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21-03-30 02:20蓝文新林继开李雪松李清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分级

蓝文新,林继开,李雪松,李清华

(1韶关市中医院影像科 广东 韶关 512026)

(2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影像科 广东 韶关 512026)

(3韶关市中医院骨伤科 广东 韶关 512026)

膝关节是极为复杂的关节组织,由于生理结构位置特性影响,导致膝关节损伤的风险较大,易出现半月板损伤为代表的的运动损伤[1]。半月板损伤多因运动不当、运动过度所致,可引起膝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使患者的运动能力受到极大限制[2]。对于半月板损伤的检测,临床应用关节镜是可靠性最高的一种诊断方式,但关节镜检测属于有创诊断,通常在患者有明显适应证后才选择关节镜作为诊疗方法。而应用X线进行检测,不仅漏诊风险大,还难以对半月板的损伤程度进行分级,不利于临床开展治疗活动,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无创、安全的诊断方式对半月板损伤进行检查[3]。MRI作为一种多轴面、多序列的诊断方式,其优势是诊断软组织的分辨率高,能够达到病灶内部,并且无创安全性高,在肿瘤疾病、关节疾病等的诊断中应用广泛[4]。在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MRI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为例,对其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选取6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次入组的患者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18~60岁,平均(39.41±9.48)岁;涉及多发半月板损伤患者7例,共69个膝关节;左膝半月板损伤32例,右膝半月板损伤37例;其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运动能力下降。

纳入标准:(1)临床综合诊断后最终确诊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存在膝关节外或膝关节交锁;(3)患者知情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髌骨骨折、胫骨骨折、股骨骨折;(2)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史;(3)临床诊断资料保存不完整者。

1.2 检查方法

MRI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时对患侧膝关节进行诊断。采用膝关节表面线圈,层厚4 mm,层距1 mm,矩阵256×256,激励次数2次。检查序列包括:矢状位GE序列T2W1,矢状位SE序列T1W1,冠状位GE序列T2W1,冠状位STIR序列。获得扫描相关数据后由配套工作站对数据进行重建,由2名影像学医师负责阅片并给出诊断结果。

1.3 半月板损伤分级

依据Stoller半月板损伤MRI分级标准,其中0级:半月板功能症状,MRI显示形态规整,呈弱低信号;I级:MRI显示未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球形、半圆形信号增强影,信号模糊,边界不清晰;II级:MRI显示未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水平形或线形高信号影,可延伸关节囊边缘;III级:MRI显示半月板内高信号影,并累及关节面。分级中0级为正常,I级、II级为半月板退变,III级半月板撕裂。

1.4 观察指标

(1)对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2)将MRI诊断分级诊断结果与患者最终确诊结果进行对比,患者最终诊断结果以关节镜、临床查体等综合检测共同确定。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SPSS 18.0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的诊断结果

本次研究中,MRI检出膝关节损伤59例,检出率为95.16%,将其按照半月板分级标准后如下表1。6例I级半月板损伤形态学症状,在T2W1可见半月板内有类圆或片状分布的高信号;28例II级半月板损伤形态学正常,在T2W1可见水平、垂直高信号影,且与关节囊有一定接触;25例III级半月板损伤,半月板形态学明显改变,T2W1可见高信号影,涉及关节面边缘。部分患者还存在关节积液、积血,信号不均匀。

表1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的诊断结果[n(%)]

2.2 MRI膝关节半月板诊断结果对比最终诊断结果

MRI诊断结果显示半月板损伤检出率为95.16%(59/62),而最终诊断结果为62例患者均为半月板损伤患者,结果对比显示(χ2=3.075,P>0.05)。

3 讨论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下肢运动损伤,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关节镜是诊断准确性最高的方式,临床也通常将关节镜诊断结果作为半月板诊断的金标准[5]。但关节镜作为一种有创诊断方式,为避免诊断对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需要在患者有明显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进行诊疗;并且作为一种有创诊断方式,患者对选择关节镜进行诊断的接受度也较低[6]。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MRI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出现膝关节线圈后,MRI在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MRI作为一种无创影像学诊断方法,具有无创、重复性好、无辐射的优势,能帮助患者及早发现并确诊疾病,同时在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期间,可依据MRI结果评估治疗疗效,以适时调整治疗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对6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诊断中,通过MRI检出59例患者,检出率为95.16%,且依据Stoller半月板损伤MRI分级对患者进行分级,有助于临床治疗半月板的治疗方案。相较于X线、CT诊断,MRI对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更高,由于CT、X线不能在同一平面内显示半月板全貌,且半月板作为一种软骨组织,如周边骨出现病变,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将本次MRI诊断结果与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对比(P>0.05),也提示MRI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方式,能有效评估半月板损伤。在袁如威[8]的研究中,以MRI对膝板股韧带附着区半月板撕裂,结果显示MRI诊断的敏感度为84.31%,特异度为95.24%,准确度为90.32%,均处于较高水平,再次证明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6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MRI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验证了MRI在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并且能对患者的损伤程度合理分级,为医师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分级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