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在项目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3-31 01:49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2期
关键词:承包方项目管理部门

尹 伟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是一种总承包模式,由建设单位发起,向一家或两家发出委托,负责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及调试等全程工作[1]。采用EPC 项目的工程一般规模较大,而且施工过程非常烦琐、复杂,EPC 模式能有效地将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结合在一起,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2]。正因为上述优势,这种模式将成为未来企业开展项目建设时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式。因此,对应用EPC 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EPC模式在项目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管理模式尚未转变

EPC模式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模式,需要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和理念的支持,同时这种模式只有在高端的项目中才能发挥更明显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企业管理理念发展较晚,很多企业即便规模较大,依旧采取以往的管理模式,并未融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先进理念。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但在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中面临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使用以往的管理理念经营先进的项目,因此管理水平难以适应EPC 模式的需求。

1.2 组织和管理部门设置不科学

虽然大型企业中的各部门设置较为详细,部门职能规定也较为清晰,但我国数量众多的企业是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部门职能划分往往不清晰。而EPC 模式的应用要求企业中各部门互相协作,按照规定的流程有序执行工作的同时不发生冲突。但在很多中小企业中,如项目管理部、项目经理部、设备采购部等部门,往往因为缺乏人员和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不大而难以发挥正常职责,阻碍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3 业主认可度不高

EPC 模式是集设计、采购、施工流程于一体的管理模式,因此需要参与项目的各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项目。但我国很多项目的主导部门是政府部门,相比企业,政府部门在应用新技术和新理念方面的反应更慢,因此很多政府部门对于较为新颖的EPC模式的了解程度不高,自然也不会接受。由于政府部门工作缺位,导致EPC 模式难以在政府主导的项目中得到有效应用。此外,部分建设单位认为EPC 这种一体化的模式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将削弱自身的权力,因此出于利益考虑,不愿接受EPC 模式。

1.4 项目协调沟通困难

EPC 模式的设计初衷是将设计、采购和施工结合在一起,而这些部门和单位之间协同工作的必备条件是高效的沟通。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和建设模式都是各自为战的模式,很多企业和单位即便使用EPC 模式,也是临时组合的模式,项目完成后会立即解散。而这种模式不利于参与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会阻碍EPC 模式的应用,易导致出现协调问题。

2 我国企业应用EPC模式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企业转变管理模式

EPC模式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依赖较高,因此我国的相关企业等应转变自身的管理模式,积极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摒弃以往的落后的思维观念,将企业的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建立一套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3]。同时,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应在同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中积极学习竞争对手的管理理念,并将其应用于本企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2 合理安排部门和人员职责

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人员数量较少,通常难以支撑分工较为细致和数量较多的部门,但采用现行的管理制度会造成管理冲突,影响EPC模式的正常进行。因此,中小企业可以在不建立专门部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企业中现有部门和人员职责的方式,明确企业中的责任定位和具体的工作流程,由专门的人员管理专门的工作,并建立一套流程化的管理制度,以此来满足EPC模式对企业管理和工作流程的需求,在企业中建立适应EPC 模式的工作方式,从而弥补自身和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

2.3 政府主导EPC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政府的决策和建议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我国应建立以政府作为主导的EPC 模式发展方式,通过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增强EPC 相关理念和技术在我国的影响力,以此达到推广该模式的作用。

对于我国而言,与政府部门合作最为密切的是大型建设和施工类国有企业。而在这一类企业中应用EPC 技术,同时政府加速推进对EPC 技术的使用决策和相关建议,增强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施工效率,可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在相关行业中的地位,让国有企业起到示范作用,进而提升我国民营企业使用EPC 技术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EPC 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对于能够在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积极使用EPC 模式的民营企业给予支持。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实现从传统模式到以EPC 模式为主的管理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在转变期内企业的效益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很多效益一般的民营企业通常不倾向于更新自身的建设和管理模式[4]。政府对于这些企业给予支持,就会使企业更加积极地转变自身的管理方式,提升我国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2.4 提高总承包方自身的管理水平

总承包方是EPC 模式中的重要组成单位,因此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适应EPC 模式对管理的需求。同时协调参与的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沟通,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首先,总承包方应建立企业和机构内部的适应EPC 模式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并积极尝试将现有的项目和EPC 模式整合到一起。其次,总承包方应积极学习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理念,组织人员前往国外进修,并根据本国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企业的EPC 管理模式。再次,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总承包方可将是否具备执行EPC 模式的能力列为参与企业和单位的考量因素,只允许具备执行EPC 模式的企业和单位同总承包方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用EPC 模式的程度。最后,总承包方在发展EPC 模式的过程中,建立专门负责执行RPC 管理模式的部门,并配合企业其他部门的工作,以便更快速地推进EPC 模式在企业中的部署。

2.5 重视BIM技术的应用

BIM 技 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将BIM 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工作中,可提升项目管理效率。而将BIM 技术同全过程管理的EPC 模式结合,能更好地发挥这两种技术的作用。BIM技术借助计算机技术,在模拟设计方案、项目全过程生命周期管理和运营维护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因此将BIM 技术融合到EPC 模式中,可建立一套以EPC 模式为主的全过程项目管理系统,让项目管理程序化、规范化,提升参与单位和部门的沟通效率,实现所有信息随时互联,以此提升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5]。

2.6 利用装配式建筑推进EPC模式发展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模式,由于其施工时间较短,因此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水平的要求更高。而目前装配式建筑正在成为我国建筑施工的主流,因此应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EPC 模式,实现对装配式建筑的一体化、全过程和系统化管理。同时,这种模式可以推进我国建筑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3 结语

EPC 模式不但能充分利用工程总承包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丰富经验,将建设单位从其不熟悉的工程建设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将设计、采购、施工与试运行(试车)有机结合,通过工程总承包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控与综合协调,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EPC模式是一种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方式,将其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我国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因此,我国企业应努力克服应用EPC 模式存在的困难,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利用EPC 技术推动我国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承包方项目管理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文化旅游综合体总承包方设计管理案例分析
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行使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