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肺

  •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1例
    胸部CT检查示:右肺及左肺下叶见多发高密度结节影,病灶大小不等,边缘清晰光整,内部密度均匀,部分病灶内见小空腔,较大病灶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胸膜下,大小约4.8cm×3.0cm(图1-2)。增强扫描双肺多发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图3-4)。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术前未见明显手术禁忌,予以胸腔镜下右肺多发病损切除术+胸膜粘连烙断术,术中探查发现右肺有三个类圆形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推动病灶活动尚可,中等质地,取下病灶后剖开呈灰白色。三个病灶分别位于右肺中叶外侧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11期2023-12-03

  • 脑弓形虫病合并右肺弓形虫病1例
    强化。胸部CT:右肺下叶基底段1.9 cm×4.3 cm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不清,中央可见小空洞,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图1D)。影像学诊断:脑寄生虫病;右肺病变,炎性肉芽肿可能性大。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结果提示弓形虫速殖子(+)。临床综合诊断:脑弓形虫病合并右肺弓形虫病。图1 脑弓形虫病合并右肺弓形虫病 A.颅脑矢状位MR T1WI; B.颅脑轴位FLAIR图; C.颅脑矢状位增强T1WI; D.胸部轴位平扫CT图 (箭示病灶)讨论弓形虫病为机会性感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9期2023-09-27

  • 模块化“动脉、支气管、静脉、肺裂”顺序无肺裂技术在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除术是标准术式,右肺上叶是肺癌最好发的部位,因此右肺上叶切除术应用较多[1,2]。术后持续漏气(persistent air leak,PAL)是肺叶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增加病人的痛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3~6]。由于水平肺裂发育不完整,在肺叶切除术中,右肺上叶切除术发生PAL的风险最高,发生率为22%~26%[3,5,7]。肺叶切除术中通常优先处理肺静脉,但在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切除术中,由于切割缝合器置入角度差,特别是第4肋间入路,若首先处理肺静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3年8期2023-08-23

  • 后外侧切口单孔胸腔镜右肺中叶切除术1例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中叶切除术作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术式,因右肺中叶解剖位置特殊,若采取常规第4 或第5 肋间手术切口,将会对手术操作带来诸多困难。本例患者采用第7 肋间作为手术切口,较好地规避了术中腔镜视野受限、术区操作面小、切割吻合器角度平直等问题,为胸腔镜右肺中叶切除术提出新的切口选择方案。1 病历资料患者女,65 岁,因“体检发现右肺中叶结节1周”来院。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

    癌症进展 2023年10期2023-08-21

  • 3例肺肝样腺癌18F-FDG PET/CT表现
    4处肺原发病灶(右肺3处、左肺1处)、1处脑转移灶;其中1处肺部原发灶体积较大(5.83 cm×7.19 cm),SUVmax达27.94,其余3处肺部原发灶SUVmax为6.75~9.80,1处脑转移灶SUVmax为15.78。4处肺部病灶均边界清晰,无明显毛刺征;双肺下叶病灶伴分叶。见表1及图1~3。图1 序号1患者,男,58岁,右肺上叶HAL伴左侧颞叶转移 A.胸部PET/CT图示右肺上叶高摄取FDG结节(箭);B.肺部增强CT图示右上肺结节不均匀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2期2023-02-23

  • 肺乳头状腺瘤伴恶变1例
    异常。胸部CT:右肺下叶80 mm×56 mm×40 mm团块状软组织肿物(图1A),密度欠均匀,边缘见斑片影及扩张支气管影;增强后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动、静脉期CT值分别为89、76 HU,其内见无强化低密度影(图1B、1C);肿物紧邻右侧胸膜,右侧胸腔少量积液,邻近肋骨未见明确骨质破坏;考虑右肺下叶肿瘤并侵犯右侧胸膜可能。于全身麻醉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类圆形肿物,边界清。术后病理:肿块89 mm×60 mm×40 mm,质硬,切面灰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11期2022-12-01

  • 基于肺部增强CT三维重建的右肺中叶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观察
    建数据为基础,对右肺中叶的血管、支气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描述了其中的特殊变异,为右肺中叶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支持。1 材料方法1.1 收集数据及重建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行胸部强化CT检查的病人,选择图像清晰,动脉期强化良好者共126例。选取动脉期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对右肺中叶动脉、静脉及支气管进行重建,并将重建结果在二维CT图像上进行比对校正,重建结果经过两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10期2022-10-24

  • 螺旋C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小气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气管外缘、内缘将右肺上叶尖段及其亚尖段支气管气道管腔内径(internal diameter,L)、外径(external diameter,D)勾画出来,其中右肺上叶尖段与叶支气管分叉处相距0.5 cm(将血管影响避开),亚尖段支气管与尖段支气管分叉处相距0.5 cm。在计算机上通过程序将气道壁厚度(wall thickness,WT)、气道壁面 积(wall area,WA)、气道壁厚度/气道外径(thickness/outer diameter,TD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2期2022-09-14

  • 两种手术入路对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可行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有原发性肺癌中,右肺上叶癌的发病率最高。由于右肺上叶解剖特征差异较大,不同术者通常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6-8]。不同的手术入路和解剖顺序在VATS右肺上叶切除术(Right upper lobectomy, RUL)中可能对提高手术可行性和促进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对VATS RUL手术操作可行性和术后康复的影响[9]。本研究比较了VATS RUL患者AVB入路和aBVA入路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情况,希望为优化手术流程和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9期2022-08-27

  • 儿童肺内神经鞘瘤CT表现1例
    外院胸部CT提示右肺占位。既往体健。查体:颈部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直径约1.5 cm,质软,边界清;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淋巴细胞百分率(46.0%),血小板计数(328×109/L),血小板压积(0.36%);血清碱性磷酸酶(404 IU/L)、血磷(1.68 nmol/L)均升高,血清球蛋白(23.2 g/L)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47.4%)降低;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肌电图提示四肢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神经轴索损伤为著。胸部CT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2年8期2022-08-23

  • 肺浸润性腺癌并发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外院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磨玻璃病变,右肺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右侧叶间胸膜局限性肥厚。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患者偶有胸闷,不伴发热、咳嗽、咳痰、咯血。体检:体温正常,无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头颅、肝胆脾胰、肾上腺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胸部CT示:右肺尖磨玻璃结节,大小1.7 cm×1.3 cm;右肺中叶小结节,大小1.0 cm×0.8 cm;右肺中、下叶炎症。血清肿瘤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08-06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气管及肺一例
    部CT增强检查:右肺上叶尖段及中叶小叶间隔增厚,见团片影,边界不清;右肺门及主气管前、气管隆突下多发软组织影,并局部突入气管,主气管远段及右肺上叶支气管偏心性狭窄,软组织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图4)。左肺门未见淋巴结肿大。心脏及大血管未见异常。未见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CT诊断:上腔静脉气管间富血供肿块伴右肺门、后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恶性肿瘤;右肺尖、右肺中叶渗出灶。图1~4 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图1~2为肺窗,示右肺中叶、右肺尖段小叶间隔增厚,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3期2022-02-25

  • 敦煌医学古方大补脾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过X射线照射大鼠右肺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大补脾汤对模型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大补脾汤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敦煌医学古方的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1 实验材料1.1 动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2~3月龄,体质量(200±20)g,甘肃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YXK(甘)2015-0003。饲养于甘肃中医药大学SPF级实验动物中心,温度20~25 ℃,相对湿度40%~70%。1.2 药物及制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年11期2021-11-15

  • 小儿纵隔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侵及右肺1例
    移。CT:纵隔及右肺内见89 mm×150 mm×148 mm不均匀等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图1A),包膜不完整,内见弧形钙化及片状低密度,侵及右肺门(图1B);增强后肿块呈明显不均匀渐近性“地图样”强化,周围见纡曲血管影(图1C)。影像学诊断:纵隔及右肺占位,考虑纵隔来源生殖细胞肿瘤或间叶组织肿瘤。行纵隔肿瘤及右全肺切除术,术中见纵隔21 cm×16 cm×7 cm巨大灰红色肿物,质中,外见包膜,累及整个右肺,并与胸顶、心包、上腔静脉及右侧锁骨下静脉粘连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1年6期2021-06-29

  • 联影CT在正常成人肺容积的评估
    据,包括全肺、左右肺及各肺叶的肺部平均CT值(HU)、体积百分比(%)和肺体积(mL)。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完成数据的登记和校对,确保数据输入无误,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右肺/左肺容积差值、右肺/左肺容积比例、两肺上下叶肺容积差值。2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结果3.1 全肺容积相关研究指标197例研究对象,全肺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6期2021-06-24

  • 329 例正常成人肺容积后处理相关数据的应用分析
    据,包括全肺、左右肺及各肺叶的肺部平均CT 值(HU)、体积百分比(%)和肺体积(mL)。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完成数据的登记和校对,确保数据输入无误,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右/左肺容积差值、右/左肺容积比例、两肺上下叶肺容积差值。根据性别和以10 岁为一年龄阶段(A 组小于30 岁,B 组30岁(含)-40 岁,C 组40 岁(含)-50 岁,D 组50 岁(含)-60 岁,E 组60 岁(含)-65 岁)进行肺容积相关数据的比较。2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4期2021-06-07

  • CT诊断婴儿先天性膈膨升合并弯刀综合征1例
    分肝脏突入胸腔,右肺静脉注入右心房; C.右肺中、下叶支气管未显示; D.横断位CT示右肺动脉纤细,未见右下肺动脉(箭)女性患儿,10月龄,出生后即发现右膈膨升,之后反复肺部感染,偶有气促;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右下肺呼吸音消失。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上消化道造影示右侧膈膨升。胸部增强CT:右膈局部升高,部分肝脏突入胸腔(图1A);右肺静脉汇入右心房(图1B);右肺容积缩小,右中、下叶支气管未显示(图1C);右肺动脉纤细,未见右下肺动脉(图1D);考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4期2021-05-11

  • 肺静脉跨叶现象及其在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
    26%(表2),右肺远大于左肺(右肺:80.65%;左肺:11.94%;其中有10.33%患者右肺与左肺同时存在跨叶静脉),主要有以下3种。2.2.1 上叶或下叶的引流静脉分别异常汇入下肺静脉或上肺静脉,或直接汇入左心房 右肺上叶VX2从中间支气管后方汇入上肺静脉(4例,1.29%,图1A)、下肺静脉(17例,5.48%,图1B)、左心房(7例,2.26%,图1C),另外有1例VX2从B6与基底段支气管夹角处下行汇入V6(0.32%,图1D);左肺上叶VX

    中国肺癌杂志 2021年2期2021-03-18

  • 基于肺部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的人右肺上叶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观察
    方式[4,5]。右肺上叶是肺内结节发病率最高的区域,全面了解右肺上叶内血管、支气管的解剖类型,熟知罕见的变异情况对于提升胸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水平及手术安全性至关重要[6]。传统右肺上叶解剖学研究是基于Boyden等[7]的尸体研究结果进行,存在着样本量不足、解剖数据及解剖标注较陈旧等不足,近年来,成熟的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作为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研究主要技术手段[4~6]。Toshiteru等[8]以三维重建为基础,对右肺上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分析,国内也有部分

    山东医药 2020年30期2020-11-13

  • 右肺上叶切除术后中叶扭转保守治疗2例
    本研究所涉及2例右肺上叶切除术后中叶扭转患者保守治疗长期效果报道如下。病例资料例1 男,63岁。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后段结节半月,CT提示右肺上叶后段约2.4×1.9cm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边界欠清,有浅分叶、短毛刺及胸膜牵拉,平均CT值26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42HU, 静脉期CT值53HU,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右肺上叶癌(图1)。2018年6月15日全身麻醉下胸腔镜探查,斜裂发育良好,水平分化差,右肺上叶后段直径约3cm灰黑色结节,表面胸膜凹陷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11期2020-11-10

  • 肺粘液表皮样癌并转移1例报告
    学附属医院确诊的右肺中叶粘液表皮样癌(并转移)的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0岁。既往体健,因“咳嗽、咳痰60d、加重2d”,于我院行胸部CT(2019-07-08)示右肺中叶三角形致密影,中间支气管阻塞,右肺下叶支气管扩张,沿支气管走形可见斑片状影,于2019年7月10日以“右肺中叶不张待查”收住我科。入院查体:未见特殊阳性体征。入院后,胸部增强CT(2019-07-11)示右肺中叶见三角形团状影,增强后中度强化,其内可见低密度支气管影,右肺中叶支气管狭

    健康之友 2020年6期2020-08-12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致肺出血死亡1例
    院行胸部CT示:右肺门占位性病变伴肺不张,双肺多发结节,右侧胸腔少量积液。次年1月13日,以“发现右肺肿物增大1月,发热1周”入院就诊。查体: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7/10 kPa(133/72 mmHg)。入院行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中、下叶及左肺下叶见不规则片状实变影,增强各期见不均匀强化,实变影内可见明显较粗大血管影,右肺门增大,右肺中叶支气管狭窄,远端闭塞,余肺内散在斑片、索条、结节状高密度影。纵隔内淋巴结增大、融合成团。右侧

    法医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7-23

  • 肺结节多年随访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影像表现1 例
    较前无明显变化。右肺下叶背段病灶(图①~②)最大,大小约7.5mm,边缘光整,其内见血管穿行及多发“空泡征”,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胸椎、肋骨、胸骨多发成骨性改变(图⑦),较前相仿。全身骨显像扫描未见明显转移征象。手术及病理所见:患者行全麻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尖段+右肺上叶后段+右肺下叶背段肿块楔形切除,术后病理示(右肺上叶尖段、右肺上叶后段、右肺下叶背段)原位腺癌(肺内多发),肺泡上皮不典型增生,癌变。淋巴结切除标本:“第2、4 组淋巴结”(0/7)枚、“第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8期2020-05-19

  • 经支气管镜置入单向活瓣治疗极重度慢阻肺合并巨大肺大泡一例并文献复习
    ;胸部HRCT:右肺中叶巨大肺大泡,相邻肺组织可见压缩性不张(图1-2)。入院后给予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规范化治疗,效果不佳,CAT评分38分。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制定全麻插管下经支气管镜行EBV置入术治疗计划:右肺中叶开口置入1枚EBV,封堵肺大泡,右下叶前基底段置入1枚EBV,保护性LVR,防止右下叶过度牵拉导致气胸。全麻插管,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OLYMPUS 1T-260),Chartis导管检测(Pulmonx International SA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2020-04-11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年5月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2014年6月3日行PET-CT 示:右肺周围型肺癌,右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灶,右肺中叶结节(右肺下叶占位约6.6cm×5.7cm,SUVmax20.7; 右肺中叶结节1.5cm×1.3cm,SUVmax1.7)。肿瘤标志物提示:NSE 23ng/ml(正常值<16.3ng/ml),其余无明显异常。2014年6月17日在我科行CT 引导下肺部肿物氩氦刀冷冻消融 (图1 见封三)并取活检。病理回报:(右肺)神经内分泌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1-10

  • 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1例
    g/ml。CT:右肺中叶团片样高密度影(8.28 cm×11.57 cm),平扫及增强动脉期、静脉期CT值分别为26、60、75 HU;双肺多发散在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双侧肺门及纵隔内可见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图1A、1B);诊断:肺癌伴双肺多发转移可能。超声:右肺中叶近胸壁7.53 cm×6.44 cm低回声病灶,边界清,轮廓不完整;CEUS:注射造影剂后8 s病灶开始增强,似呈向心性,与周围不张肺组织相比呈低增强,于23 s达峰,32 s开始消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0年1期2020-01-09

  •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回顾性总结了1例右肺上、中、下叶分别存在典型肺结核病灶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通过针对不同的病灶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配合抗结核药物化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临床诊治类似患者提供一定参考。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工人,已婚。因“间断咳嗽2年,咯血1年余”于2018年10月18日第2次入住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胸外科。患者于入院前2年出现干咳,未诊治。入院前1年,患者出现咳嗽,并咯血数口,量约20 ml,于2017年12月1日第1次收住本院结核科。就诊时胸部

    中国防痨杂志 2019年11期2019-11-12

  • 回顾分析3例老年患者外周型肺癌的定性诊断经验
    院外胸部CT示:右肺上叶肿块。2017年10月11日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支气管腔未见异常,刷取物液基查见鳞癌细胞。2017年10月26日本院胸部CT示:右肺上叶肿块明显增大,周边部份显著强化、中央液化坏死(如图1A),病变侵及右肺上叶支气管(如图1B),并转移至胸膜(如图1C)、脑部(如图1D)。图1A右肺上叶肿块周边部份显著强化、中央液化坏死。1B:病变侵及右肺上叶支气管。1C:右侧膈胸膜转移结节。1D:脑转移灶。例2 男,9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期2019-01-24

  • 肺鳞状细胞癌合并相邻支气管肺空洞1例及文献回顾
    扫描(CT)显示右肺上叶、中叶支气管壁厚,右肺中间段及下叶支气管改变;双肺炎症,右肺下叶显著,考虑合并肺脓肿;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图 1)。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右肺中叶支气管壁显著增厚,右中肺叶支气管起源处明显狭窄。另外,右肺下叶支气管的开口尚通畅,可见坏死肉芽组织,其内可见一巨大空腔,有明显的坏死性肺组织且周围环绕褐色坏死物质(图2)。支气管镜下于右肺中叶及下叶开口处取活检,同时对右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培养和细胞学检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1期2019-01-23

  •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合处理法是先打开右肺上叶的斜裂和水平裂,充分暴露动脉血管,然后游离右肺上叶支气管和右肺上叶静脉,首先离断支气管,再将淋巴结向远端充分游离,将游离的右肺上叶尖前干动脉、右肺上叶后升支动脉和右肺上叶静脉用一个血管钉仓离断,完整切除肺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15年6月成功进行了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开始的2年时间中,已经为800多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单孔胸腔镜下胸膜活检、亚肺叶切除、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肺叶的袖式切除等手术,其中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

    癌症进展 2018年12期2018-12-03

  • 肺实质内恶性间皮瘤1例
    0006)图1 右肺恶性间皮瘤CT表现 A.肺窗示右肺中叶边界尚清的类圆形肿块; B.平扫纵隔窗示肿块密度不均匀; C.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强化 图2 病理图(HE,×400)患者女,52岁,咳嗽、咳痰、发现肺部占位1月余,抗感染治疗无效;无石棉接触史。查体:右肺呼吸音稍减弱,闻及少许湿啰音。CT:右肺中叶约4.5 cm×3.9 cm、边界尚清类圆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中度强化,内见坏死区(图1)。诊断: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不除外肺癌。行开胸肿瘤切除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5期2018-05-18

  • 阿帕替尼治疗肺鳞癌影像学进展后维持治疗获益1例
    医院。CT扫描见右肺门区占位,伴下肺不张,双肺多发结节,右侧胸腔积液,考虑肺癌伴双肺多发性转移;颅脑、腹部扫描未见异常。纤支镜活检病理示:(右肺)低分化鳞癌。诊断为右肺鳞癌Ⅳ期。于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行NP方案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出现4度骨髓抑制,评效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为提高患者疗效于2016年5月行GP方案,但再次出现4度贫血伴粒缺性发热。考虑到患者无法耐受联合化疗,于2016年7月行多西他赛单药化疗,但骨髓抑制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1期2018-03-02

  • 原发性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合并肺曲菌感染1例
    触及肿大淋巴结,右肺呼吸音消失,两肺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红蛋白75 g/L,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非小细胞肺癌抗原及癌胚抗原正常。患者入院当天行右侧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积液。1月12日胸部CT复查提示:右肺门软组织影,占位待排;右侧胸腔囊性占位,伴胸腔积液;右肺下叶局部膨胀不全(见图1)。1月13日气管镜检查提示:支气管狭窄,右侧支气管开口处见息肉样新生物;右肺上叶尖后段黏膜肥厚,右肺下叶支气

    安徽医学 2018年1期2018-02-02

  • 中央型肺癌伴发肺扭转1例
    :立位胸正位片示右肺门下方肺野内带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较清,可见肺纹理增粗扭曲,周围肺纹理稍显稀疏,右心缘影显示不清(图1):立位胸右侧位片示前肺野见一三角形高密度影,尖端指向肺门部,边缘尚清(图2)。CT仰卧位定位片示右肺上野一致性密度增高呈楔形,尖端指向肺门部,其下缘光滑规整,呈横“S”形,气管轻度牵拉右移(图3)。CT仰卧位扫描示右肺上叶支气管截断,其内可见软组织肿物影,右肺上叶不张,其内见低密度影及钙化影(图4,5)。胸部透视下动态观察:仰卧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6期2017-12-01

  •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样癌化疗附文献分析
    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肺占位病变,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中叶见范围约39 mm×47 mm实性肿块,右上肺叶及中叶支气管狭窄,纵膈及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肩胛骨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图2-a),穿刺取肺组织活检病理示:淋巴上皮瘤样癌(图1),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5/6(++),CK7(-),CK8(++),CK10/13(-),CK18(++),TTF1(-);原位杂交:EBERs(+++)。MR:脑部MR 平扫未见异常。右侧髂骨占位肿块,考虑转移。既往体健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5期2017-11-14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支气管闭锁1例
    脉回流至左心房;右肺受压,大小约19 mm×14 mm×24 mm,其内探及右肺动静脉血流信号。胎儿腹腔见深约17 mm液性暗区(图1A、B)。超声诊断:胎儿左侧胸腔均质高回声(增大左肺-左支气管闭锁)、右肺发育不良、心脏右移、腹腔积液、羊水过多。MRI示左肺下叶支气管闭锁、左上肺及右肺发育不良、心脏右移、腹腔积液(图1C)。引产一女婴,身长34.5 cm,体重1200 g,见左侧胸廓明显隆起,膈肌反向,心脏被挤压偏向右侧胸腔,左肺下叶增大,大小95 mm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3-02

  • 肺泡性腺瘤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一例
    -8-31)提示右肺中下叶炎症,并给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10余天后自觉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仍觉活动后气促明显,干重活或爬2、3层楼时即感气促加重,伴咳嗽,干咳为主,胸部CT(2015-11-18,图1)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斑片影,边缘模糊,大小约1.9 cm×1.2 cm。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化等各项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周后复查胸部CT(2015-12-2,图2)示: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斑片状混合密度影,边缘

    放射学实践 2016年11期2017-01-16

  • 右肺巨大肺泡囊腺瘤一例
    450052右肺巨大肺泡囊腺瘤一例宋帅林,齐宇,杨洋,刘东雷,张春敭,赵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郑州大学肺癌诊疗研究中心;郑州市胸部肿瘤重点实验室 郑州 450052肺泡囊腺瘤;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以“活动后胸闷6个月”为主诉入院。无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症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3 ℃,心率84 min-1,呼吸21 min-1,血压135/80 mmHg(1 mmHg=0.133 kPa),胸廓对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5期2016-09-19

  • 支气管镜检查对45例右肺中叶不张诊治分析
    管镜检查对45例右肺中叶不张诊治分析张馨心,郑蛟 (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 内一科,四川 成都 610081)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右肺中叶不张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右肺中叶不张并行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右肺中叶不张的患者中,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经其他临床检查资料确定炎症28例(62.2%),肿瘤9例(20.0%),结核4例(8.9%),异物1例(2.2%),原因不明3例(

    中国内镜杂志 2016年8期2016-09-08

  • MRI诊断胎儿支气管闭锁1例并文献复习
    T2WI示胎儿右肺下叶体积增大,信号增高。冠状位上于病变区之右肺门侧可见一不规则梭形高亮信号影(图1),境界清楚,大小17mm×10mm。MRI考虑右肺下叶支气管闭锁(Bronchial atresia, BA)可能。后该孕妇又于孕28周和孕31周复查产前超声和MRI各一次。其中孕28周超声提示病变包括囊腔的大小未见明显变化;孕31周MRI示,右侧病肺范围信号基本同前,其肺门侧囊腔影有所缩小,大小13mm×10mm(图2)。图1 孕25周产前MRI SS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6年4期2016-02-13

  • MSCT对肺减容术肺形态及功能预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MPR)图像:示右肺上叶肺气肿合并多发肺大疱,CT定量测定拟手术“靶区”及肺平均密度。图2 CT域值限定分割技术二维图像:示双肺功能性肺组织(蓝色区域)与肺气肿区(黑色区域)分布,肺气肿合并多发肺大疱区集中于右上肺,与图1-3显示相符,为拟手术“靶区”。图3 VR(三维容积再现)图像:示三维立体及彩色显示右上肺多发肺大疱。图4-5 CT域值限定分割技术三维图像:示手术前CT全肺功能性肺容积及模拟右肺上叶“靶区”手术切除后预保留肺的功能性肺容积,二者用于计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4期2015-03-14

  •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发出一支气管走向右肺上叶,正常位置未见右肺上叶支气管;图2 气管性支气管(额外型),VR显示气管隆突稍上气管右侧壁发出一支气管走向右肺上叶,正常位置见右肺上叶支气管;图3 支气管桥,VR显示左主支气管中段发出一支支气管跨过纵隔向右侧延伸,分布到右肺中叶和下叶,图4 支气管桥合并憩室形成,VR显示右肺上叶支气管呈盲端,并未走向右肺上叶,左主支气管中段发出一支支气管跨过纵隔向右侧延伸,分布到右肺中叶和下叶;图5 先天性气管狭窄,气管中下段漏斗形狭窄;图8 气管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3期2015-02-10

  • 多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的评价
    层螺旋CT成像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的评价董生坤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第一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成像在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肺管径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90例无心肺疾病患者的胸部 CT增强扫描资料,经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上对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动脉管径进行测量,根据性别分为两组,再根据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对所有患者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与年龄组中,右肺中叶肺段和亚段肺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2期2015-01-23

  • 支气管瘤内放射免疫治疗大气道阻塞肺癌
    。胸部CT检查:右肺门肿物,考虑中央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纤支镜活检回报:右主支气管膜部外压性膨隆,管腔重度狭窄。针吸活检组织改变倾向于鳞状细胞癌。结合病史与检验结果诊断为右肺中央型肺癌(T3N2M0)。予诺维本40 mg d1、d8+奈达铂100 mg/d1方案化疗达影像学完全缓解。因患者恐惧放射治疗和手术,6个月后局部复发,行健择和顺铂化疗后再次达到完全缓解,经胸外科会诊,考虑患者肺大泡和肺功能差,未予手术,劝说患者同意行胸部放疗,放疗剂量66 G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09-12

  • 右肺四叶变异1例
    ,打开胸腔发现其右肺存在四叶变异,为积累肺叶变异的体质人类学资料,并为呼吸系统临床影像诊断和胸外科相应手术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0%甲醛灌注固定的老年男性尸体1具,年龄70岁,身高166 cm。进行胸腔脏器常规解剖,发现其右肺存在斜裂、水平裂和右肺下叶额外裂,从而把右肺分为四叶,左肺正常。清理肺门周围结构,取出右肺,观察、测量并照相。2 结果解剖右肺门,自上而下为肺动脉、主支气管、两肺静脉,自前向后为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6期2014-08-28

  • 孤立性支气管混合型乳头状瘤恶变1例
    均无异常。CT:右肺下叶背段近肺门处见一约3.3 cm×3.4 cm软组织肿块,CT值50HU,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79HU,静脉期进一步强化,CT值85HU,延迟期强化稍减低,CT值72HU,边缘毛糙,略呈分叶状;右肺见多发结节影,最大约6 mm,边界清楚(图1)。2013年1月18日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右肺下叶背段,有正常肺组织覆盖,约4 cm×3.5 cm×2 cm。右肺上叶见一淡黄色结节,约0.5 cm×0.4 cm×0.3 cm。予楔形切

    中国肿瘤临床 2014年24期2014-07-02

  • 右肺中叶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110044)右肺中叶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郑 旭(沈阳市胸科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沈阳 110044)目的探讨右肺中叶结核的影像及临床特点,提高对右肺中叶结核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右肺中叶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大片密度不均灶30(37.5%)例;斑片状、结节状灶50(62.5%)例;其中薄壁空洞(洞壁厚<3 mm)18例(22.5%);钙化35例(44%);支气管扩张50例(62.5%);局限性不张30例(37.5%)。结论右肺中叶结核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9期2014-06-05

  • 首诊眼科肺癌1例分析
    T检查,结果示:右肺中叶Ca伴同侧肺野、同侧胸膜及肺门淋巴结转移,纵膈转移不除外。3月28日肺CT平扫加增强:右肺中叶中央型肺癌伴右肺阻塞性肺炎,右肺多发转移,纵隔内淋巴结转移,胸膜转移;右侧胸腔积液(图3)。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测定11.25 μg/L(↑)。3月29日在局麻下于CT引导下行经右肺穿刺活检术,组织学病理报告示:右肺中分化腺癌,部分呈乳头状改变。其它检查如头颅CT、骨扫描、腹部及小器官超声均未见异常。该病例明确诊断为:右肺中分化腺癌(T2N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5期2013-11-26

  • 右肺奇静脉裂和奇叶形成CT 及MRI表现
    枝,李光,敖开中右肺奇静脉裂并奇叶形成为奇静脉走形变异位于右肺上叶组织内,形成一条较深的皱襞分隔右肺上叶,其内侧部分即为奇叶。本文总结15例右肺奇静脉裂并奇叶形成患者资料,就其CT 和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MRI在诊断右肺奇静脉裂并奇叶形成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文搜集2005年-2012年右肺奇静脉裂并奇叶形成患者15 例,其中男9 例,女6 例。年龄10~57岁。临床表现:咳嗽10 例,外伤4 例,无症状体检7例。15例均行CT 及MR

    放射学实践 2013年10期2013-11-03

  • 超声诊断肺癌并肺实变1例
    就诊。超声所见:右肺组织呈中低回声区,其内可见两个低回声,边界清晰,大小分别为4.5 cm×2.5 cm、3.5 cm×2.8 cm(图1);肺底可见少量胸腔积液,范围约4.8 cm×1.7 cm(图2)。左侧胸腔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右肺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肺癌)、右侧肺实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CT诊断:右肺门占位性病变,考虑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右侧胸腔积液。图1 右肺癌并肺实变声像图图2 右肺底积液声像图2 讨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2期2013-10-27

  • 体外循环犬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h后结束实验,右肺全程维持血供及通气。于CPB前(T1)、阻断左肺动脉并循60 min(T2)、再灌注2.5 h(T3)三个时间点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评分,对比肺动态顺应性(CD)、氧和指数(OI)、呼吸指数(RI)变化比例。结果①病理学变化:CPB后左、右肺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壁断裂甚至坏死;左肺病理改变较右肺严重;②病理切片评分:CPB后左、右肺病理评分逐渐升高;T1时点左、右肺组织评分无差异,T2、T3时点左肺评分明显高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5期2013-10-27

  • 日达仙联合抗结核治疗治愈肺癌合并肺结核一例
    T-CT体检发现右肺下叶背段胸膜处一不规则毛玻璃密度影,大小约1.7 cm×1.8 cm,其内可见不规则实变影及空泡征,周围可见毛刺影,邻近胸膜牵拉凹陷,病灶FDG摄取轻度增高,最大SUV=1.6。临床诊断为周边型肺癌。于上海某医院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纵隔淋巴结廓清术,术后病理为腺癌(肺泡癌),侵及肺脏层胸膜,淋巴结未见转移。2008年8月中旬开始行右侧胸壁放射治疗,放疗后行NP方案(盖诺25 mg/m2,第1、5天静滴;顺铂30 mg/m2,第1~3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年7期2013-04-07

  • 气管性支气管MSCT重组成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位 7例病例均为右肺支气管发育异常。2.2 支气管起源异常特征及程度 1例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直接起源于右主支气管右侧壁,未见正常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起源于气管右后壁,然后发出各段支气管;1例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于右肺上叶支气管;1例先天性右肺主气管缺如,右肺未发育;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位于主支气管内,支气管分叉位置偏低;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完全缺如。MSCT重组图像表现:右肺上叶支气管直接开口气管右侧后壁者,开口处管腔及管壁正常,右肺上叶呈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10期2013-02-24

  • 切除右肺上、下叶保留中叶治疗右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1例
    右中叶,左肺多于右肺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有的合并中叶肺不张,临床上称为中叶综合征。支气管扩张使肺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有间歇性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如通气功能减退、肺内气体分布不均匀、时间肺活量减少,脓痰多有腥臭味,咯血呈反复性,死腔增加等,最后导致缺氧,引起肺源性心脏病〔2〕。目前有关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早期肺癌的研究较多,其疗效和预后都已得到肯定,这一技术应用在肺部良性疾病方面正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现代内科、介入技术的发展,肺部良性疾病的治疗水平取得了长足的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期2012-08-04

  • 先天性右肺发育不全伴右位心1例
    6000)先天性右肺发育不全伴右位心1例屈 晖,高春燕(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三病区,陕西延安716000)1 病历简介男,1岁。因“咳嗽4 d,加重伴呼吸急促2 d”入院。4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单声咳,有痰不易咳出,未诊治。两天来患儿上述症状加重,咳嗽明显,呈阵发性连咳,以活动及哭闹后明显,伴呼吸急促,无喘憋、发绀,体温38.0℃,无寒战抽搐。患儿自生后一直呼吸急促,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查体:T37.8℃,P142次/min,R46次/m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5-25

  • 右肺中叶不张61例临床分析
    呼吸系疾病,其中右肺中叶不张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右肺中叶支气管管腔狭窄且细,其周围有三组淋巴结包绕,炎症,结核,肿瘤使淋巴结肿大,压迫中叶支气管,引起阻塞性肺炎,继发支气管扩张与肺不张[1]。现将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1例右肺中叶不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1例,女50例;年龄25~75岁,平均63岁;其中:25~40岁1例,40~60岁18例,60岁以上42例。病程3 d至1年。其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5期2010-08-15

  • 支气管肺淀粉样变1例报告
    胸片及胸部CT示右肺中叶膨胀不全,左肺炎症性病灶,以“肺炎?”收入院。查体:T36.4℃,P76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神清,精神好。颈部、颌部、锁骨上、腋窝处,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痰鸣音。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既往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饮酒史,有吸烟史30年,每天20-30支;否认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4-03

  • 2例食管憩室支气管瘘影像学表现
    见肿大淋巴结影。右肺下叶背段区见小斑片状高密度影,余各叶段肺组织未见病变(图1,2)。泛影葡胺食管造影:食管中段右前壁见类似指状对比剂充盈,其远侧盲端区偏上见线条状对比剂影与右肺下叶背段肺组织相接,且与该区小支气管相通而显影。诊断为食管憩室并支气管瘘(图3)。术前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而行食管镜检查。内镜示距门齿约30cm处食管右前壁见一憩室,其底有一小孔,直径约0.1cm,呈粉红色,可见气泡溢出。诊断为食管憩室并穿孔(图4)。术中所见:右肺下叶背侧局部胸膜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3期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