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站点一体化衔接的思考与建议

2021-03-31 13:08徐亚娟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2期
关键词:换乘公交站点

徐亚娟

(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1)

1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衔接定位

1.1 轨道交通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交通量持续增长,单一的交通线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从城市周边到城市中心的出行需求。多数城市的交通道路网络还处于发展时期,轨道交通建设、道路交通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设施缺乏。同时,在交通站点一体化衔接中,往往忽略商业对轨道交通发展的推动作用,导致轨道交通站点往往是重要主体,商业仅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比如在某地铁站点与周边商业一体化衔接过程中,受人防与消防等诸多技术因素的限制的影响,导致实际地下车站与商业空间衔接中必须限制现有的人防空间,而这往往很难满足商业发展需求,无法充分提升商业价值,更不利于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过渡空间的产权与实施主体不明确,影响项目的实质性推进。轨道交通属于市政工程,需要政府投资,而与地铁衔接的商业过渡空间多为规划用地与商业地块之间的特殊地带,这类地带往往没有明确的产权与实施主体,从而影响一体化项目的推动,甚至有可能导致站点一体化建设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实施效果不佳,加上部分地区缺乏统筹规划,交通站点阻碍了一体化衔接。

1.2 站点衔接思路

在布局城市通站点衔接工作中,需要加强周边土地的规划使用,促进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

1)规划引领、统筹布局 以服务城市发展为目的,建设多规合一的衔接体系。为了降低轨道交通的衔接难度,建议将轨道通站点、公交站点布置在50~100m,以满足乘客的换乘需求。

2)综合开发、一体化设计之间的距离控制 考虑到资源的整合、集中和利用,加强对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通过开发附近地下空间,引导城市进一步发展。

3)枢纽锚固、两网融合 确定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的换乘体系,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同时,必须进一步明确地段的产权与实施主体。在一体化项目实施过程中,一级开发后需要进行二级开发,而二级开发中有可能会因为产权与实施主体的不明确而出现诸多问题。因此,为了避免在二级开发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结合相关政策建立完整的一体化项目开发模式,以便于协调各方利益。另外,完善线上道路公交的运行线路,统筹兼顾,实现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的良好融合。设计人员要确定以人为本、便捷换乘的衔接思路,采取合理的方式使乘客适应站内换乘方式,从而引导客流分布,优化交通。

1.3 功能定位

城市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规划设计站点一体化衔接时,需要考虑不同站点所承载功能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可将城市交通站点分为综合枢纽区、一般枢纽区,接驳换乘站3个等级。其中,综合枢纽区负责两线以上的轨道交通与公交交通的换乘,一般枢纽区负责单线轨道交通与公交交通的换乘,接驳换乘站则是由单线轨道交通站点与公交中途站点构成的。

2 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衔接方案

2.1 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规划站点衔接需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从乘客的实际出行需求出发,考虑其使用不同交通方式所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并按照不同交通方式的紧密程度确定不同交通工具的衔接,比如步行、道路公交、非机动车、出租车等;另一方面,加强对周边土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整合交通路线,缩短轨道公交的换乘距离,提高乘客的交通体验感。对此,相关部门需要考虑到以下3点。

1)步行过程中行人安全 严格规划机动车道、人行通道,确保行人能够在舒适、安全、顺畅的道路上行走。同时,规范导向牌的设置,标明方向、站点,避免人流冲突。

2)道路公交站点 站点的衔接需要考虑乘客的实际换乘需求。可借助大数据预测乘客的出发地、目的地,并进行交通现状规划。

3)出租汽车站点 因地制宜,通过压缩道路绿化带的方式建设出租车泊位,实现人车分离,有效避免行人与出租车的冲突,保证行人的安全出行。

2.2 秉承文化传承的原则

城市的交通衔接需要考虑到地方文化的传承。在历史文化保护地段,需要协调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工作,创新地下开发模式,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加强交通与艺术的融合,设置具有艺术气息的交通站点,如城市博物馆、宗教设施、艺术展示场所等。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文化交通的一体化融合。在交通站点一体化衔接的空间布局中,加强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体现城市历史内涵和人文内涵,借由交通换乘枢纽的装修展现城市的精神底蕴。以北京市地铁大兴线为例,其作为4号线的延长线,在站点入口处设计了“地铁城市画卷”。其“城市画框”想结合,延续了北京市其他地铁线路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气息,在交通站点营造出了独特的山水画意境。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建设中,可以借鉴北京市地铁线路的建设经验,深入发掘城市本土文化,并将其与轨道交通站点装饰装修融合,增强城市的文化气息。

2.3 秉承空间发展的原则

空间发展可分为站点轴向发展、竖向立体发展两方面。站点轴向发展需要考虑站点的轨道交通干线,将连接点与其他线路的沿线相连,构建有利于城市人口流动、物资运输的交通干线。在考虑“点—轴”模式时,相关部门需要考虑城市区位因素。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状况,确定“一轴一带”“两轴两带”“一轴两带”等多种交通结构。竖向立体发展可以满足紧凑城市的交通需求。“紧凑城市”这一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对轨道交通站点进行一体化设计,可以促进城市的三维发展,对于整合地下空间结构、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有着积极的影响。竖向立体发展包含两方面:一是朝着高空发展,增设立交桥、空中轨道,提高地上空间的利用率。有序组合周边公交交通站点、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实现对交通站点周围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二是朝着地下空间发展,加大对地下空间的利用率,秉承分层开发的理念,通过协调新旧建筑满足轨道一体化建设的需求,实现对公交站点、地下轨道交通站点的资源整合。

2.4 秉承功能发展的原则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城市主体随着区位功能的明朗被划分为服务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文化创意产业区。公交和轨道交通站点的一体化开发,需要考虑不同产业、不同区位因素的影响。在前期选定工作中,需要以城市的多元化发展为基础,根据不同区位的不同产业结构特点,构建不同的交通换乘枢纽。预测城市的发展前景,展望轨道的发展前景,并为其预留空间。相关职能部门需要从以下2个角度对交通一体化衔接进行构想。

1)职住平衡 现代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十分明显,人们普遍承受着较大的通勤压力,因此在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布局时,需要调整城市居住就业状况,尽量避免产生跨区交通问题。

2)公益与收益平衡 交通站点一体化的开发可满足人们对交通的多样化需求,但是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考虑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公益与收益的平衡。

2.5 秉承低碳环保的原则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够降低碳排放,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应遵循低碳环保理念。据相关学者研究,城市紧密度越高,其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其所能够使用的土地、资源就越充分。沿市中心建立一体化的城市枢纽,有利于推动城市交通高效发展,对于降低交通量、促进区域交通工具混合使用有着积极的作用。考虑到城市早晚高峰的出行问题,需要调整城市内交通高峰时段。单线交通不能满足削减高峰时段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从城市规划布局着手,规划多样化的交通线路,不断完善公交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衔接。

3 结语

加大交通站点一体化建设满足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对于城市空间发展、推动产业功能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强轨道交通规划,以城市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基础,调整轨道交通线路,增设轨道交通站点,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猜你喜欢
换乘公交站点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等公交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