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的过程结构与实现机理

2021-04-02 12:07邓龙安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摘  要: 本研究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结构的联系形式展开研究,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一般联系形式;其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联系实现的支撑条件进行研究,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联系的机理;最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机理实现展开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举措。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颠覆性创新  过程结构  实现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的出现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处于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新时期,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的出现。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创新、生物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制造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新材料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新能源技术的颠覆性创新等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并带动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同时,基因组学及其关联颠覆性技术开始迅猛发展,新制造技术与新型材料研发取得持续颠覆性突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石墨烯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进入成长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跨领域融合等成为新兴技术发展新趋势,颠覆性创新活动正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广泛开展,并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我国展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相关的战略布局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强调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新举措;提出了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创新的总归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的新目标。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也面临问题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量子通信技术取得颠覆性创新突破,首次成功实现白天53千米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取得颠覆性突破创新;在高端装备领域,国产大飞机和水陆两栖飞机技术取得颠覆性突破创新;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可燃冰试采的颠覆性创新,突破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同时,新能源发电装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产、工业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颠覆性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也出现了些新的苗头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颠覆性技术难以顺利转化为相应的颠覆性新产品,或颠覆性产品难以顺利扩散成相应的颠覆性新产业,或颠覆性产业难以顺利形成产业新兴业态等突出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会影响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的形成,影响新兴产业的培育,甚至会影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四)“十四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索和运用适合国情的颠覆性创新机制

未来颠覆性创新仍将出自战略性新兴产业\[1\]。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广泛渗透,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发生在各个领域,颠覆性技术的持续涌现,“十四五”期间亟须构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创新氛围\[2\],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引领作用。由此,针对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探索和构建“十四五”期间适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机理与实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而从总体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是基于颠覆性技术创新到战略性新兴业态形成的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颠覆性产品创新活动和颠覆性产业创新等活动。但是,根据“机制”含义的表达,需要进一步回答颠覆性技术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形成中不同颠覆性创新活动的作用关系,以及实现这一过程的支撑条件和系统行为方式。为此,本研究拟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结构的联系形式展开研究,以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一般联系形式;其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联系实现的支撑条件进行研究,以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联系的机理;最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机理实现机制展开研究,以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举措。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概念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理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理论源于新兴产业理论的提出。从形成动力上看,新兴产业源于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表现形式上看,新兴产业是指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生产同类或可替代产品的企业的集合\[3\]。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同时对综合国力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加速经济发展的转型。从本质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新兴产业,更具备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共同的产业特征。战略产业是一个业态演进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战略产业某一个阶段的特定称谓\[4\]。综合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基于新兴技术、新兴产品、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形成的产业\[5\],它以组织形式聚集的途径而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并逐步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全新社会形态、经济形态、技术形态及组织形态的产业群\[6\]。

(二)颠覆性创新基本理论

颠覆性创新是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是那些并非按照公司技术主流用户的需求进行的颠覆性创新过程。颠覆性创新源于颠覆性技术创新(disruptive technology)\[8\]。从颠覆(disruption)的本征性质看,是一个创新“过程”,是新进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或技术组合来完成对在位企业的部分或完全替代过程\[9\]。颠覆性创新可分为三个类型:技术性颠覆创新、商业模式颠覆创新、产品组合颠覆性创新\[9\]。从价值实现上看,技术是颠覆性创新的价值源泉,产业生态系统是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载体,商业模式是颠覆性创新价值传递的手段,市场轨道是颠覆性创新价值实现的终端\[10\]。从基因理论看,颠覆性创新具有突变性特征、扩散性特征、不确定性、非竞争性、消费者价值导向性特征\[11\]。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颠覆性创新理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颠覆性创新可实现创新新产品、新生产方式以及新竞争形态,对市场与产业做出翻天覆地地改造\[12\]。因为颠覆性创新可通过对原来主导技术的改变,造成整个产业和市场的新兴、转移或消失,创造新产业\[13\]。另外,颠覆性创新可建立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之上改变原有主导技术的技术范式,使整个产业的重构,甚至创造新的产业\[9\]。从具体过程看,颠覆性创新是让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或者技术具有可变的特征,或者能够使得产品性能得到巨大的提升以及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或者颠覆性地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把现有产品和市场颠覆掉,创造出新的产业产品与产业市场。从对市场的把握看,颠覆性创新是通过颠覆性技术开发低于主流市场已定型产品性能的新产品。这种产品的一些特殊性能吸引一些低端用户或新用户,随着产品性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创建自己的市场,并取代主流市场上的产品\[9\]。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看,载人航天技术、卫星导航系统、高铁工程装备、深海潜水器、超级计算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支线飞机研制、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生物技术新药、超级水稻、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新技术源于各领域重大技术的突破创新。未来五年,颠覆性创新仍将出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

综合以上分析,战略性新兴產业颠覆性创新是基于颠覆性创新过程的综合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覆性技术创新是起点,并包含有颠覆性产品创新、颠覆性产业创新,而新兴业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终形态。由此,从颠覆性创新过程涵盖的一般结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终形态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可定义为以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为开端,并经由颠覆性产品创新、颠覆性产业创新和最后形成产业新兴业态的创新过程活动。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的过程结构与联系形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以“过程”的方式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颠覆性产品创新、颠覆性产业创新等结构活动。但是,究竟不同颠覆性创新活动通过何种联系形式演进为产业新兴业态?还没有研究对其进行系统论证。而理顺这些联系形式,是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机制的重要前提。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理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颠覆性技术创新是创新过程的起点,产业新兴业态的形成是创新过程的终端。由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结构与联系形式的分析就是对颠覆性技术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形成的各创新活动联系的分析。

(一)颠覆性技术创新与颠覆性产品创新联系的分析

从颠覆性技术创新作用上看,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了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之上并改变了原有技术轨迹的主导技术,导致新产品的涌现,新兴市场的出现\[9\]。同时,颠覆性技术创新可创生颠覆性产品出现的构架技术与元件技术,事实上,也只有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才能实现这一特定任务。也就是说产业颠覆性技术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新产品出现的最直接动力。由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颠覆性创新产品的形成始于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二)颠覆性产品创新与颠覆性产业创新联系的分析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活动的位置中,颠覆性技术创新是起点,产业新兴业态的形成是终端。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颠覆性产品创新活动的开展,二者具有直接作用关系。由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活动中,颠覆性产品创新与颠覆性产业创新具有直接联系的关系,从二者具体联系形式看,颠覆性产品创新会导致产品性能指标发生巨大跃迁,实现利基市场绩效的突破,改变产业旧有的竞争规则,并引致产业重新洗牌\[14\]。另外,颠覆性产品创新将提供全新的产品技术范式构架体系,成为产业重构企业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和追踪对象。由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颠覆性产业的形成根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产品创新的推动。

(三)颠覆性产业创新与产业新兴业态的关系分析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活动的位置中,颠覆性技术创新是起点位置,产业新兴业态是终端位置。颠覆性技术创新、颠覆性产品创新、颠覆性产业创新的联系具有直接推动关系。由此,颠覆性产业创新与产业新兴业态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关系,两者具体联系形式为,颠覆性产业组织形式将致现有产业逐渐退出并产生新的产业组织结构,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带来的“创造性破坏”,催生了新兴产业业态的萌芽与形成\[15\]。同时,颠覆性产业创新带来的新的产业运营模式和新的商业模式,将推动新兴经济的出现,带动产业的发展。由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新兴业态的形成本源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颠覆性产业创新的推动。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联系实现的支撑条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支撑条件是创新过程实现的重要支撑力量,支撑了不同创新过程结构的有效承接。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结构的联系,其支撑条件主要包括:颠覆性技术创新至颠覆性产品创新过程实现的支撑条件、颠覆性产品创新至颠覆性产业创新过程实现的支撑条件、颠覆性产业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形成的支撑条件。

(一)覆性技术创新至颠覆性产品创新支撑条件分析

在颠覆性技術创新至颠覆性产品创新过程中,颠覆性技术对突破性产品主要性能的提高源于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元件技术(component technologies)和产品构架技术(architectural technologies)的创新研发。而在产品的构架技术与元件技术创新关系中,产品中的“构架”体系技术标准往往决定它的组件和子系统的构成和互动方式,从而决定新产品的功能\[8\]。也就是说,颠覆性产品构架体系技术标准催生了适应新兴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出现。由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至颠覆性产品创新活动的过程实现中,产品构架体系技术标准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技术至颠覆性产品形成的支撑条件。

对于以上支撑条件的命题,在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例如刘洪昌和张华\[16\]在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研究后提出“加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主导技术范式的形成,促进技术架构规则的颠覆重构,有利于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的观点就证明了以上命题的合理性。就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结构联系的支撑条件的把握,可以在通过确认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整体性能与产品部件性能的前提下,划分产品元件技术,并通过比较产品整体性能要求与元件技术功能差异,识别出产品构架体系技术的标准要求。具体识别路线如图2。

(二)颠覆性产品创新至颠覆性产业创新支撑条件分析

在颠覆性产品创新至颠覆性产业创新过程中,随着颠覆性新产品对新市场的侵入,会致原有产品生产企业或其它经济实体转而投向新产品构架技术体系,并形成新的产业模块价值网络。而在模块价值网络中,模块价值企业主要按照新兴产品构架技术体系“接口”的要求,开展价值活动。所以,在颠覆性产品创新至颠覆性产业创新过程中,新的产品构架技术体系规定了模块价值网络中主导企业、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其他关联实体等的边界与范围,基于新产品构架技术体系下的模块价值网络的重构导致了新的“破坏性”产业结构的出现\[8\]。由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产品创新至颠覆性产业创新的过程实现中,新产品构架技术标准体系下的主导企业、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其他关联实体等价值模块网络的重构,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产品至颠覆性产业形成的支撑条件。

以上命题也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例如张路蓬等\[17\]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分析后提出“较高的网络主体技术凝聚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整向集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另外,根据以上的分析,可构建以下新兴产业模块价值网络重构模型:

W=B(L,I,F,E,…)

其中,W为新产品构架技术标准体系下的模块价值重构网络组合;B为新兴产品构架技术标准接口标准,L,I,F,E为新兴产品构架技术标准体系下的主导企业、供应商、制造商及其他关联实体。按照以上模型,可识别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颠覆性产品创新至颠覆性产业创新联系的支撑条件。

(三)颠覆性产业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支撑条件分析

产业新兴业态是基于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下颠覆性新兴产业成熟的一种状态描述,表现出全新的产业市场、产业渠道、产业供应链和产业运营模式,并表现出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在颠覆性产业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形成过程中,新产品构架技术标准体系的价值模块网络为新产业参与者提供了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全新模式\[18\],在新的价值模块网络下,产业模块参与者的价值会得到最大化实现。由此,积极参与新产品构架技术标准体系下价值模块网络规定的新的市场活动、新的产业渠道活动、新的产业运用方式,成为众多产业企业和其他关联实体发展的追踪路径。同时,也正是新产品构架技术标准体系下价值模块网络扩散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加入,产业新兴业态得以构建。综合看来,在颠覆性产业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形成的过程实现中,新产品构架技术标准体系的价值模块网络的扩散,是推动颠覆性产业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形成的支撑条件。

关于以上支撑条件的命题,李丫丫\[19\]在生物芯片产业研究后提出的“新进入的生物芯片企业加入到价值创造的新系统,改变了现有的商业模式。同时,已存的生物与信息企业开始水平多样化与垂直专业化,产业链跨产业间再整合与重构,由此形成了产业新生态系统”的观点。而王晨筱等\[20\]对液晶电视机与山寨手机案例研究后形成的“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观点,对其合理性给予了证明。同时,根据以上的分析,可构建以下价值模块网络的扩散模型:

G(t)= dW(t)/dt

其中,G(t)为t时刻新兴产业模块价值网络扩散的范围;W(t)为新产品构架技术标准体系下的模块价值网络组合。按照以上模型,可识别实际颠覆性产业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形成的支撑条件。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实现机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系统是指由企业、政府、市场和产业等重要要素构成的整体,依靠创新系统要素行为的不同作用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得以实现。

(一)企业创新行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实现的分析

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解决创新困境的办法之一就是建立一个独立自治的企业组织,并发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资源分配方式、企业家精神\[9\]。另外,在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要将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势和市场需求、市场状况和市场变化联系起来,而不能只关注目前的市场和高利润的业务\[13\]。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是颠覆性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知识、企业创新文化与精神、企业创新组织、企业创新资金、企业创新人才等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有明显影响。具体来看,企业创新知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内生动力源,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的“远度”与“宽度”。企业创新文化与精神的发挥,可帮助创新企业克服创新困境,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企业创新组织的构建可帮助创新企业侵入和赢得共生式新产品构架价值网络\[8\],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顺利进行。企业创新资金和创新人才,是创新企业实施颠覆性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实现的重要资源要素。由此,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系统中的企业来讲,企业创新知识的积累、创新文化与精神的发扬、创新组织的变革、创新资金的积累、创新人才的储备,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实现。

(二)政府供给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实现的分析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中,政府的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有明显影响\[21\]。政府的供给政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提供了发展路径和平台,例如政府提供的研发资助、示范项目资助、公共数据平台建立、知识交换的加强、教育和培训、标准化研究、国际技术合作等的政策,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的实现\[22\]。政府的需求政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提供了内生发展的条件,例如政府对市场秩序的控制、产业链的发展、作用技术和核心设备的研发、知识产权的保护、合作网络的构建等的政策,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的实现。由此,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系统中的政府,政府的供给政策(研发资助、企业税收、示范项目资助、公共数据平台建立、知识交换的加强、教育和培训、标准化研究、国际技术合作等政策)和政府的需求政策(市场秩序的控制、产业链的发展、作用技术和核心设备的研发、知识产权的保护、合作网络等政策)等的制定,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实现。

(三)市场需求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实现的分析

颠覆性创新企业进入主流市场的模式,往往是从边缘市场或低端市场投入颠覆性产品,最终颠覆现有主流市场或进入新市场的。从颠覆性产品占领市场的机理看,颠覆性创新企业主要通过在边缘市场改进产品作用属性性能,逐步破坏和占领主流市场\[23\]。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中,边缘市场需求、新市场需求、主流市场需求对创新效果影响显著。具体来看,边缘市场需求是进行颠覆性技术选择、新产品设计的重要市场依据;新市场需求是改进新技术、优化新产品结构的重要市场依据;而主流市场需求是新技术扩散、新产品推广的重要市场依据。由此,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系统,边缘市场需求、新市场需求、主流市场需求的培育,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实现。

(四)产业组织变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实现的分析

在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因为产业构架技术内在规定了既有产业组织的边界和范围,其构架技术的扩散将带动产业组织行为的变革。另外,在新兴产业发展中,产业组织行为的融合化、集群化变化特征明显,例如在最尖端的新兴技术领域创新过程中,不断涌现“集群”现象\[3\]。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中,产业技术融合、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整合等产业组织变革对其创新效果影响显著。因为产业技术融合是实现颠覆性产品独特功能、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的重要技术创新路径,而产业集群可实现产业颠覆性创新中的知识、技术、能力、资源的互补,产业链的整合是产业颠覆性创新中参与者联盟的有效形式,可推动产业模块价值网络重构。由此,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系统,产业技术融合、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整合等产业组织变革,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实现。

依据前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结构与联系形式的分析,结合以上对相关过程支撑条件的分析结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支撑条件、系统行为之间具有内在互动性。具体可总结为:通过对颠覆性技术创新至颠覆性产品创新支撑条件的满足,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至颠覆性产品创新的实现;通过对颠覆性产品创新至颠覆性产业创新支撑条件的满足,推动颠覆性产品创新至颠覆性产业创新的实现;通过对颠覆性产业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形成新支撑条件的满足,推动颠覆性产业创新至产业新兴业态的形成,其间的互动关系可表达如图3。

六、“十四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举措

(一)加强企业颠覆性创新主体作用能力的培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影响颠覆性创新的质量与效果。由此,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颠覆性创新应大力加强企业颠覆性创新主体作用能力的培育。具体举措包括:基于战略性新兴产品构架技術标准实现的企业主体作用能力培育;基于战略性新兴产品体系价值模块网络重构实现的企业主体作用能力培育;基于战略性新兴价值模块网络扩散实现的企业主体作用能力培育。就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来看,主要从企业创新知识技术的积累、创新文化与精神的发扬、企业创新组织的变革、企业创新资金的积累、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加强其主体作用能力的培育。

(二)加强政府对颠覆性创新的主导引领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中,政府的主导引领对实际产业创新效果具有明显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在“十四五”期间,加强政府对颠覆性创新的主导引领作用,有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实现。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机理实现路径看,相应举措包括:战略性新兴产品构架技术标准实现的政府引领作用;战略性新兴产品体系价值模块网络重构实现的政府引领作用;战略性新兴价值模块网络扩散实现的政府引领作用。就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看,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应的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来落实。在政府供给政策方面,主要包括研发资助、企业税收、示范项目资助、公共数据平台建立、知识交换的加强、教育和培训、标准化研究、国际技术合作等政策的制定。在政府的需求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市场秩序的控制、产业链的发展、作用技术和核心设备的研发、知识产权的保护、合作网络等政策的制定。

(三)根据颠覆性创新过程培育不同市场需求

从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中,市场需求既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创新的动力,尤其是边缘市场需求、新市场需求、主流市场需求对创新效果影响显著。由此,在“十四五”期间,根据颠覆性创新过程,培育不同市场需求,有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实现。具体举措包括:战略性新兴产品构架技术标准实现的市场需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体系价值模块网络重构实现的市场需求培育;战略性新兴价值模块网络扩散实现的市场需求培育。在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可根据不同过程目标的实现,加强产业的边缘市场需求、新市场需求、主流市场需求的培育。

(四)根据颠覆性创新过程实施产业组织变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中,适时的产业组织变革对创新效果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产业技术融合、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整合等产业组织变革对其创新效果影响显著。由此,在“十四五”期间,根据颠覆性创新过程实施相应的产业组织变革,有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颠覆性创新过程的实现。相应的举措包括:战略性新兴产品构架技术标准实现的产业组织变革;战略性新兴产品体系价值模块网络重构实现的产业组织变革;战略性新兴价值模块网络扩散实现的产业组织变革。在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可根据不同过程目标的实现,实施产业技术融合、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整合等产业组织变革。

参考文献:

\[1\][ZK(#]杜壮未来五年,颠覆性创新仍将出自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6(07):37-38

\[2\]靳宗振,罗晖,曹俐莉发展颠覆性创新的导向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09):168-174

\[3\]Porter,ME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The Free Press,1990

\[4\]曾明彬,李玲娟“十三五”期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变化及对策研究\[R\]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11)

\[5\]宋河发,万劲波,任中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09):7-14

\[6\]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策略选择\[J\]前沿,2011(07):20-23

\[7\]陈劲,戴凌燕,李良德突破性创新及其识别\[J\]科技管理研究,2002(05):22-28

\[8\]Christensen C M,Brown J LDisruptive technologies: catching the wav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1):43-53

\[9\]Christensen C M,Raynor MThe Innovator's Solu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ZK)]

\[10\][ZK(#]王俊娜,李纪珍,禇文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系统分析——以广东省LED照明行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2,30(04):614-621

\[11\]陈玉怡颠覆性创新运行机理研究及仿真分析\[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5

\[12\]Schum P J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3418-19

\[13\]Henderson R M,Clark K B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Special Issue: Technology,Organizations,and Innovation,1990,35(1) : 9 -30

\[14\]Richard Leifer Implementing radical innovation in mature firms: The role of hub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1,15(3):102-113

\[15\]李勃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16\]刘洪昌,张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8(12):4-7

\[17\]张路蓬,薛澜,周源,张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分析——基于中国2000-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8,36(06):1027-1035

\[18\]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change\[J\]Research policy,1982,11(3):147-162

\[19\]李丫丫戰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研究——基于全球生物芯片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

\[20\]王晨筱,周洋,陆露,张庆普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基于液晶电视机与山寨手机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2):1-7

\[21\]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02):37-41

\[22\]李小芬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驱动机制——基于我国风能产业案例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3\]林春培,张振刚,薛捷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类型、内在动力及事前识别\[J\]中国科技论坛,2012(02):35-41[ZK)]

〔本文系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承接的空间布局及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ZR0086)研究成果〕

(邓龙安,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
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培养问题研究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跨江融合背景下苏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