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肖茜执教《昆明的雨》之思考

2021-04-01 05:01李浩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阅读教学

李浩文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符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观摩肖茜老师讲授的《昆明的雨》,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学语文自主探究性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自主探究 阅读教学 批注

在黄石“湖北好课堂”现场展示活动上,听了一节肖茜老师执教的《昆明的雨》。这篇课文是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没有旁批的自读课文。这类文章,编者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旁批的平台。肖老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前面有旁批的自读课文为范本,进行提问式的批注。批注的要求很明确,围绕着“昆明的雨”这个标题和文章内容的关系提出你的疑惑。

第四单元的目标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散文的特点。围绕这个目标,肖老师力图实现一个目的,即在教读课文中学到、习得的品味、欣赏语言的方法,一定要运用到自读课文的学习当中去;将自读课文的学习课堂,变成练兵场。因此,肖老师制定的目标是:

1.通过咀嚼文本细节,来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2.通过研究文本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

肖老师把“目标1”当作教学路径,把“目标2”当作教学归属。

在教学过程中,肖老师以“批注”为抓手,以批注方法中的质疑式批注为切入点,收集整理学生问题,让学生围绕文章标题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在学生自读,理清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昆明雨中的“景”“事”“物”背后蕴含着的作者不一样的情思。这节课,肖老师关注语言蕴含的情味,关注作者的写作视角和乐观态度,系统分析了作者的行文思路(文本的内在逻辑),由读文到读人,探究出了作者的看待世界的心境。

整节课以疑问贯穿始终,肖老师反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问题。课的基本流程是:预习初读——寻找疑问,找到解读文本的路径;细节再读——探讨疑问,找到解读文本的重点;材料助读——解决疑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共提出了五个小问题,教师将其归纳为三个大问题,问题沿着“线索——勾连——情感——态度”依次展开,整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组内交流,解决了两个,余下一个问题,比较难,是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于是老师介入,提供住读材料。这就是典型的基于学生自主阅读问题解决的自读课。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成果是自己去寻找、发现的,学习成果是在学生回顾过程之后,幡然醒悟的。

本节课,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背后推手。在讨论第二个问题“本文为什么以‘昆明的雨为题”时,有位学生说,这幅画正是画了最具昆明特点的仙人掌和菌子,才让作者想到了昆明的雨,也正是由于画中的内容,才能够引出第6段对仙人掌的描写和第7段对菌子的描写。肖老师说,你不仅关注了段落,还关注了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又有一个学生说,从第6段写仙人掌到第7段写菌子,因食物而想到了第8段的果子,又由树想到了第9段的花,又由第9段的花,又由情想到的第10段的人,这位学生把整个文章的逻辑线牵起来了。

肖老师说,你的见解很独到,文章的组材确实是以雨为线索展开的。老师的点评很快地推动了讨论的继续深入;也让学生明白,读文章必须理清楚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指导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验,即通过物与物的勾连,可以全面理解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怀念。

这节课,教师还对文本进行了深度解读。单元目标中说“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散文的特点”,这节课感受是基础,思考是目的,如果将本节课定位为感受层面,显然是不够的。汪曾祺先生在那样的情境之中,还能发现生活的美好,这实在难能可贵。让学生的自读读出一种人生智慧——用平和、淡定、美好、从容的眼光去面对生活中的困苦,这才是真正落实了单元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地寻找文本背后的情味之后,学生有了新的发现,这也应是自读课的价值追求。这节课中,肖老师让学生读背景资料,探究作者的处世态度,就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通过这节自读课,笔者收获了一点启示:

肖老师充分利用“阅读提示”,将问题与“阅读提示”对接,形成教学的主线。要求学生以提问题的形式做批注,然后师生一起筛选、预留、探究问题。湖北省教研员蒋红森老师总结为三步。第一步:自读课文,尽量多的自主解决旁批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再读课文,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合作,解决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旁批问题。第三步:又读课文,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提出并解决其他问题。这对无旁批的自读课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