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锁造型设计理念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2021-04-06 11:17李婧娴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首饰吉祥纹样

李婧娴

(三明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福建 三明 365000)

一、中国古锁概述

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生活器具。它的出现是为了保护人们私有财产不被侵犯。中国古锁自诞生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锁具的实用价值随着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最初的实用功能慢慢衍生出装饰功能,锁具也由单纯的实用价值转化为具有历史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艺术欣赏价值。锁具制造也随着时代的变革不断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安全和保障。

锁具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通过“石块封穴”的办法保护自己和食物的安全。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旧石器时代开始,用绳结锁住兽皮包裹好的财物,用骨、玉等制作的“觹”来打开绳结[1];商周至春秋时期,出现了木质锁与门闩的原理一致。把一根可以活动的横木固定在木板上,门里面的人可以移动横木达到启闭的效果[2]。这种开锁方式有一定限制作用,必须门内有人,后来人们在门上开了一个小口,利用木管或竹管插入预留的小口,从而拨动门内的横木,以达到开启的作用。木锁制作成本低廉,在明清时期依然有人使用,但是其防盗性较弱,于是人们创造了金属锁。最早的金属锁可追溯到西周到春秋时期。随着人们对锁具需求的增加,从春秋战国开始锁具的设计越来越复杂,机关结构也被运用到锁具设计中。簧片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利用钥匙与弹簧片之间的弹力关系来达到开合的作用[3]。到了东汉时期,簧片锁已普遍制作并使用。汉代的簧片锁无论制作工艺、技术、机关结构上都处在领先地位,东汉末年,锁具形制不再是单调的几何形态,开始出现了一些动物形态,锁具材质也由青铜材质发展到使用金、银、铁等材质;明清时期是古锁发展的繁盛时期,锁具材质多种多样,锁具造型有几何形态、乐器形态、动植物形态、人物形态等,锁具工艺更加精巧,解锁难度也大大增加。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国外弹子锁的流入,中国传统锁具才慢慢落下帷幕。

锁具的诞生是为了保护自己私有财产不被侵犯。随着时代的变迁,锁具由最初的绳结锁发展到后来的木质锁、金属簧片锁、首饰锁等[1](如图1)。功能上也从实用性的功能慢慢发展到具有丰富寓意的装饰性功能的锁具,材质上更加多样,从木质材料到金属材料,再到不同材质制作工艺的探索,使得传统锁具不仅造型丰富多样,而且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1 古锁演变历程:绳结锁→木锁→金属簧片锁→首饰锁

二、中国古锁艺术特征

1.古锁的造型特色

中国传统锁具的门类很多,但是不同锁种之间的设计风格是相互渗透的,按照传统锁具的造型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的规则造型;另外一类是吉祥观念下的仿生造型。

(1)天人合一观念下的规则造型

古代的人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一般方法是从实际出发,观察自然现象,分析总结出客观规律,然后把这些规律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道教所讲的“天人合一”是将“应天”和“应地”的认知运用到造物文化中,通过“直”“曲”“圆”的形态组合进行设计,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4],广锁中的方的造型(如图2)、木制太极锁(如图3)、花旗锁的钱币锁和首饰锁的八卦锁的造型就遵循了方圆规矩,每个面上的形状一般可以看成方形或圆形或方圆形的组合。这也迎合道教中“应天”“应地”的造物理论和对天地神灵的崇拜思想。

图2 清代铜质广锁 图3 红木太极锁

(2)吉祥观念下的仿生造型

中国古锁的形态丰富,吉祥观念影响下锁具造型一般是模仿自然界动植物以及人物的形态和样式,通过模仿和抽象变形进行表现。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在古锁的仿生造型中:一类是具有中国传统意象的动物形态。如龙、凤、麒麟等,中国民间将龙视为吉祥物,龙又是水神的化身,“双龙吐水锁”(如图4)以两龙首相对,龙首用锁杆进行连接,模拟龙喷水的状态,锁身錾刻装饰着花鸟纹样,以表达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5]。锁匠通过意象的动物形态,让锁具有更多传统文化的寓意。另一类是日常生活的具象动植物形态,如牛、虾、喜鹊、螃蟹、树叶等,螃蟹锁外形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螃蟹(如图5),两只蟹钳抓住一根树枝,形成一个封闭的形态,使其形态拙朴生动,螃蟹因厚壳护身,尤如壮士披甲。取蟹壳——“甲”寓意“三甲”中的状元。叶形锁,叶与“业”同音比喻事业有成,“叶”与“夜”谐音又有一夜成名天下知的寓意。除了造型美观之外,更是要表达人们安居乐业的祈盼。

图4 双龙吐水锁 图5 螃蟹锁

古锁的造型独特,雕工精致,品种繁多,五花八门,文化内涵也很丰富,它来自于生活,创造于生活,赋予民族传统文化。锁从实用转为装饰,制作写实类的锁具,更像是设计工艺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2.古锁的装饰特色

古锁设计通过使用錾刻、鎏金、错金、景泰蓝等复杂工艺进行锁体表面的装饰处理,以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文字、符号等表达文化意蕴。如,婚嫁用锁多以鸳鸯戏荷、龙凤呈祥、和合二仙等图案,喻示婚姻幸福美满;寓意高中就会装饰以五子连科、五子夺魁等图案。

锁体纹样上的装饰一般多以吉祥动物、植物、器物纹样。如象征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多福多子的石榴纹;延年益寿的松鹤长寿纹样;否极泰来喜上眉梢的梅花纹样;用龙凤纹样象征皇族权贵;以鹿、蝙蝠等动物象征祥瑞;佛教的八宝器物寓意吉祥等。

锁具除了丰富的图形符号外,还通过文字传递人们思想达到交流情感的目的。文字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图案,还可以表达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和对生活的祈盼。如“龙凤呈祥”“一本万利”“五子三元”“长命富贵”“吉事如意” “寿字图”“四喜”“寿比南山”等一些象征美好寓意的祝福语。

装饰纹样中每一种图案和文字背后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愿望与祝福,以其丰富的视觉语言与主观意念的组合方式构成了锁具的表现形式。通过寄物抒情、借喻指代、以字达意的方式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印记。

三、古锁的文化内涵

1.古锁中的祈福辟邪文化

中国传统锁具蕴含了丰富的寓意,通过丰富多彩的锁体造型与装饰表达了设计者的主观情感。锁本来功能是使人们的私有财产不被侵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赋予锁延伸的含义,一方面代表着锁住财气、运气、健康等此为“祈福”;另一方面意味着避免邪气侵扰,此为“辟邪”。从古锁造型和装饰中都反映了吉祥文化的主题。

花旗锁与首饰锁的锁体造型就充分体现了吉祥文化中的祈福文化。通过带有祈福寓意的动植物形态的锁具不仅锁住有形的财物,更是锁住人们心中无形的财富、运气和幸福等美好期盼。如花旗锁多以动物名称的谐音表达吉祥寓意。蝙蝠锁取“福”字谐音给人带有福气和运气的美好象征。鱼锁谐音“余”代表人们希望自己财富越积越多,鱼的繁殖能力较强,又有多子多福的期盼。首饰锁形体上多用如意、鸡心、元宝等,寄托佩戴人希望生活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长命锁在新生儿出生时就有着“辟邪”的象征功能。古代的医疗条件落后,婴儿容易夭折,人们通常用长命锁,锁住婴儿的性命。寓意长命百岁。锁具延伸出了除灾消魔,事事顺利之意[6]。一般长命锁一面錾刻有“长命富贵”“文王百子”等吉祥话语,另一面装饰象征长寿健康的装饰图案。意在保佑孩童除病去灾,永葆性命[6]。

锁具设计的独到之处在于将内心感受与外物的形态融为一体,通过锁具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精美装饰的文字与图案来传达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期待,使其蕴含的吉祥文化意蕴深远。

2.古锁中的等级文化

中国古代在封建思想下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从贵为天子的皇帝开始,下面又依次有三公九卿,郡守县令,黎民百姓。不同的等级之间吃穿用度有着严格的限制。森严的等级制度不仅反映在锁体的形制、装饰和材质上,而且在锁孔上也体现这种分级制度。无权无势的阶层使用的钥匙孔的形状多为“一、∟、○、工、艹、土”[7],在仕途商场里得意之人使用“上、士、古、山”,最为复杂的锁孔样式“而、正、吉、尚、王”则是贵族统治阶级的专属。锁具上的装饰纹样也因阶级属性的不同而有相应的配置。龙凤图案是统治阶级的标配,黎民百姓只能配以花鸟鱼虫的图案。锁具不仅发挥着实用功能而且还承担着古代社会文化制度的作用。锁孔中透露的等级制度,是为了区分人们的社会地位,也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精神产物。体现着封建社会的鲜明的制度特征。

四、古锁设计理念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1.古锁的造型艺术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锁具设计中很多都运用了仿生设计理念,从中反映了艺术家们师承自然的设计法则,艺术家们向自然界汲取养分将其应用于锁具设计中,总结其仿生手法可以归纳为立体造型仿生和装饰纹样仿生。

(1)立体造型仿生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锁中立体造型仿生,一般为立体锁体造型或平面正反面进行镂空雕刻设计。在人物造型仿生中,多选用神话故事的题材。不仅工艺精美,防盗能力也显著提高。先祖对万物生灵都满怀感恩和崇敬之情。并在动物身上学习其优良品质,人们将伦理教化的仁、义、礼、智、信赋予给飞禽走兽,这些美德也是从它们身上习得。例如:鱼锁造型仿生自然界的鱼类,不仅造型逼真,更将鱼尾设计成可以活动的式样,从而增加了鱼锁的趣味性[8]。这些动物仿生造型锁具在开合之间,传递着鲜活的感染力。我们祖先善于发现大自然的奥秘。锁具设计依托动植物形态增加锁具的审美性和趣味性,同时将美好期盼寄托于锁具之中。

图6 双鱼宝宝锁

现代首饰设计同样也沿用了这种设计理念,将带有吉祥祈福文化的象征符号元素寄托于首饰作品中,双鱼造型宝宝锁(如图6),就是将传统的祈福文化中鱼元素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呈现不同美感。既有连年有鱼美好寓意又不失现代时尚感。

立体仿生造型的图案元素,从古至今都是寄托着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都是通过这些图案符号传达出来,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虽然古锁设计直接用于现代锁具设计上会显得格格不入,但是这种设计思想给首饰设计造型及题材提供了设计的思路。可以很好的结合当下新技术和新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首饰这个载体,将这种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传统风格表达出来,反映出人们内在朴素思想,传承着千百年的吉祥文化。

(2)装饰纹样在首饰设计中应用

古锁锁面装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创作题材多以象征吉祥图案和文字进行装饰。装饰纹样以民族图腾象征符号纹样仿生和民间吉祥寓意文化纹样仿生为代表[8]。

民族图腾符号仿生纹样以龙和凤凰纹样为主,此类图案是中华民族吉样的化身,无论是在古锁设计中,还是在现代锁首饰作品设计中依然可见其踪影。民间吉祥寓意文化的仿生纹样,往往以蝙蝠、喜鹊、鱼、麒麟、寿字为载体,体现人们求福、求子、求吉祥的朴素文化形态。如“鱼跃龙门”“ 年年有余”,以鱼纹样为设计元素,寓意生活年年有余、仕途鱼跃龙门;“喜报十全”以喜鹊的“喜”为设计元素,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麒麟送子”以麒麟纹样为设计元素,取“麟子”之意,体现人们求子的愿望。这些仿生纹样既有生物造型的动态美,也寄托了人们关爱生命的情怀。这些元素从古锁设计中提取出来活用到现代首饰的设计中,达到传承与创新的效果。

图7 菜百黄金福袋锁

这些装饰纹样的仿生手法给现代首饰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素材。如:菜百黄金的福袋锁(如图7),就是运用吉祥文化的双桃纹样表达长寿多福的寓意。用传统寓意符号结合3D硬金的技术唤起消费者共鸣。

2.古锁文化内涵的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1)古锁文化内涵的语意重构设计

当今设计界,将语言的象征意义思想运用在产品设计上,强调立足于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反对物质凌驾于情感之上。这种设计哲学被称为“产品语意学”。从中国古代锁具的形态、功能、审美和内涵,不难发现,产品语意学早已渗入锁具设计师的思维。锁匠结合各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提取出象征性的语言符号,进行形态上的语意重构,从而使意义更加丰富。现以蝙蝠长寿锁(如图8)为例,该锁的形态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蝙蝠。

图8 蝙蝠长寿锁

图9 护身符系列

头部两个圆润可爱的“寿桃”及背部的 “寿”字,表达了健康长寿之意;两翅上大小不一的祥云纹饰,象征吉祥如意。设计者从蝙蝠的“蝠”字的谐音中提取“福”元素;从寿桃中提取“寿”元素;从两翅的祥云图中提取“吉”元素。设计者将提取出这些元素进行整合、重构、加工,表达了健康长寿,如意吉祥的设计理念。这只蝙蝠长寿锁的整体造型象一朵大的祥云。体现“形”和“意”的结合,既显得栩栩如生,又有气韵生动之意境。

将锁具设计语意重构应用于首饰设计中,个人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设计了 “护身符”系列(如图9)包括手链、项链和耳钉。材质是925银。

设计的理念是提取长命锁常用如意纹样为主元素,整体造型借用建筑当中悬鱼这个灵动的造型跟长命锁的如意纹样做了个结合。花旗锁的鱼锁寓意夫妇相得,永结同心。既有祈福辟邪的护身符的寓意,也有着人们通过鱼这个意象表达富贵有余,丰衣足食的美好期盼。在中间的心形如意旁边还加入了水滴的设计,增加首饰美观的同时也表达了福泽像水一样绵延不断的美好寄喻。鱼的尾巴上做了一个心形,上面有一个“吉”字。通过如意和悬鱼这两个抽象符号进行重组,表达对新婚夫妻美好生活的期盼。将这些符号进行语意重构结合珐琅工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古锁形态语意重构应用于现代首饰设计中,是将古锁中的“形”和“意”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移植,也不是对传统纹样符号的单一的模仿,而是充分挖掘其内涵并加入新元素进行形态语意重构。这样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利用了现代审美的视角对民族文化进行了提炼和升华,让传统符号成为时尚首饰设计的创意点。

(2)古锁情感化升华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在古锁设计的文化长河中,慢慢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富有精神寓意的表达方式和审美情趣。锁具设计也由原来单一的仿生造型和仿生纹样,上升到通过形态表意的方式为内在寓意服务,从而达到造型与寓意相互契合、相互依托。让这富有生活气息的锁具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中国古锁通过锁具形态传达谐音、谐意,通过意象将其进行升华。如葫芦谐音“福禄”,象征幸福与爵禄;取螃蟹甲寓意状元及第等,将具象的事物与感性的意向相结合,把内在意蕴借助优美的物态造型进行外化。这为现代首饰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通过提炼传统符号的形意进行设计重组,将其与现代首饰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时尚性的首饰作品。

现代的首饰设计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内涵和更深层的意义。借由情感化升华这个点,个人设计了第二套作品—冲破束缚的胸针设计(如图10)。材质:925银。

图10 冲破束缚首饰作品

创作灵感来源于锁具的锁孔设计,前人通过不同锁孔形式表达森严的等级制度。而本创作选取现代的锁孔形式,每一个锁孔的背后代表着每个人的生活空间,想借由锁孔这个意向去打开每个人心中向往的任意门。设计通过两个锁孔连接两个不同的空间。两个锁之间做了一个开合的结构,在其中一个锁上做了梯子的造型,上面有一个奋力向上攀爬的小人。借由这个奋力攀爬的小人造型,表达人们都在努力的跳出自己桎梏的圈子,努力冲破禁锢自己的牢笼,想去追寻一个更大更高更远的世界。设计体现了当代都市人的一种生活状态,每一个有趣的灵魂都被桎梏在格子状的钢筋水泥土的牢笼里,人们太渴望从背负生活重担的一扇门走到另外一个充满清新氛围的世界里。通过锁的禁锢、束缚的隐喻,做了一个冲破束缚,向往新生的作品。将枷锁的语意升华到对现代文明的反思,通过首饰设计这个载体进行情感化表达。

五、结语

中国古锁的魅力在于设计者真诚的艺术表现,古锁造型、装饰纹样、文化内涵都透露着匠人们的古朴的设计理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设计理念为现代首饰设计提出了思路和方向。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寻求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现代首饰设计中各个国家致力于通过设计作品宣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人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时候不再是满足于简单的仿古,而更加注重与现代审美的对接。通过改变材质和佩戴方式赋予新的视觉感受。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符号进行现代首饰设计是发扬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首饰吉祥纹样
唐代官袍兽纹纹样的美学意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首饰设计效果图《TOUCH》
好花开放送吉祥
首饰的数量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