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与肺癌空洞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1-03-30 02:20雷后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纵膈空洞肺结核

雷后卫

(贵阳市白云区医院放射科 贵州 贵阳 550014)

肺部空洞性病变临床胸部常见病,主要因肺内病变组织液化坏死,经支气管排出的过程中吸入空气导致坏死组织形成空洞[1]。肺部空洞性病变中常见的类型包括肺癌空洞、肺结核空洞两种,两者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做好早期鉴别,为医师临床诊治提供依据[2-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广泛,其操作简单,具有经济性好、无创伤性以及可重复性的特点。我院就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空洞、肺癌空洞的临床鉴别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肺空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种类完成分组,将病理学确诊为肺结核空洞的40例患者设立为肺结核空洞组,组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31~77岁,平均(56.21±7.21)岁。将病理学确诊为肺癌空洞的40例患者设立为肺癌空洞组。组内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为30~75岁,平均(55.14±7.10)岁。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显示数据相当(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均存在咯血、胸痛、咳痰等症状;患者信息资料完整;患者在知情情况下加入研究。

1.2.2 排除标准 伴有其余肺部疾病病变;伴有家族疾病史;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1.3 方法

患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设备选择产自西门子公司的SOMATOM go.Now排螺旋CT。患者仰卧,将双手上举至头顶,自肺尖扫描,直至肺底。设置管电流为200 mA,管电压设置为120 kV,层距、层厚依次设置为5 mm、5 mm,螺距设置为1。肺窗位设置为650~800 Hu,窗宽设置为1000~1200 Hu。纵膈窗位设置为50~65 Hu,窗宽设置为300~500 Hu。对患者开展多方位成像,包括冠状位、横轴位、矢状位。密切观察患者空洞、周围组织结构情况。由2名资深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

1.4 观察指标

(1)空洞情况。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空洞大小、壁厚、位置;(2)空洞表现。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空洞特征,包括内壁光滑、外壁毛糙、钙化、结叶、分叶、短毛刺、偏心性空洞、气液平面比例;(3)病灶邻近组织情况。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邻近组织结构特征,包括周围组织炎症、胸膜粘连、纵膈淋巴结肿大、纵膈淋巴结钙化、周围卫星灶、胸膜凹陷比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以(%)和(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以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以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采用秩合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空洞情况比较

肺癌空洞组空洞大小为(40.82±10.21)mm,肺结核空洞组空洞大小为(7.22±9.13)mm,肺癌空洞组空洞相比肺结核空洞组要大,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癌空洞组壁厚≥3 mm共38例,占95%;肺结核空洞组壁厚≥3 mm共3例,占7.5%。肺结核空洞组壁厚相比肺结核空洞组要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癌空洞组有7例患者病灶位于上叶,占17.5%;25例患者病灶位于下叶,占62.5%;8例患者病灶位于中叶/舌叶,占20%。肺结核空洞组有13例患者病灶位于上叶,占32.5%;有9例患者病灶位于下叶,占22.5%;有18例患者病灶位于中叶/舌叶,占45%。肺结核空洞组病灶多集中在中叶/舌叶,肺癌空洞组病灶多位于下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空洞特征比较

肺癌空洞组内壁光滑、外壁毛糙、结叶、分叶、短毛刺、偏心性空洞、气液平面比例均比肺结核空洞组高,钙化比肺结核空洞组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空洞特征比较[n(%)]

2.3 两组患者病灶邻近组织结构特征比较

肺癌空洞组纵膈淋巴结肿大、周围卫星灶、胸膜凹陷比例、周围组织炎症、纵膈淋巴结钙化均比肺结核空洞组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膜粘连相当(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灶邻近组织结构特征比较[n(%)]

3 讨论

肺结核空洞、肺癌空洞的病机为支气管与病变坏死组织相通所致,肺结核空洞为干酪样坏死,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肺癌空洞则是肿瘤组织血供不均导致的局部缺血坏死[4-5]。肺癌空洞多为肿瘤组织,空洞外缘呈肿瘤形态,内壁不平整,存在壁结节,肺癌空洞的产生与肿瘤性质有密切联系,对于分化程度较差、恶性程度高且倍增时间越短的患者,产生空洞的概率越高[6]。肺结核空洞的组成为肉芽组织、干酪样组织、纤维组织等,患者可合并病变周围卫星灶以及炎症,病机与细菌毒性作用、机体免疫状态存在联系,机体免疫力较差、结核杆菌数量较多且毒性较强的患者,容易产生空洞[7]。肺结核空洞与肺癌空洞在结构上存在差异,临床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尽早予以鉴别。

我院研究得出,肺癌空洞组空洞相比肺结核空洞组要大,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空洞组病灶多集中在中叶/舌叶,肺癌空洞组病灶多位于下叶,且肺结核空洞组壁厚相比肺结核空洞组要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空洞组内壁光滑、外壁毛糙、结叶、分叶、短毛刺、偏心性空洞、气液平面比例均比肺结核空洞组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空洞组钙化、纵膈淋巴结肿大、周围卫星灶、胸膜凹陷比例、周围组织炎症、纵膈淋巴结钙化均比肺结核空洞组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多层螺旋CT可有效观察肺部空洞性病变病灶、邻近情况,可为两者的临床鉴别提供依据。部分肺结核空洞壁处于干酪样坏死不完全阶段,坏死组织尚未全部排出,因此洞壁厚度较高。肺结核后期,结核肉芽肿瘤活动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炎性细胞数量下降,钙盐在干酪坏死组织上沉积,导致洞壁、淋巴结钙化。肿瘤组织生长期间肿瘤细胞倍增时间存在差异,导致肿瘤生长呈现不均匀状态,且受到支气管、大血管阻碍,可出现深分叶征象。受炎性浸润、肿瘤组织影响,会导致结缔组织出现反应性增生,产生纤维索条影,并辐射至周围肺实质内部,形成细毛刺、粗短毛刺。

综上所述,对肺部空洞性病变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可为医师临床鉴别肺结核空洞、肺癌空洞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纵膈空洞肺结核
锻造过程中大截面塑料模具钢中空洞缺陷的闭合行为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空洞的眼神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