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对虚寒型胃痉挛患者胃肠激素及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2021-04-06 06:55孙月华李宛平
光明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胃脘黄芪胃炎

孙月华 李宛平

胃痉挛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病,多由神经功能异常所致,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胃部溃疡、胃炎等。目前治疗胃痉挛的常用药为奥美拉唑胶囊,可抑制胃酸的分泌,但是单纯西药治疗本病疗程长、不良作用多,易复发,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胃痉挛与急性胃炎是中医学胃脘痛的常见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痛”“肝气痛”等症范畴,此症状多发生于青壮年,其病因为寒邪客胃、情志失调,复感外寒而致病。常年饮食不节,饥饱无常或因过食生冷,寒邪犯胃,阳气失于舒展或情志不畅,忧郁脑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而发生[1,2]。中医主要以调肝和胃、益气健脾为治疗原则,且于庆霞[3]研究报道,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可有效促进胃痉挛患者炎症吸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治疗虚寒型胃痉挛患者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虚寒型胃痉挛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中最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0岁,平均(40.5±5.8)岁;病程最短15 d,最长6个月,平均(3.4±1.5)个月;病因:暴饮暴食22例,胆源性28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6~72(41.6±5.9)岁;病程最短20 d,最长6.5个月,平均(3.5±1.6)个月;病因:暴饮暴食23例,胆源性27例。2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员讨论并批准该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5];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胃镜检查确诊者;均有反复发作病史者。排除标准:未出现腹痛、呕吐、胃部溃疡等症状者;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对青霉素、头孢类等药物及外敷中药过敏者;依从性差者等。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胶囊(国药准字H20123057;江苏福邦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 mg)口服,20 mg/次,1~2次/d,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1次。观察组以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治疗。施针治疗,取穴:内关、天枢、下脘、足三里、气海、神阙、肝俞,以神阙穴隔姜灸,其他各穴进针得气后,施以大幅度捻转,反复提插,行强刺激泻法,留针30 min,间歇运针3 次,1 次/d,共针7次。停针后嘱患者配以汤剂调理,黄芪建中汤方剂:黄芪、桂枝、生姜、大枣各9 g,白芍18 g,炙甘草6 g,饴糖30 g。加水煎煮30 min后,浓缩至 200 ml;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共治疗42 d。

1.4 观察指标①临床总有效率。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评估: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上腹不适、胃脘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4个方面,按病情程度: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为0、2、4、6分。②血清生长抑素(SS)、胃激素(GAS)水平:抽取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5 ml,静置于试管中,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20 ℃下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S、GAS水平。③比较2组患者血清学炎症指标:血清采集及血清制备同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hs-CRP含量,另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2 结果

2.1 中医症候积分观察组上腹不适、胃脘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2.2 胃肠激素改善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SS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GAS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胃肠激素改善情况比较 (例,

2.3 血清学炎症指标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TNF-α、hs-CRP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TNF-α、hs-CRP比较 (例,

3 讨论

胃痉挛主要病因为胃脘气机郁滞、失于和降,其发病部位常见于上腹部胃脘处,其疼痛的性质表现为隐痛、刺痛、绞痛等,其中尤以隐痛、刺痛常见。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胃痉挛复发率高、药物不良作用多[7]。

中医认为,虚寒型胃痉挛患者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从而标本兼治,达到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方中:黄芪、饴糖、白芍补益脾胃,益气生血,缓急止痛;桂枝发汗解表,辛散升举;生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大枣、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可有效消除患者内部淤积残毒,清瘀解热,还同时增强了患者的自身免疫力。针灸疗法主攻穴位(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神阙),取中脘为胃之募穴,健脾和胃,与胃俞相合;脾俞为脾经背俞穴,温运中焦;足三里为胃之合穴可调理脾胃,通经活络;敷神阙温暖下元,消除寒积[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上腹不适、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S水平显著升高,GAS水平显著降低,提示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可有效缓解虚寒型胃痉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水平。胃痉挛患者TNF-α、hs-CRP分泌过多,炎性因子TNF-α、hs-CRP水平升高,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炙甘草中的甘草酸具有抗炎的功效,白芍中的芍药苷与甘草具有协同作用,发挥抗炎的功效,针灸可有效改善胃炎患者炎性病变[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可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与王立颖等[10]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hs-CRP水平,降低患者机体炎性水平,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胃脘黄芪胃炎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八十二)——小儿胃脘痛的推拿治疗
黄芪是个宝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