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的拓荒牛
——张应昌

2021-04-04 19:13樊秉更李林栖刘少巍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8期
关键词:龙头山柳林县昌盛

樊秉更,李林栖,刘少巍,王 勇

(吕梁市水利局,山西 吕梁 033000)

这里有碧绿的湖水和幽静的绿色长廊,这里有依山而建、别具风格的田园宾馆,这里还有卡丁车赛场、森林攀岩。

这里,便是位于柳林县城东南6 km处的昌盛农场。

20世纪90年代,这个叫龙头山的地方,一道山脊连着三座山头,两面山坡大小七八条沟壑,总面积100余hm2。和吕梁大多数山区地貌一样,这里山高、坡陡、沟深,千疮百孔,杂草丛生,满目荒凉,80%为“四荒”地。

1996年,在吕梁山轰轰烈烈开展的拍卖“四荒”地热潮中,时任柳林县贸工农实业公司经理的张应昌主动牵头,与陈家湾乡龙门塔村一起,按照股份制方式兴办昌盛农场,治理开发龙头山。全体昌盛人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发扬愚公移山、大干苦干的精神,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搬山填沟造地运动,共动土213万m3,填沟31 m,硬是在这条荒沟上填出了一块平地,并建坝蓄水。

张应昌清晰地记得当年昌盛农场初创时的艰难岁月。县贸工农实业公司筹资150万元,龙门塔村委以土地折合股金入股,加上县农行的贷款,费尽心力才筹得资金180万元,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全面发展的目标综合开发。仅仅一年之后,昌盛农场就建成高标准机修梯田53.33 hm2、沟坝地10.67 hm2,建设提水工程一处,可蓄水1 200 m3,年收入达到8万多元。

在多年的治荒过程中,张应昌总结出了一条适合吕梁实际的荒山治理办法:山顶造平原,缓坡修梯田,陡坡、道路搞绿化,旱井配套集雨化,沟沟岔岔都打坝……

通过科学治理,龙头山恶劣的自然环境被彻底改变,原来的不毛之地变得绿树成荫、花香遍野。农场先后建成以优质酥梨、核桃为主,葡萄、苹果、李子等果树为辅的水果林33.33 hm2,以赞皇枣、骏枣、梨枣、优质大枣为主的生态枣园33.33 hm2,以优良农作物制种和苗木花草培育为主的高效农田13.33 hm2,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瓜菜基地6.67 hm2,不仅遏制了水土流失,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有效提高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近年来,柳林县积极探索以工补农、园区经济的发展之路,昌盛农场与柳林煤焦骨干企业汇丰兴业集团一拍即合,由汇丰集团投资控股,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投身以工建农和产业扶贫开发。现如今,昌盛农场初步形成了粮菜、林果、养殖、加工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成为一个集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科技、高效益农业综合示范园区。2006年,昌盛农场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工农业评审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昌盛农场被评为首批省级水利风景区;2008年,昌盛农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2年,昌盛农场入选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并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张应昌介绍,昌盛农场并非简单的“农家乐”,其包括了传统农业体验区、采摘区、游客服务区、拓展训练区、红色纪念馆、农家动物养殖区、农副产品销售区、垂钓区、烧烤区、汽车电影区等。

2016年夏,昌盛农场“在一起”游乐园开始运营,梦幻泡泡屋、乐哈哈迷宫、卡丁车赛场、森林攀岩、减压拳击、亲子钓鱼等17个活动项目入园,让昌盛农场在特色乡村旅游之路上迈出了新步伐,迎来了一批批游客。

张应昌用自己的一双手,搬山、填沟、打坝,不仅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造就了吕梁山崇山峻岭中又一个旅游示范园,而且实现了自己的美好梦想。

猜你喜欢
龙头山柳林县昌盛
龙头山:赏雪好去处
龙头山红杜鹃
龙头山
认准这个“壹”,才是正宗的昌盛“海南壹号”
浅析龙头山云杉良种基地发展概况
柳林县贾家垣乡财政所:多措并举做好乡镇财政信息工作
柳林县群众羽毛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打出党建统领组合拳 画好管党治党同心圆——柳林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建工作纪实
对于柳林县脱贫工作的认识
倪昌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