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4-03 16:15张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右肺术式胸腔镜

张强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实为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肺部恶性肿瘤,有报道[1]指出,其在肺癌中的患病比重达80%,且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在病程早期阶段,此病症状通常并不明显,或缺乏典型,因而容易被患者所忽视,使得此阶段有着较低的就诊率,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此病,而传统术式为开胸术,但此术式有着较大创伤,患者痛苦大,且恢复慢,因而逐渐被效果更佳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所替代[2]。针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而言,其切口小,疼痛轻,恢复所需时间短,因而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明确此术式的临床疗效,本文围绕本院收治的NSCLC 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并与开胸术作对比,现对此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共计74例,均与此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3],且都经CT、X线等检查确诊;患者年龄均≥60 岁,肿瘤直径≤5 cm,术前都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放化疗;排除手术禁忌证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另排除精神疾病者。将患者分成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在A 组39例中,年龄60 ~75 岁,平均年龄(68.4±3.1)岁,男性28例,女11例,肿瘤部位:右肺上叶13例,右肺下叶7例,左肺下叶19例。B 组35例中,年龄60 ~75 岁,平均年龄(68.2±2.9)岁,男性26例,女9例,肿瘤部位:12例右肺上叶,6例右肺下叶,17例左肺下叶。两组上述数据经综合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A 组。仍行开胸手术治疗:全麻,作一后外侧切口,将部分背阔肌、前锯肌切开,于第5 ~6 肋间,进胸,对病变所属肺叶的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实施分离,将肺癌所在肺叶切除,对淋巴结实施清扫,最后将切口逐层缝合。(2)B 组。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实施单肺通气,在腋中线7 ~8 肋间隙处,作一长度为1.0 cm 的切口,没有粘连后,向胸膜腔内刺入套管,将胸腔镜置入;对肿瘤大小、位置及有无转移进行探查,对肿瘤位置予以明确,然后于腋前线4 ~5 肋间行切口(4 cm),将其当做操作孔;于胸腔镜辅助下,分别将冲洗吸引管、电灼剥离器等置入,将病变肺叶切除,对淋巴结进行清扫,然后用生理盐水对冲洗胸腔进行冲洗,止血处理后,将切口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1 个月时,就两组生活质量予以比较,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 QLQ-C30)[4]来评定,此量表共有社会、体力、情绪、角色与认知等维度,总分100 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各类数据均用SPSS 17.0 来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s),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χ2检验,若组间并比对,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前,A 组EORTC QLQ-C30 评分为(65.78±5.01)分,B组评分为(66.30±5.24);术后,A 组评分为(66.30±5.24)分,B 组为(86.41±4.27)分。

两组术前EORTC QLQ-C30 评分经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05);手术1 个月后,两组评分相比术前,均有增加(tA组=4.448,P>0.05,tB组=5.32,P<0.05),但B 组增幅高于A 组(t=4.19,P<0.05)。

3 讨论

肺癌实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癌症类型,且多为NSCLC;针对晚期患者而言,其通常会有食欲下降、体质量减轻及疲乏等表现,并且还会有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因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5-6]。尽管当前也用生物疗法、化疗等方法对NSCLC 进行治疗,但时至今日,最为理想且可靠的选择仍然为手术治疗[7]。针对老年NSCLC 患者而言,经常合并有一些系统性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及糖尿病等,因而使手术难度增大[8]。当采用手术方法对老年NSCLC 患者进行治疗,需始终秉持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尽量保存肺组织以及尽可能减轻疼痛等原则[9]。开胸手术是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但其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而且还会对胸壁造成严重损伤,使患者疼痛感加重,因而不适合多病的老年NSCLC 患者[10-11]。伴随当今胸腔镜技术的持续推新,胸腔镜肺癌手术在老年NSCLC 等胸科疾病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报道[12]指出,较之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肺癌手术有着比较短的手术时间,比较轻的疼痛感,比较小的创伤,以及比较少的出血量、比较快的恢复速度,因而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其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因腹腔镜能够将胸腔内视野充分暴露出来,并且还能高倍放大,所以其在淋巴结清扫效果上,要好于传统开胸,而且还更加彻底、安全。有报道[13-14]指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作为一种治疗NSCLC 的新型术式,作用直接且高效,且患者痛苦轻,恢复速度快,整体效果好,因而得到患者与医师的欢迎。凭借此术式的优势作用,其更容易被社会认可与患者欢迎,更能够恢复患者机体功能,稳定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心理;另外,由于此术式治疗效能突出,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积极转变角色,获得更好依从性,并且还能通过治疗,加深对疾病及此术式的认知;这些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积极意义。文章专门针对本院收治的老年NSCLC 患者,对其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将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并与传统开胸手术作对比,最终结果得知,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明显优于开胸手术,提示此术式更实用于老年NSCLC 治疗。但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在对肺门进行处理时,需要依据血管、支气管的具体位置,进行先处理;(2)需强化胸腔镜操作训练,熟悉切口设计;(3)为了不对临近组织造成损伤,在对血管及支气管进行分离时,需要打开鞘膜,并将之裸化,在其内部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应用于NSCLC 患者,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右肺术式胸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右肺上叶切除术后中叶扭转保守治疗2例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