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硫酸铝作活化剂制备活化硅酸的实验初探

2021-04-01 01:49代如亭丁广宁
供水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硫酸铝活化剂硅酸

代如亭, 孙 沛, 丁广宁

(天津塘沽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在水处理过程中应用活化硅酸能加速混凝过程,改善絮凝体结构,促使细小而松散的絮凝体结大密实。活化硅酸对低温低浊水具有独特的处理效果,在无机盐混凝剂形成细小矾花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吸附架桥,增大絮凝体尺寸,还可在滤前投加以强化过滤,防止杂质穿透滤池,起到助滤的作用。

在实际运用中,活化硅酸在各个水厂的使用效果差距较大。这是因为活化过程中其聚合度、活化时间较难控制,且易出现凝胶而失去活性,需现场配制,再加之原材料硫酸使用的安全性等问题,许多水厂放弃使用。笔者研究了以硫酸铝作为活化剂,与工业硅酸(俗称泡花碱、水玻璃,Na2O·MSiO2·xH2O)反应,开展实验,寻求活化硅酸制备和保存的合适参数,为后期活化硅酸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活化硅酸的制备机理

1936年Baylis[1]首先提出活化硅酸是硅酸钠加酸活化而成的硅溶胶型水处理絮凝剂,并开始在国外水处理等领域应用。1967年Stumm[2]提出它实质上是一种聚合硅酸,在水玻璃溶液中加酸,不断游离出中性硅酸单体并产生缩聚,经羟基和氧基桥联形成阴离子型的无机高分子,它是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若聚合不足助凝效果差,聚合过度则生长凝胶而失效。其中硅酸的缩聚按下式进行:

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活化硅酸不产生聚合作用,溶液不成冻,不具有净水效果;在中性和偏碱性范围内,活化硅酸产生聚合,最终溶液能胶凝成冻。

笔者采用硫酸铝活化泡花碱配制活化硅酸,反应方程为Al2(SO4)3+3Na2O·MSiO2·xH2O→3Na2SO4+Al2O3·M(SiO2·yH2O),配制过程中主要控制其中和度和活化度[3]。中和度是投加活化剂所中和的碱度与总碱度之比。泡花碱溶液加酸后,经过一段时间可变成胶冻,该时间即为成冻时间;加酸后,一般需经过一段时间使其达到良好的聚合状态即使用,这段时间称为活化时间,活化时间与成冻时间之比称为活化度。

2 活化硅酸的制取实验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XS204电子分析天平、BRAND 20510003数显滴定器、C009057975 pH计、2100N台式浊度仪、MY3000-6混凝实验搅拌仪器;硅酸钠(市售产品)、固体十八水合硫酸铝(Al2(SO4)3·18H2O,分析纯,固体粉末),其成分见表1。

表1 市售硅酸钠和硫酸铝的成分Tab.1 Composition of commercial sodium silicate and aluminum sulfate

2.2 活化硅酸的制取方法一

① 称量259.5 g十八水合硫酸铝粉末,缓慢溶于250 mL纯水中,搅拌直至全部溶解,配制成液体硫酸铝(此时Al2O3含量为7.8%),标记为试剂I,其主要成分为1.56 g Al2O3。

② 称量50 g泡花碱,缓慢倒入1 000 mL纯水中,均匀搅拌,标记为试剂Ⅱ,其主要成分为:SiO2,13.98 g;Na2O,4.42 g。

③ 在连续搅拌试剂Ⅱ的情况下,缓慢加入20 g试剂Ⅰ,配制成SiO2浓度为1.4%的活化硅酸溶液。

在搅拌过程中发现,溶液迅速形成凝状白色胶体。分析失败原因在于硅酸的缩聚反应速度与溶液中SiO2的浓度有很大关系,硅酸浓度越大,缩聚反应越快,溶液的粘度增长变快形成凝胶而失效。计划第二次制取时,加大水玻璃的稀释倍数,同时对硫酸铝液体进行稀释,降低聚合速度,观察效果。

2.3 活化硅酸的制取方法二

① 称取25 g泡花碱并溶于900 mL水中,搅拌均匀后,标记为试剂Ⅰ,测得碱度为3 631 mg/L。

② 称取20 g液体硫酸铝溶于200 mL水中,标记为试剂Ⅱ。

③ 在连续搅拌试剂Ⅰ的情况下,分8次、每次缓慢加入10 mL试剂Ⅱ(共计8 g硫酸铝),取样标记为1#待用。继续加入10 mL试剂Ⅱ(共计9 g硫酸铝),取样25 mL,标记为2#待用。重复进行该步骤,即对应的硫酸铝加入量依次为10,11和12 g,对应的25 mL样品分别标记为3#、4#和5#,所制成的活化硅酸的pH、剩余碱度和中和度见表2,其中SiO2浓度为0.7%。

表2 硫酸铝加入量对活化硅酸性质的影响Tab.2 Influence of aluminum sulfate dosage on properties of activated silicic acid

3 活化硅酸的应用效果

3.1 助凝效果

进行烧杯混凝试验对比,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以200 r/min搅拌1 min,然后投加活化硅酸,以200 r/min继续搅拌1 min,以40 r/min搅拌18 min,沉淀10 min后检测。原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江水(自丹江口水库引水至天津市北塘水库),聚合氯化铝中Al2O3含量为10%,结果见表3。

实验中发现:未加入活化硅酸助凝剂时,空白样絮凝形成的矾花碎小,尺寸在0.5 mm左右,其余烧杯形成的矾花尺寸都在其2~4倍以上。投加0.5 mg/L活化硅酸作为助凝剂,能明显增大絮体尺寸。

表3 硫酸铝用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Tab.3 Influence of aluminum sulfate dosage on coagulation effect

投加活化硅酸后,一方面提高了絮凝反应速度,矾花较早出现;另一方面提高了絮凝性,絮体尺寸明显增大。活化硅酸非常适用于在原水低温低浊期间,形成的矾花细碎、穿透滤池的情况下投加。

3.2 保存时间对助凝效果的影响

在两周内,分别进行十余次混凝试验,验证活化硅酸溶液在不同保存时间内的助凝效果,结果见表4和图1。

表4 不同硫酸铝含量的活化硅酸的凝冻时间Tab.4 Freezing time of activated silicic acid with different aluminum sulfate content

可以看出,1#活化硅酸溶液助凝形成的絮凝体尺寸在1.5~2 mm,10 d之后开始凝冻,失去效果;活化初期,2#活化硅酸溶液的助凝效果一般,随着活化的进行,第8 d后其活化作用开始增强;3#活化硅酸溶液的有效助凝保质日期最长,在14 d左右;4#活化硅酸溶液助凝形成的絮凝体尺寸在3.5~4 mm,活化时间在第1~11 d内的助凝效果显著,13 d之后开始逐渐凝冻;5#活化硅酸溶液助凝时形成的絮凝体尺寸在4 mm左右,溶液保质期限为8 d。

图1 活化硅酸不同凝冻时间下的助凝效果Fig.1 Coagulation aid effect of activated silicic acid under different freezing time

因此,通过混凝实验综合评价得出,硫酸铝投加量为10~11 g,活化剂用量Al2O3∶SiO2投加质量比为0.11 ∶1~0.12 ∶1时,所制得的活化硅酸的助凝效果较好,溶液保存期限较长。

3.3 剩余碱度的考察

取2 mL活化硅酸溶液于烧杯中,加入纯水稀释至50 mL,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成橙黄色(肉眼观察颜色存在少许误差)时,滴定完成,通过盐酸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碱度。由表5可以看出,在水玻璃活化过程中,剩余碱度基本变化不大,用SiO2浓度为0.7%的硅酸钠溶液制取活化硅酸时,剩余碱度在600~900 mg/L之间,活化硅酸自第1~12 d内,促进絮体增大的效果始终较好。

表5 活化硅酸的剩余碱度Tab.5 Residual alkalinity of activated silicic acid

4 活化硅酸溶液的保存

在活化硅酸配制的过程中发现,硅酸钠溶液的配制浓度越低,硅酸的缩聚反应速度越慢,制取活化硅酸溶液的凝冻时间将会延长。延长活化硅酸的保存时间有利于水厂生产,由于不能使用酸进行再稳保存,故只能采用稀释法。

通过混凝试验,综合评价出3#活化硅酸溶液的助凝效果较好,故取出25 mL 3#活化硅酸溶液进行稀释,与原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活化硅酸溶液稀释1倍后,存放时间可延长5 d,且稀释液的存放时间几乎不会影响助凝效果,在混凝试验中仍具有增大、密实松散絮凝体的作用。

5 结语

① 硫酸铝作为水解后能产生酸的盐类也可以用作活化剂,用硫酸铝代替硫酸制取活化硅酸,解决了硫酸购置困难,以及硫酸在操作、使用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等问题,稀释后的活化硅酸保存期长达15 d以上,制备和使用比较安全、方便,并易于在净水生产处理中推广运用。

② 硅酸钠溶液配制浓度、加酸量是活化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硅酸溶液配制浓度0.7%(SiO2计),活化剂投量(以Al2O3计)与SiO2质量比为0.11 ∶1~0.12 ∶1时,控制剩余碱度在600~900 mg/L,助凝、助滤效果显著。

③ 使用硫酸铝制备的活化硅酸在水处理中作为助凝剂投加时,先投加混凝剂PAC,再投加0.5 mg/L(SiO2计)活化硅酸,可加速絮体形成,促进絮体增大,在5 min内使絮凝体尺寸增大到3~4 mm。如果在过滤前投加,可防止杂质穿透滤池,起到助滤的作用。

猜你喜欢
硫酸铝活化剂硅酸
两亲聚合物活化剂对稠油的拆解-聚并作用及其动态调驱机理
土壤磷素活化剂在夏玉米上的田间试验效应分析报告
硫酸铝溶解工艺及改进
改性树脂对高浓度硅酸的吸附去除
无碱液体速凝剂对低温下硅酸盐水泥水化及性能的影响
高分子量活化剂性能及其对稠油的拆解降黏与解吸附作用*
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CdO对硅酸三钙形成的影响及其固溶效应
奇菌植物基因活化剂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结晶硫酸铝脱水过程中晶型与形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