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后高中”特征的拓扑心理学辅导策略

2021-03-31 18:11纪伦
大学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一新生工作策略心理辅导

纪伦

[关键词]大一新生;后高中;拓扑心理学;心理辅导;工作策略

学校教育较多存在重视学生智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社会价值观和环境等的多元化对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1-2]。国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教育,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教育部出台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的文件,积极落实,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思想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高等教育期间,入学之初的大一学年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后高中”是指已经结束高中学习,进入大学或步入社会,但还停留在高中时代的心理状态。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身心的不适应带来较多问题。合理疏导,一树百获;若处置不当,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大一新生的大学启蒙老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其工作需要充分认真,并有策略地开展[3-5]。

本文基于拓扑心理学,在充分分析大一新生特点和拓扑心理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策略,以便做好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一、大一新生的“后高中”特点

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后高中”阶段是其大学生活之初必须面对的,须认真分析,妥善应对[3-4]。概括来说,我们可以将大一新生的“后高中”特点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一)大一新生的“新”环境特征

学生环境从“永远的两点一线”到“半社会环境”,从家长围着转,到“孤身一人”,完全陌生环境的种种,学生需要适应。

1.环境变化引发的不适应

除了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还有由环境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生活方式需要适应,比如饮食起居需要自理,并且需要计划、管理个人开支;学习方式需要适应,从之前的被动“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主动、探究式,或创造性学习;学习计划的差异不适应,之前都是“集体活动”,跟进即可,现在是自我管理,大多时间归自己管理。此外,因地位优势变化,优秀或水平接近的人集中,竞争优势不足和竞争关系不确定,由此造成不适应;原来是只管学习,现在是需应对全部。

2.社会交际的不适应

与人日常交往的不适应、不同地域同学间的不适应、性格迥异同学的被动社会交往(性格不合、同一宿舍、不可选择),同学关系需要重新建立,师生关系松散,关爱缺失等。

(二)大一新生的心理迷茫和多重压力

大学作为人生转折期,学生开始思考人生,被未知

或待定的人生目标困扰着,会产生迷茫,出现心理忧虑,甚至异常心理。大一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包括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生活适应压力,以及身心因素压力,个别的还有经济压力[6]。

(三)大一新生需面对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塑造问题

哈佛大学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指出,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解方式。依据人格发展的特点,人生转折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价值观会淡化客观性和理性,从整体上影响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也影响人的知觉和判断。基于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形成的外在影响因素,除源于继承外,环境构建、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十分重要。

基于此,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思政教育在大学之初十分重要。上文我们仅能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大一新生的“后高中”特点,若要分析其根源和有的放矢地予以疏导,我们还需要利用心理学原理深入研究其心理特征。

二、大一新生的“后高中”拓扑心理学特征

勒温用动力学、拓扑学和向量分析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建立了拓扑心理学体系,关注人的环境情境引起动机的条件[7]。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莫里斯·L.比格博士曾表明:“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理论可应用于心理学的一切领域,对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特别有用处。”

勒温行为场学说认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行为,提出拓扑心理学行为函数:

B=(f P,E) (1)

式中:B-行为,f-函数关系,P-个体,E-环境。

人格概念与拓扑心理学基于“环境”建立联系。而价值观一定意义上属于拓扑心理学心理空间的范畴。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是拓扑心理学的精髓和社会学意义的目标。

(一)大一新生心理生活空间的特点

基于个体与环境决定的行为关系,拓扑心理学提出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概念,用来指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决定行为的全部事实。

1.个体心理生活空间与物理空间不协调的特点

《论语·子欲居九夷》中,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此意境即为心理生活空间的较早描述。恰如勒温的心理生活空间概念,是与物理生活空间相对而言。大一新生的物理生活空间是有形的、物质的,笼统地说是其身处大学的“新环境”。

心理生活空间是无形的、概念的,具体是一种时间的动态图案。若描绘大一新生的心理生活空间图案,应该是具有高中时物理生活空间影子,即心不在焉;而新的心理生活空间尚未与当下的物理空间充分融合。

2.个体心理生活空间的不“稳定”特点

大学之初是其心理空间变化和构建的活跃期。因为心理生活空间是概念,所以心理生活空间是一种计划。如身在教室、心中在思念高中的郊游活动。心理生活空间支配个人活动的空间领域,其中包括一个人的概念、知觉、目标意志及想象等因素在内。基于勒温行为公式(1)的表达,大学之初,新生的行为和思维亦处于波动和活跃阶段,需要倍加关注和呵护。

(二)大一新生的心理需要、障碍与动机

1.心理需要被迎合的需求

大学生有多重心理需求。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有被关注的需求、有交友和社交需求、有被认可的需求等。拓扑心理学认为,只有满足了需要,紧张系统才可以解除。因此,该阶段“紧张”的特點显现;未被满足时,或可能引发不稳定情绪。合理满足和引导大一新生心理需求,可以平和其紧张情绪,建立良好的沟通。

2.心理动机不明确、障碍模糊与情境认识迷茫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空间移动的限制界限,对于心理移动具有抵抗作用的疆界,可称之为“障碍”。一个障碍的强弱常随移动的种类而定。如学生直接退学,或求学受阻,他可能弃学就业,或从商谋利,或进入职场。这种心理生活空间的引诱力即是动机的改变所致。放弃学业的心理情境,需要在适当的程度上引导规避,合理干预。

下图为大一新生面对的多重心理情境选择及心理区域疆界示意图。

拓扑心理学指出,动机就是目标的吸拒力,包括喜欢的吸引力(Positive valence)和不喜欢的排拒力(Nega?tive valence)。基于心理动力学的论述,心理空间的结构取决于心理动力学本身[7]。由上图可见,大一新生所处的情景,真的就像在十字路口,在不清楚自己最终“需要”,即没有目标、“动机”不明确时,选择接受哪种心理情境,或者将面临何种“障碍”与挑战,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不再迷茫是十分困难的。

三、大一新生学生工作策略总结与展望

综上,基于拓扑心理学的分析,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在尚未真正了解这所大学、不熟悉专业和自己未来目标时,很难正确估计障碍和判定情境,模糊和迷茫在所难免。此外,对于劣势目标,帮助和自我努力作为“障碍”,对于学生的培养是有利的;而开始学习并坚持,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增加“向好”的机会,也会坚定“向好”的决心。要尽早将正能量填充进“心理空间”,使得错误的情境选项无机可乘。对此,班主任与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并及时、有效地引导和科学干预。

(一)深刻认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加强班级氛围建设

关于外界对于个体的影响,勒温认为有两种方式,即知觉式影响(influence by perception)和躯体式影响(gross somatic influence)。知觉式影响指外界事实通过个体意识产生作用,即个体能意识到的环境影响。而躯体式影响则与此相反,是不通过知觉过程影响个体的方式。事实上,这种躯体式影响在现实中确实广泛存在。因此良好、向上的班级氛围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并时刻引导和制约着学生的行为方式。

(二)辅助构建学生心理空间并积极完善

“孟母三迁”是出于环境对于个体行为和人格影响的担忧,她的选择是逃避。而对于我们,除了要营造良好环境,还要积极分析构建大一新生的心理生活空间,以探索学生作为综合肉体和精神的个体,保证其学习的可能性和规律,并预见其下一步的思想和行动,以便科学引导。

大一学期具有一定的迷茫期特点,教师需及时辅助学生构建心理空间,及时占据心理空间,否则不良情境构建完成,“障碍”建立,要重新培养积极“动力”将会十分困难。

除引导学生向好心理情境选择和构建外,也要善于利用“障碍”的积极作用,构建学习要求的疆界,如不许旷课、及时提交作业、拒绝补考、坚决不挂科等。同时,也要合理利用拓扑心理学障碍的特点,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坚实性”,不同程度的“刚性”或“弹性”,利用教学的缓考、补考机制,机动灵活地利用“缓冲区”,引导学生弥补错误,坚定目标。

(三)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学的准事实,并有效干预

勒温把心理环境分为三类准事实:准物理的事实、准社会的事实、准概念的事实。所谓“准事实”,不是纯物理的、纯社会的、纯概念的事实,而是指个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客观现实中对个体有影响的那些事实。所以,准事实同客观现实往往因人因时而不相对应。与学生保持良性沟通,及时发现可能成为负面的准事实,并及时排除,尽早避免先入为主,是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的重点。此外,在大学生培养教育中,合理强化其心理准事实,可有效提升专业认可度。

(四)拓展学生心理的空间性

勒温认为,心理学的发展不但要接受科学理论中的时间概念,而且最终还要接受科学理论中的空间概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合理突破“障碍”,引导到更好的目标情境,学生必将受益,何况学生发展空间原本就应不可限量。大一新生心理的空间性需要关注并予以适当拓展。

(五)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心理学和思政教育的手段

拓扑心理学的思想较早地在中国文化中体现。从“何陋之有?”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国经典思想的博大精深,支持并超越了西方拓扑心理学理念。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根植于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学习和总结中华文化精髓,结合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建设强大的内心,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在我国,大学前、后的校园学习模式存在显著区别。同时,对于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物理环境的突然改变,会造成其心理生活环境不适应,使其面临诸多挑战。大一学年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期。应对不好,会出现各种问题;处理好了,会事半功倍。家长、班主任和辅导员,以及学生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熟知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学特征,科学引导,认真谋划、积极沟通,有策略地指引學生树立信心、鼓舞其斗志,以迎接更大的舞台。这项工作对于人才培养和学生的未来都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大一新生工作策略心理辅导
浅谈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内隐自恋大一新生恋爱态度研究
大一新生班委选拔与培养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大一新生课余生活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