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碳交易”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1-03-30 19:16朱润民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15期
关键词:碳交易油公司油气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首个交易日,开盘价48元/吨,成交量410.40万吨,成交额2.1亿元,成交均价51.23元/吨。发电行业是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是全国碳市场交易的主体,总计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被纳入首批重点管理排放单位。石油行业虽然未被纳入首批碳市场行业,但油公司参与“碳交易”是必然趋势。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分别有20家、10家和5家下属企业被纳入首批管理重点排放的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参与了首个交易日的交易。

英国石油(BP)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碳排放98.94亿吨,无论是从消耗总体规模角度,还是从单位热值碳排放角度,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主要着力点是煤炭,其次是石油。油公司乃至整个石油行业,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中和“碳交易”市场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么定位、做什么、怎么做,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首先,油公司要积极参与“碳交易”,但切忌过度投机炒作。我国已经把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初期启动2225家电力企业,碳配额以免费为主,逐步增加有偿比例。这给油公司未来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参与“碳交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有市场、有交易就有投机和炒作,“碳交易”也不能例外。如同期货、证券等金融市场一样,创立初期出发点往往是积极、正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期货市场、证券市场在履行其市场职能的同时,投机、炒作的成分越来越多,有的甚至颠覆了市场的本来目的。油公司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需要对自身的碳排放规模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预判,以实际规模和预期变化为基准适度参与“碳交易”,把“碳交易”的量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一为把控自身交易风险,二为稳定市场做出贡献。

其次,油公司要立足企业特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深挖节能降耗减排潜力。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被纳入首批管理重点排放企业名单的大多是石油化工企业,从碳排放的角度考虑,油公司在石油化工板块引进、研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置,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既是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也是为自身参与“碳交易”强身健体。目前,我国主营炼厂炼油综合能耗60千克标准油/吨,与美国的先进炼油综合能耗低于40千克标准油/吨相比,节能降耗减排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是我国石油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最有效的途径。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炼油国,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好的机会和作为。

第三,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油气的自给能力,改善化石能源的消费结构。提高油气自给能力和水平,不仅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一部分,而且有利于改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从煤炭向石油、天然气转变,有利于能源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平稳有序过渡。油公司突出主业,做好做精主业,不仅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企业和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在能源消耗增速超过甚至远远超过新能源供给增速的能源转型过渡时期,石油企业更要做强、做优油气主业,确保我国的能源供给安全有序转型。

继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行业后,未来将逐步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三桶油”作为能源企业,必将坚持“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利用“碳交易”契机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努力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坚力量。

油公司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需要对自身的碳排放规模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和预判,把“碳交易”的量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一为把控自身交易风险,二为稳定市场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碳交易油公司油气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国际油公司勘探策略分析与启示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湖北省CCER的发展机制
浅议宁夏碳金融发展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