病灶,瘤体钙质分泌也是形成钙化病灶的重要原因[7]。因而,针对可疑钙化病灶,必须引起重视。有学者认为,可以将泥沙样和簇样细微钙化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依据,甚至是惟一恶性征象,该指标对术前定位、标记、病理切片和治疗复查等具有较高价值。良性的钙化病灶则多位于乳腺间质内,如脂肪、血管和纤维组织,一般不在乳腺实质内。恶化钙化病灶则多位于癌细胞变性坏死区,如乳腺实质内、病灶周边坏死碎屑内。一般为不规则粒状、泥沙样或是断针样,因此,通过观察钙化病灶的形态可以初步对良恶性病变做出判断。良性病变则形态规则,边缘清光滑,无血管增生。恶性钙化病灶则密度越高、数目多。

乳腺癌病灶血管数量较多,或是新生血管形成,管径比较粗,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部分病灶内部亦可见粗大引流血管影。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可见导管增粗,腋窝淋巴结肿大。而良性病变则无以上特征,组织形态、管径、淋巴结等基本正常。从理论上来看,超声对于致密型乳腺的鉴别更具优势,而钼靶则适用于脂肪型乳腺。但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恶性病变检出率是62.22%(28例),准确率是93.33%(28例),和对照组比差异性显著,P<0.05。乳腺钼靶摄影对于可疑钙化病灶良性鉴别的效果更好。超声检查容易受组织、医生主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乳腺钼靶则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易受组织因素的影响。

此外,乳腺癌诊断中,受年龄因素影响较大,年龄主要对乳腺密度产生影响,年龄女性一般呈现致密型乳腺,而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女性则呈现低密度腺体,这对于提升钼靶检查效果有积极作用[8]。

综上所述:乳腺钙化病灶应用乳腺钼靶鉴别诊断的有效性较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良性恶性乳腺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