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的气道结构和炎症水平的高分辨螺旋CT评估价值

2021-03-30 02:20李直苹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检查者介素管壁

李直苹,周 瑜(通讯作者)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肺病二科 重庆 402260)

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气道疾病,病患可出现气道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1]。当前临床普遍认为哮喘主要存在三大病理改变,分别是平滑肌功能紊乱、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重塑,而其中气道重塑则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点,表明哮喘属于不可逆性损伤。随着临床对哮喘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指出[2],对哮喘病患实施高分辨螺旋CT检查能够掌握其气道结构和炎症情况。但目前临床对这一说法尚未形成统一结论。因此,本次研究分别选择不同程度的哮喘病患和健康体检者,对其实施高分辨螺旋CT检查,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接收的90例哮喘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6年8月—2020年10月之间,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以及肺功能情况将其分成轻度组(30例,轻度持续以及间歇发作)、中度组(30例,中度持续)以及重度组(30例),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体检者为常规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以及常规组中,男性例数依次是16:17:15:14、女性例数依次是14:13:15:16;年龄平均值依次是(55.69±5.63)岁、(55.73±5.70)岁、(55.70±5.61)岁、(55.75±5.73)岁。将每组一般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结果显示P>0.05,代表可实施分组探讨研究。

纳入标准:(1)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病患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3];(2)病患及其家属享有知情同意权,在充分了解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后表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研究前两周内存在呼吸道感染者;(2)存在过敏性鼻炎和其他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者[4];(3)急性发作期病患;(4)有长期吸烟史者。

1.2 研究方法

使用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实施检查,在检查前需告知被检查者最大吸气末以及最大呼气末屏气方式,指导被检查者在检查前训练,确保在检查时能够达到最佳状态。随后予以吸入沙丁胺醇8喷,从而降低急性支气管痉挛对气道容积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使用标准高分辨螺旋CT模式,当最大吸气末时嘱被检查者屏气,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合理设置各项扫描参数,其中电流是50 mA、电压式120 kV、重建层厚是1 mm、螺距是1.0。观察点选择右上叶尖段支气管,对管腔内、外直径以及管壁面积、管壁厚度、管腔面积、支气管总面积实施测量。

1.3 观察项目

(1)比较每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积百分比,其中外部直径减去内部直径即可获得管壁厚度,支气管总面积减去管腔面积即为管壁面积,π×(外部直径/2)2即为管腔面积,(支气管总面积-管腔面积)/支气管总面积×100.00%即为管壁面积百分比[5]。(2)采集每组被检查者痰液标本,在进行痰液诱导前对被检查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百分比实施检测,若FEV1%水平低于80.00%,需要予以200μg至400μg沙丁胺醇。使用高渗盐水予以病患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初始盐水浓度是3.00%,间隔七分钟增加1.00%浓度,通常高渗盐水浓度不超过7.00%。对于FEV1%水平低于60.00%或在使用一次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水平改善低于20.00%的被检查者,需要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当被检查者出现胸闷以及剧烈咳嗽等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操作。分别在诱导5、10、15 min以及20 min后嘱被检查者有效排痰,在排痰前需充分清洁口腔,在清洁的玻璃器皿中收集被检查者痰液,单次痰液不可低于0.7 ml。将浓稠痰液放置在15 ml的试管内,使用相同剂量的1.00%二硫苏糖醇进行充分融合,并放置在每分钟2000转的离心机中进行持续20 min离心处理,选择上层清液并置于-20℃的冰箱内保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每组痰液中白细胞介素-4水平。比较每组白细胞介素-4水平差异。(3)比较每组FEV1%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1.4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检测方式选择SPSS 22.0软件中的t检测和χ2检测,多组计量资料之间比较采用F值检验,检测结果P<0.05,则表示该项数据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每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积百分比

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病患管壁厚度均高于常规组,管壁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每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积百分比对比()

表1 每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积百分比对比()

注:aP<0.05(表示轻度组与常规组比较);bP<0.05(表示中度组与常规组比较);cP<0.05(表示重度组与常规组比较)。

分组 例数 管壁厚度(mm) 管壁面积百分比(%)常规组 30 1.06±0.12 62.69±1.72轻度组 30 1.32±0.18a 65.49±2.82a中度组 30 1.56±0.15b 72.80±2.56b重度组 30 1.89±0.52c 76.29±3.57c F-44.090 157.990 P-0.001 0.001

2.2 比较三组病患白细胞介素-4、FEV1%以及FEV1/FVC水平

轻度组和中度组病患白细胞介素-4、FEV1%以及FEV1/FVC水平均低于重度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病患白细胞介素-4、FEV1%以及FEV1/FVC水平对比()

表2 三组病患白细胞介素-4、FEV1%以及FEV1/FVC水平对比()

注:*P<0.05(表示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P<0.05(表示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P<0.05(表示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

FEV1/FVC(%)轻度组 30 20.82±2.42 77.63±8.69 71.65±4.15中度组 30 26.53±2.61& 65.31±11.21& 63.62±7.18&重度组 30 30.79±2.95*# 38.92±8.23*# 52.63±7.01*#F - 105.390 130.900 69.590 P - 0.001 0.001 0.001分组 例数 白细胞介素-4(pg/ml)FEV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通常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以气道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该种慢性炎症同气道高反应性有关,一般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使得病患疾病反复发作,并且其强度可随时间改变而发生变化。支气管哮喘若未能及时进行治疗,伴随病程的发展,可出现气道不可逆性缩窄以及气道重塑情况。因此,了解其气道结构对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气道重塑所引起的气道生理功能下降是导致病患气流受限的重要因素,而气道炎症也与气道重塑有密切关联。本次研究中,常规组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积百分比均低于不同严重程度的哮喘病患。并且,随着哮喘病情的逐渐加重,病患白细胞介素-4水平逐渐增大、FEV1%以及FEV1/FVC水平逐渐缩小。分析结果可知,实施高分辨螺旋CT检查,其射线束能够通过狭窄的准直器,并且利用骨算法对图像实施重建,能够识别100~200 μm的支气管结构,同时还可显示直径是1.5~2.0 mm的小气道,相较于传统CT而言,其分辨率更高。哮喘病患采用该种检测方式,可准确掌握气道重构情况,另外,通过了解病患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情况,可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6]。

综上,不同严重程度哮喘病患采用实施高分辨螺旋CT检查能够有效判断其气道结构以及机体炎症水平,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制定干预措施,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检查者介素管壁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血糖水平偏低对18F-FDG PET/CT图像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的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
“NT手动测量与半自动测量超声检查者自身及检查者之间的可重复性:一项交叉研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