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心房颤动诊治中的应用

2021-03-30 02:20刘秀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联房颤研究者

刘秀敏

(德州市宁津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山东 德州 253400)

心内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便包括心房颤动,房颤是该类疾病的简称。该类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约为0.4~1.0%,且根据大量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的年龄的增长,人们患病的概率也会随之提高[1]。通常来说,房颤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但是却会对患者的心脏产生影响,会改变患者的心脏同步机械活动,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规则的心室反应,进而对患者机体的正常血液动力学产生影响,最终将患者产生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的患病率大大提升。根据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很多患者在患病后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是当疾病发作后,很多患者发生了严重的病变,主要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命。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心房颤动疾病的主要方法,可以对受检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信号进行连续记录,也可以准确地记录在工作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睡眠以及运动等状态下患者的各项反应。本文对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心房颤动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进行心房颤动诊治的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且身体健康的研究者46名,其中前者作为心房颤动组,后者作为身体健康组。心房颤动组的4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高为76岁,年龄最低为44岁,平均年龄为(65.42±5.77)岁;身体健康组的46名研究者中,有男性26名,女性20名,年龄最高为76岁,年龄最低为45岁,平均年龄为(65.76±5.48)岁。两组研究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首先需要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一般采取平卧位,充分暴露患者的胸部,对电极需要接触的皮肤表面采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擦拭,对皮肤采用小砂片进行轻磨,以此来达到清洁皮肤以及降低皮肤电阻的目的,在选定的导联位置上选择优质专用电极片粘贴,电极与导联线连接后使用胶布加以固定,避免电极出现脱落等情况。确定连接好导线后,将记录器开启,次日将心房颤动组患者心房颤动发作前3个连续窦性心动周期取出,同时取出对比身体健康组研究者3个连续完整P波形态的心动周期。

1.3 评判标准

详细地观察与记录两组研究者的P波离散度(Pd)、P波最小时限(Pmin)以及P波最大时限(Pmax)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进行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进行表示,用χ2检验,P<0.05则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者的Pd和Pmax指标情况

在Pd和Pmax指标方面,心房颤动组与身体健康组研究者的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指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者的Pd和Pmax指标情况()

表1 两组研究者的Pd和Pmax指标情况()

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Pd(ms) Pmax(ms)心房颤动组 46 48.36±6.32 123.39±8.43身体健康组 46 36.89±5.63 112.17±6.94 t-9.1911 6.9692 P-0.0000 0.0000

2.2 两组研究者的Pmin指标情况

在Pmin指标方面,心房颤动组与身体健康组研究者的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指标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者的Pmin指标情况()

表2 两组研究者的Pmin指标情况()

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Pmin(ms)心房颤动组 46 70.69±7.64身体健康组 46 79.35±6.16 t-5.9848 P-0.0000

3 讨论

房颤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大多数临床专家和学者认为房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某一局部电兴奋异常、某些房颤基质等。患者的局部电兴奋异常的常见表现便包括患者的心电图[2],因此对患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及时监测十分必要,除此之外,心房颤动也可以采用动态心电图来检测,可以对心房颤动的类型、起源部位等加以明确,同时还可以对心房组织的病变程度进行了解,另外动态心电图监测还可以协助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窦房结经过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是研究最先有电活动的部位,在正常情况下整个右心房会收到电信号,其中一部分可以沿着前、中、后结间束可以传导至房室结,另一部分信号可以传导至左心房。如果窦房结正常,而异常信号产生于其他部位,例如电激动传导,进而改变了患者的心脏节律以及心脏速率,心律失常便是其最为主要的表现之一[3]。对患者的心电图往往采取12导联体系进行详细地记录,随后对不同的导联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准确定位患者的心脏病变部位,同时可以对心率失常的起病部位进行精准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有了迅速的进步,最开始仅为单导联、双导联,随后便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三导联以及12导联,可以同步记录多项数据,一般情况下,自主节律通过窦房结进行控制,需要控制人们的心率,即60~100次/min左右,如果人们进行了较为剧烈的运动,其心率会显著提升,约为180~200次/min,而当机体出现房颤时,其心房细胞可产生的动作电位信号达到400~600次/min,当电脉冲由向心室传入时,会使得心室在不应期处于长时间的状态,进而无法使得心脏收缩,严重时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威胁。当患者的心脏各个部位产生房颤,会导致动作电位出现紊乱[4]。心电图主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振幅均不等的心房颤动波,且RR间期绝对不规则,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可以通过P波的识别来鉴别房颤以及其他非房颤房性心率失常,如果存在P波,则代表是非房颤,如果不存在P波,则代表是房颤[5-6]。

本文对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心房颤动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在Pd和Pmax指标方面,心房颤动组与身体健康组研究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指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min指标方面,心房颤动组与身体健康组研究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指标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同姜楠等[7]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其研究中,观察组的Pd和Pmax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Pmin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其研究中对于房颤病理学的叙述较为详尽,值得本研究加以学习与改进。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心房颤动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导联房颤研究者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预防房颤九妙招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