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瑟瑟江水凉

2021-04-06 03:48李淑菲
闽南风 2021年3期
关键词:悲秋秋风答题

李淑菲

秋已至,夜里风渐凉。

闽南的自然界难见到秋意,翠色无边,生机盎然,但细细琢磨,尚有一缕瑟瑟的秋风在心底悄然飘落。秋风伴随凉薄的气息从遥远的唐诗宋词走来,唐代杜甫的《登高》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中的万里悲秋四个字一直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悲秋思绪在季节转换的节点中增添一点灵感。

我趁着假期,出去溜达,感受秋风的苍凉。白日里有点秋老虎的气息,依旧宅家,夜里又觉得不妥,因为胆怯,老有莫名的恐惧感,所以,寻常的日子只不过在屋前屋后周边的巷子里散步,这固然悠闲,却孤陋寡闻,只有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去,才能收获一点见闻。立秋刚过,某个傍晚,我到北湖,却见北湖行人如流,喧嚣如闹市。我又到了江滨,这里相对清静些,径自走着,有一处是人们游泳地带,溪边插着旗子之类的标识,陆陆续续有人进进出出,我正要疾走,前边集聚着一些人,好像在说着什么,边说边摇头叹息,站在后边的人则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探个究竟。一个妇女撕心裂肺地哭着,据说,是她刚刚考上大学的儿子游泳溺水了,正在抢救……风,习习掠过,过一会儿,围观的人似鸟兽散,只有湖水在阵阵秋风的吹拂下微波荡漾。

我本来为着清静而来,独自面对空阔的旷野,在相对安全地带踯躅而行,刚才的那一幕,却在心里不停泛波澜。夜色弥漫,路灯发出带有凉意的光,河边的水草变得黑乎乎一大片,芦苇花也在夜色里黯然失色。偶尔有看似初中生的“小恋人”擦肩而过,为这微寒的秋天带来一点儿热烈的视觉盛宴,只可惜他们太年轻了,估计才十五六岁。想起不久的过去,连《敖包相会》那种歌都不能唱的日子,有点儿《山楂树之恋》的味道……才几年的光景,世界变得看不懂的居多。

江边,一到傍晚,人们就像赶集似的来这里,河边的烧烤、炒田螺、啤酒、西瓜纷纷登场,成了年轻人的欢乐谷。我心里顿时觉得好笑,通常的日子里,家庭、市场、单位三个点成了稳定的生活三角形,忙完了活计,也懒得到外边看看。偶尔走出来,却又觉得这也不是我想看的,那也不是我该知道的。在岸边昏黄的灯光下站着,凉风似乎从水面漂上来,带有湿气,更带着深秋的凉意,刚到河边时兴趣勃勃的雅兴已经所剩无几,觉得有些茫然。

再不敢往前走了,灯光太暗,桥上的汽车灯随时横扫过来,就像战争时代的车灯一样恐怖。这里不适宜独自走着,并不安全,一些事故在这里演绎着,我急转身往回走,生怕被他人误读,萌生种种猜测,比如猜测是赌输钱而失魂落魄,或者是心事重重……无论怎么猜,也猜不到在这座小城里,竟然有人专为感受秋天的情意而到此河边。在我看来,这本来是一段很惬意的时光,可以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般的意境。现在却频频为周围的人和事所纷扰了,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很顽固地在心里留下痕迹,正如生活的空气一般,叫我不能拒绝呼吸。

我转身往车流人流络绎不绝的方向走,站在树下拨通了几个好友的手机,本想随便请一位较有话说的朋友出来,偏偏有的占线,有的出差,有的忙。最后一个电话,给父亲挂,电话那端“嘟嘟嘟”好长时间,才接通。我问:“现在好吗?”父亲说:“秋天一到,就不适应,老是感冒。”哦,我才想起周末去看他的时候,我穿着短袖,年迈的父亲却已经穿上夹克衫,床上垫着棉被褥。处于生命之冬的老父亲,过早地感知了秋天的来临了。生命之四季,本来就与自然的四季相对应。父亲自从母亲走后,独自面对春夏秋冬,究竟有那个季节于他是合适的?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多有不适,夏日炎热,又不适应空调环境,秋冬之时,寒气日重,每时每刻都得小心翼翼,看来老人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河边新修的木栈道,行人的脚步声咚咚咚响着,每一段路就有一个亭子供人坐着休息闲聊。有一个亭子间,一个老男人独自放着音响,在对着东溪水迎风高歌,仿佛面对的是一个万人大舞台,正在倾听他的歌喉,那些老歌曲听起来实在遥远与隔离,可是,经常遇见诸如此类的歌唱者,即使在漳州九龙公园也有,不过,那是一个有组织的团队,有乐队、有歌者,不像这么孤单。在不远处又有一个亭子,我朝那方向走去,路边传来嘈杂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一队人马急速行军般走过,原来是眼下很流行的运动方式。

在远离中心地带的亭子,终于可以清静地坐下来倾听风声了。我拿起手机打开“學习强国”平台,先完成每日答题、挑战答题、专项答题、阅读、分享,最后,才“视听”,这个平台的视听有许多知识宝藏在其中,特别是“慕课”,有理工农医、社会法律、政治经济、人文史哲……堪称百科。因而,一日不上该平台,觉得生活欠了什么。我正独自听“慕课”,没想到周围已经有好几位同龄人也坐着,看来,别人看我也是风景,我看人,人看我,究竟谁更让人觉得“另类”?果不其然,一位曾经的熟人走过来问我:“你怎么在听这个,这有什么好听的”!接着,就开始询问家常,孩子成家了吗?在哪工作?当奶奶了没……一连珠炮的问题款款而来,好在总算有个答案应付。

……天南地北的杂闻在这位邂逅之友嘴里滔滔不绝地说着,落马贪官绯闻、街坊家私、养生秘笈……哦,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慕课”,只是生活的况味被掺入五味杂陈与悲凉,我心底暗暗佩服她的记性以及热心肠。估摸着她的生活状况:虚空。

我还要几年才退休,接触这一拨退休的人,听她们的心音,打翻五味瓶。年轻时每天为名利为家庭劳碌奔波,绷紧的弦一下子松弛了,反而寡味了生活。我以前认识一位画家,他说:学画,某种意义上是为退休之后作铺路,给褪色的日子上色。假如活八十岁,退休之后尚有几十年的光景,怎么过,的确是门学问。年轻时精力旺盛不透支,不虚度、积攒点“老本”,似乎很必要。

但这老本是啥?有一种无形的老本叫文化素养!有了它,生活的境遇磨灭不了感受日出日落风花雪月的情怀,可以有坐看云起时的潇洒,做到看尽人生百态的坦然淡然,面对落花流水心如镜似的明澈……

天色已晚,生命之秋的情绪也漫上心头,太多的牵挂总叫人像翅膀挂着称砣的大鹏,有些沉重。茫茫人海,本来就是一个彼此相互牵扯的世界,周围的人和事再怎么陌生,也难免像秋风刮脸一样叫人感觉缕缕凉意,一个人的心境,真的由不得自己。本来想叫河边的秋风吹散心头的郁郁之气,却不料无意中添加不少新的思绪。如果有人说,对季节没感觉,那么,可以遥想飘飞的落叶,是秋天的名片;可以问一问护河工老伯和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们的感受大概是气候的指示器。躲在冬暖夏凉的温室里,又怎能不麻木?只要走出去,看看大千世界,感受一些季节的秋风,就能看到流于表面色彩的生命,犹如路边那些一年四季看似年轻的花与树,其实是颗颗浮躁之心的外衣而已。

假如把整个人生对应四季,少年是春,青年是夏,中年是秋,老年是冬。一年又一年浓浓的秋意,一步一步把生命的旅程推向冬季,要回到春暖花开的心情季节没那么容易,这大概也是自以为高高在上的人类最为无可奈何的一种生命之旅,也是上帝对自以为是万物主宰的人类的一种善意的提醒。

猜你喜欢
悲秋秋风答题
古人为什么喜欢“悲秋”
新语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秋风
秋风吹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