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管理及控制研究

2021-03-31 01:49杨敦敦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材料员中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2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成本建筑

杨敦敦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材料员、中级工程师

1 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管理措施

1.1 合理选择采购模式

施工方采购材料之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做好合理的材料预算,提前做好材料的使用规划。在采购过程中,应多考察、多了解,严把质量关,关注建材市场动向,掌握材料采购的主动性[1]。

首先,采购之前,应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确定各种材料的使用量,避免采买之后出现材料短缺或者材料剩余浪费的情况。采购地的选择应采取就近原则,避免路途较远,提高运输成本及风险。降低运输成本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其次,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了解市场行情的情况下,对比多家供应商的质量及价格,从而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建筑材料。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需的重要材料,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供应商,这样价格透明且合理,不仅有利于材料的成本控制,而且可以避免甲乙双方在采购单价方面发生争议。

1.2 材料的发放与储存管理

对于建筑材料进行合理储存与发放,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损失,从而节约建筑成本。

1.2.1 将材料分类储存,做好标识管理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材料。即使是同一种材料,也会有不同的尺寸规格。例如,建筑所需的钢管的尺寸有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规格,不同规格有不同的品种;水泥的标号不同,强度也不同,有的带有标识,有的不带标识,不同的水泥用在不同的建筑工程部位,不可以混用、乱用。因此,对于建筑材料进行分类储存并做好标识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避免领取时拿错材料,也可以极大地提高领取材料的效率。

1.2.2 对于不同材料设置不同的库房

由于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对于存放建筑材料的库房也有一定的要求。将建筑材料进行性质区分,保证材料的质量及使用寿命[2]。例如,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潮湿,因此,对于水泥、钢管等材料应设置专门的库房,保持库房通风且干燥,以保证材料的物理特性不发生改变,保证材料质量。若水泥、钢管等建材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下,导致水泥受潮、钢管锈蚀等,严重时直接报废,导致建筑成本浪费严重。

1.2.3 限额限量领取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消耗量是与工程整体预算相关联的。因此,在材料发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物资领用制度。领用材料之前,相关人员应详细填写材料领用单中领用材料的名称及数量,然后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确认签字,到材料处进行领取。材料领取遵循“用多少领多少”的原则,避免浪费。在贵重或容易破损的材料发放过程中,发放之前,应双方进行签字确认,保证材料完好。对于无法确定数量、用量较大的材料,应遵循少领勤领原则。

2 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材料进场阶段,务必把好质量关。对于材料供应商而言,需要提供相应材料防伪备案证明,审查材料检测单位的质检资质,由具备质检资质的检测部门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材料,应果断拒绝其进场。在材料进场码放过程中,材料员应格外关注材料是否混装。例如,水泥在车中混装夹层,依次充好,就会损害采购方利益。

3 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1 问题

3.1.1 分散式采购,导致采购管理混乱

现阶段,多数施工企业将材料采购权给到项目部,以便于项目建设。但是,当项目部专业人员不足时,由非专业人员负责材料采购工作,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很可能因为采购到劣质材料影响建筑质量甚至造成重大事故[3]。另外,在各个项目部分别采购、分别设立仓库,各个仓库相互独立,材料的余缺无法进行及时调剂,重新采购则会进一步增加建设成本。而分散采购量难以形成规模,对于单价方面也没有优势可谈,相应提高了企业成本。

3.1.2 材料库存手工管理,不利于企业发展

目前,多数企业的建筑材料实行手工记账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易出现错误。另外,管理部门了解不到库房的库存,易造成部分材料积压或者重复采购,不利于建筑材料的动态控制。

3.1.3 缺乏建筑材料管理制度

部门施工企业不重视现场材料管理,材料管理随意、散漫,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项目主管没有做到材料领用审批的义务,领用单写多少批多少;领用手续不齐全时材料管理人员也将材料进行发放,导致材料账实不符,库存混乱;施工现场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无人管理,造成建筑材料浪费、建设成本增加;对于材料的特性不进行保护,随意放置,导致材料锈蚀变质;对于利用率较低的材料不加以管控,即使被盗也难以发现。材料管理制度的缺失,极大地增加了建设工程的总成本,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对策

3.2.1 运用集中采购模式

为了避免分散采购所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应将采购工作进行集中化。首先,有专业人员负责进行采购,可以保证采购材料的质量;统一采购可方便对库存多的材料进行调配调剂,减少库存积压的情况,保证企业资金正常周转。因此,在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方面,尽可能做到集中采购,即使不能全部集中采购,也要将量大或者主要的材料进行统一采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4]。

3.2.2 建立完善信息化材料管理系统

在材料出入库管理方面,手工记账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材料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系统中包含入库记录、出库记录、预料库存预警、缺料库存预警等模块,可直观看到材料库存情况,对于每一笔材料领用都可以实时查看,方便后期材料领用方面稽核工作的开展。

3.2.3 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是施工现场进行材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才能将参与管理建筑材料的工作人员的职责落实清楚,通过制度的制约规范工作人员材料管理的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将材料的采购人员与材料管理人员分开管理,两个岗位相互配合且相互制约。定期对材料相关的单据进行稽查,保证日常材料管理的规范性[5]。

4 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控制要点

4.1 成本控制

在建筑材料中,由于钢筋和水泥成本占比最大,因此成本控制的重点是钢筋和水泥。采购之前,做好详细的预算工作,购买时做好质量、数量、单价的把控;购买之后,做好材料的保存保管,避免材料发生质变,从而增加重复购买的材料成本。将施工所需的材料成本降至最低,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4.2 使用效果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建筑材料的使用效果控制就是在使用过程中让材料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这就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优化配置。例如,将混凝土按照使用要求调配好,既可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又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也是影响材料使用效果的因素之一,如在模板工程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将模板损坏,需要重新更换模板,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材料的最大化利用[6]。

5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与建设项目的质量息息相关,对于建筑项目的进度及质量起着决定性因素,同时影响建筑成本。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务必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竞争力。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成本建筑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