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诊断小儿睾丸附件扭转2例报告

2021-03-30 02:20董慧琴通讯作者韩鄂辉章毅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附睾阴囊附件

董慧琴,刘 昶(通讯作者),韩鄂辉,张 华,章毅清

(黄石爱康医院超声影像科 湖北 黄石 435000)

小儿睾丸附件扭转较少见,好发于10~14岁儿童[3],是急性阴囊疼痛的病因之一,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急性附睾炎、急性睾丸扭转混淆,常被临床医生忽视。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运用高频超声能对小儿睾丸附件扭转进行早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了临床诊断率,便于临床早期干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现对2例小儿睾丸附件扭转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医生对小儿睾丸附件扭转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10岁,因右侧阴囊红肿疼痛48 h就诊。查体:右侧阴囊红肿明显,大小约40 mm×25 mm,皮温稍高,触痛阳性,透光实验(+)。左侧睾丸附睾未见明显压痛。平躺后包块未消失。尿潜血试验+-P,尿红细胞18.5 p/ul↑,结晶9.9 p/ul↑,黏液丝344.5p/ul↑。临检检验报告:血小板464×109/L↑,红细胞比积35.3%↓,血小板平均体积6.8 fl↓。CT报告:右侧睾丸肿胀。高频超声检查显示:阴囊壁水肿增厚,回声减低。双侧睾丸形态大小正常,右侧附睾头部肿大,回声不均。左侧睾丸附睾未见明显异常。CDFI:显示右侧附睾头部血流信号较丰富。超声提示:右侧附睾炎。患儿经抗炎治疗2天后疼痛未缓解,再次行高频超声检查显示:阴囊壁水肿增厚,回声减低。右侧附睾头部肿大,回声不均。右侧睾丸上极与附睾头之间另可见一大小约8 mm×5 mm的稍高回声团,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呈网格状改变,右侧睾丸上极可见明显压迹。右侧睾丸鞘膜腔内可见少量无回声区。左侧睾丸附睾未见明显异常,左侧睾丸鞘膜腔内未见积液。CDFI:显示稍高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右侧附睾头部及睾丸内血流信号增多。超声提示:右侧睾丸附件扭转(图1)。

病例2,男,11岁,因下课起立后突发阴囊疼痛16 h入院。查体:左侧阴囊红肿,皮温稍高,触痛明显。右侧睾丸附睾未见明显压痛。高频彩超检查显示:左侧睾丸上极与附睾头之间可见一大小约7 mm×6 m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呈网格状改变,其深方可见一蒂状结构与睾丸相连。右侧睾丸附睾未见明显异常。双侧睾丸鞘膜腔内未见明显无回声区,CDFI:显示低回声团内部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左侧附睾头及睾丸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睾丸附件扭转(图2)。

图1 高回声结节对睾丸有明显压迹,结节周边有明显血流信号

图2 扭转的睾丸附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2 讨论

临床所见的附件扭转多为睾丸附件扭转。由于睾丸附件扭转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因此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2]。本文2例均为学龄期儿童,突然发生的阴囊疼痛入院,其中一例患儿就诊早期被误诊为附睾炎,48h后复查彩超确诊为睾丸附件扭转。

睾丸附件是胚胎时期中肾管或副中肾管的残留,主要位于窦沟、睾丸上极、附睾头部及睾丸附睾之间的组织内,其内容物是胶状物或结缔组织[4]。睾丸附件按发生部位可分为睾丸附件、附睾附件、输精管附件。由于睾丸附件常带蒂,所以容易在基底部发生扭转,从而进展为静脉充血水肿、动脉阻塞及坏死[5]。正常睾丸附件为1~10 mm,有蒂,不易被超声检出,当体积增大或有睾丸鞘膜积液等病理情况下超声检出率增高。当睾丸附件≥5mm时提示可能存在附件扭转。本文2例采用意大利ESAOTE Mylab Class 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12 MHz,在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部之间可见一圆形结节,例1患儿于48h后发现结节呈稍高回声,结节对睾丸有明显压迹,彩色多普勒显示稍高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患侧附睾头部及睾丸内血流信号增多;病例2于疼痛后16h就诊,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显示患侧睾丸与附睾头部可见一类圆形结节,呈低回声,未见结节对睾丸有压迹,可见一蒂状结构从睾丸附件下缘与睾丸紧密相连,彩色多普勒显示患侧睾丸附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患侧附睾头部及睾丸内血流信号不丰富。因此睾丸附件扭转高频超声声像图及血流分布情况与发病时间有密切关系,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对治疗效果及预后至关重要。

睾丸附件扭转超声诊断分:①直接征象:患侧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部之间的稍高或低回声团,大小不等,多为5~10 mm,边界欠清晰,回声不均匀,CDFI:其内无或可有血流信号。②间接征象:患侧附睾头部可轻度增厚,而附睾体部和尾部基本正常[6]。睾丸附件扭转需与急性附睾炎、急性睾丸扭转相鉴别。急性附睾炎超声检查显示附睾体积增大,以附睾头及附睾尾部明显,内部回声减低,亦可强弱不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附睾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急性睾丸扭转时阴囊内有少量积液,患侧睾丸位置抬高,或横向斜向,睾丸扭转早期体积可无明显变化,完全扭转时可增大,内部回声呈片状减低。患侧精索增粗,回声紊乱。彩色多普勒显示患侧睾丸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睾丸扭转起病急,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行手术复位,防止由于缺血时间过长导致睾丸内部坏死影响其功能。而睾丸附件扭转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经彩超确诊多数可采取保守治疗,减少了不必要的手术。本文2例患儿经高频超声检查均提示睾丸附件扭转,可见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睾丸附件扭转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检查时需注意轻放探头,仔细观察阴囊内结构,睾丸附睾的形态、大小、位置关系,多切面扫查,区分附睾头部与睾丸附件,沿着睾丸附件寻找与睾丸相连的蒂状结构,并观察彩色血流信号分布。因睾丸附件不易被超声检出,加之患儿在彩超检查过程中因疼痛不配合,彩色血流显示不理想,有时扭转的睾丸附件较小,容易造成漏误诊。如同时合并附睾头部肿大时,附睾头部回声杂乱,不易清晰分辨出睾丸附件结构,也是漏误诊的原因之一。睾丸附件扭转坏死后也可以引起同侧睾丸、附睾的局灶性炎症反应,所以也不易被临床医生及超声医生重视,容易漏诊及误诊。虽然在临床表现上这几种疾病有着明显的差异,但由于患儿对疼痛的敏感性不同,发病后就诊时间不同,所以临床医生很难单纯从临床症状上做出明确诊断,依据高频彩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是最为可靠的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可动态观察小儿阴囊内结构及血供情况,敏感性较高。许云峰等报道116例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9.13%[2]。关注睾丸附件扭转的特异声像:睾丸周围与附睾间显示类圆形结节样回声,大多位于睾丸上极与附睾头部之间,小部分位于睾丸周缘,边界清楚,体积大者呈非均匀性回声,体积小者回声较均匀[7]。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可以用于治疗后随访。

猜你喜欢
附睾阴囊附件
大型外浮顶储罐安全附件常见问题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高频超声在附睾梗阻性无精症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阴囊珠1例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