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巾帼特约推荐官”许迪: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1-04-06 04:06方堃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3期
关键词:砀山县砀山农村

方堃

“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这是砀山姑娘许迪微信的介绍语。从流光溢彩的城市,到交通不便的乡间;从光鲜亮丽的大舞台,到条件简陋的村小学……许迪的选择令很多人不解,而她自己却始终坚定无悔。

感恩于成长路上遇见的每一位好老师,如今,许迪要将这份感动传承下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让农村孩子有机会享受更好的教育、拥抱更美的明天……

成长路上的好老师,影响了我一生

“85后”姑娘许迪出生在安徽省砀山县,父母务农,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家境清贫的她小时候性格内向,不爱跟人说话。初一那年,音乐老师发现了许迪唱歌方面的突出天赋,从此,她的人生方向改变了。

那节音乐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唱谱,点到了许迪的名字。很少在同学面前发言的她站起来,羞得满脸通红,用特别小的声音唱了一段谱。音乐老师凑近许迪,认真听完后,问道:“你有没有进学校合唱团?”“没有。”许迪小声回答。“你一定要进校合唱团。”从此,许迪加入合唱团,开始了系统的演唱训练。她的音质特别好,乐感强,学歌快。

父母得知许迪天天在学校练唱歌,觉得耽误学习,不让她再去唱。音乐老师耐心地做许迪父母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许迪有一副好嗓子,是学音乐的好苗子,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千万不要荒废了。经过老师再三劝说,许迪的妈妈勉强同意女儿继续练唱歌。后来这位老师调入高中,许迪也顺利考入那所高中,继续跟着老师学音乐。

许迪读高二时,音乐老师对她说:“我已经教不了你了,你要去找更好的老师学习。”不久,校钢琴老师带着许迪和其他同学,到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参加选拔,最后只留下了许迪一人。上第一节声乐课时,许迪就唱出了专业的“颤音”,而不少学了很久的学生都没能唱出“颤音”。音乐学院的老师对许迪十分赞赏,指出她的嗓音适合唱高难度的“花腔女高音”。

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上一节专业课要300~500元,住宿、吃饭,甚至去琴房练琴,都要花钱。在天津1个星期就花去了几千元钱,许迪想到妈妈因常年务农而干裂的双手,于心不忍。于是,上了3节课后,许迪选择离开。她流着泪给专业老师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解释不辞而别的原因。

許迪回到砀山,音乐老师惊讶地说:“你回来了!”但老师并没有多问,而是与她探讨这次天津之行的收获,鼓励她坚持学习音乐,不要放弃。许迪的心中,既安慰又感动。

2004年高考结束,许迪顺利考取广东海洋大学音乐系。大学期间,许迪表现优秀,学校每一场重大庆典演出都有她的表演。许迪的任课老师是系主任,因此有其他老师议论:“系主任利用权力,总让自己的学生去表演。”于是,老师对许迪说:“从今天开始,你不许参加学校任何演出的选拔。”可是其他选拔上的学生,院长一个都没看上,最后还是找到系主任说:“让许迪上吧。”

这次风波过后,系主任告诉许迪:“无论何时,只要业务强,你都不会被打败。”老师的话铭刻在了许迪心中,此后遇到任何困难,她都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而是脚踏实地去做好,用实力说话。

2007年,许迪代表广东海洋大学跟随广州战士文工团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文艺演出”,并获得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奖牌。

“城里不缺我这样的老师,但农村肯定缺”

大学毕业汇报演出时,大多数同学都是几个人合开一场音乐会,而许迪开了一场独唱音乐会。许多专业歌舞团团长、艺术院校院长都在台下聆听。乌克兰艺术学院院长对许迪的印象非常好,希望她去乌克兰读研究生。考虑到家庭条件有限,许迪放弃深造,决定参加工作。2008年大学毕业,许迪被广东湛江歌舞团录用,同届200多个毕业生,只有两个人进入专业表演团体,同学们都羡慕不已。工作后,许迪经常出国演出,并获得“韩国首尔杯声乐大赛金奖”等多个国际大奖。

2012年底,许迪回老家时,有人给她介绍了砀山县的一位交通警察。见面后许迪才发现,对方竟是自己的小学同学苏晓佩。再度联系,两人的感情很快升温,2013年5月17日,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也从此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第二年,许迪的女儿出生了。哺乳期间,她不得不带着女儿演出,休息间隙就赶紧脱下礼服,给女儿喂奶。许迪不忍心年幼的女儿跟随自己奔波,在女儿断奶后,将她送回了老家。不能陪在女儿身边,许迪甚是想念,也体会到了作为母亲的焦虑和担心。有一次,婆婆告诉许迪,她带着孙女在老年活动中心玩耍,小孙女看到别的孩子在妈妈面前撒娇,就跑过去对人家说:“我妈妈马上就回来了,我也有妈妈。”许迪一听,忍不住鼻子发酸,动了回家的念头。但歌舞团的工作稳定又体面,许迪犹豫不决。

真正让许迪下定决心,放弃优越的工作回老家,是一次在家乡的演出。在去演出地点的路上,许迪碰到一个蹲在路边哭泣的农村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平时学校周五放假,奶奶会来接他。可是这一周,学校周四就放假了,没人来接,他只能自己从县城走回农村的家,走到城乡接合部时天都黑了,还没有到家。许迪一看时间,演出马上开始了,于是她穿着演出服,骑车把孩子带到了演出现场,表演结束再送孩子回家。

这件事情给了许迪很大的触动:农村的孩子太苦了,想接受好一点的教育太不容易,我可以用我的专业和眼界,带给农村孩子更好的教育!

大学时,许迪就考了“教师资格证”,为了参加教师招考,她抓紧所有业余时间,重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2017年6月,许迪报考砀山县“特岗教师”。“特岗教师”是必须去农村工作的教师岗位,以许迪的能力完全可以考城市教师岗,而她只报了“特岗教师”,就是要去农村当老师。

面试时,考官问许迪:“你怎么看待留守儿童?”许迪讲述了与女儿两地相隔的真实感受以及投身农村教育的想法,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现场的评委老师也感动落泪。最终,许迪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好成绩被顺利录用。

砀山县教育局发调档函到湛江歌舞团,歌舞团的领导拒绝放人,说:“许迪是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是我们团的中流砥柱,她不能走!”许迪亲自去跟领导解释,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和初衷,取得了歌舞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终于把自己的档案调了出来。

回到砀山,许迪感觉胸中充满了激情,心中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火苗熊熊燃烧,她将在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中继续奋斗。到砀山县教育局报到时,许迪作为第一名可以优先选择学区,而她选了最偏远、交通最不便利的“豆集学区”。其间,有城市的学校向许迪伸来橄榄枝,她都拒绝了:“城里不缺我这样的老师,但农村肯定缺。”

乡村小学不通公交车,去学校那天,手机导航都导不到,父亲骑电动车带着许迪绕了好久,才找到那所破旧的小学。父亲忍不住抱怨道:“从那么高的平台下到乡旮旯里了。”许迪到农村教书,事先没有跟家人商量。丈夫苏晓佩知道后选择尊重她的决定,工作之余和父母一起照顾好孩子,默默支持许迪的工作。

不做网红做推手,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

农村小学的条件比许迪想象的还要简陋,村小学没有宿舍,她每天骑电动车沿着颠簸的土路去学校,每逢雨雪天,免不了一身泥水。许迪却不觉得辛苦。农村小学的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管教不了,不仅学习基础差,还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许迪在严抓教学质量之余,耐心引导学生:“你们要比其他孩子更努力,才能离开这里,见识到更精彩的世界。”

学生们在许迪的教育下,成绩提升很快。许迪还给孩子们排练节目,自掏腰包购置演出服,交报名费,带孩子们参加“砀山春晚”和县里的朗诵比赛,开阔他们的眼界。每次演出回来,孩子们都更有动力,更加努力学习。许迪欣慰不已:“孩子们的成长最有意义,这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砀山酥梨滞销。3月疫情好转,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许迪因文艺特长,获邀与砀山县陶广宏县长一起,在网络平台直播销售酥梨。3月5日当天,直播从早上10:00一直持续到晚上10:00,直播间粉丝数量达到8万人,销售砀山酥梨7万公斤。许迪非常高兴,她用自己的能力,为父老乡亲解了燃眉之急。

许迪直播的良好效果和惊人销售成绩,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4月2日,宿州市妇联杨劲松主席和张颖副县长进入许迪的直播间,化身带货主播,銷售了2000多单;5月28日中国农业直播大联盟“助农百县行”活动中,王胜利县长和许迪一起走入田间地头、油桃大棚,为百姓销售当季水果和本地特产,直播观看人数达40多万人;6月2日,安徽省妇联刘苹主席来到砀山,走进许迪的直播间,唱起了黄梅戏,介绍砀山的油桃和黄桃罐头,当日直播两个小时,油桃销售达2.5万公斤;6月9日,京东物流联合安徽广电巡游直播,陈新启副县长、安徽卫视主持人孙鹏飞和许迪走进砀山桃园,销售黄桃罐头5000多单……

在许迪直播的带动下,砀山县城乡掀起直播带货的浪潮。砀山的酥梨、黄桃罐头、梨膏、梨膏棒棒糖等,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产品。

许迪做直播火了,她却从没想过做一名网红。许迪的想法很简单:家乡经济发展好了,就会吸引人们回乡工作、创业,更多的留守儿童就能享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

为了帮助解决更多的妇女工作问题,县妇联举行直播培训活动,许迪负责授课。许多妇女参加培训之后,在家就可以直播带货,一部分人还成了网红。

2020年6月3日,安徽广播电视台农业科教频道电商直播砀山基地和店长大学网红播商学院砀山分院,在砀山挂牌成立,周边市县的许多学员也纷纷报名。许迪像教小学生一样,耐心地指导每一个学员,如何维护直播间运营,如何提高直播播放量和点击率……

在上海举办的人民优选直播大赛颁奖典礼上,许迪被评为2020年“优秀巾帼特约推荐官”。如今的许迪,白天上课,晚上直播,周末做直播培训,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也无暇照顾孩子。丈夫苏晓佩既心疼又无奈地对许迪说:“以前你在广东,一年还能见几次;现在你回家了,却见不着人影儿了。”

无论当乡村教师还是做网络直播,许迪的初衷从未改变,那就是尽己所能,给农村孩子创造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看着学生们在自己的教育下,一天一天进步;家乡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许迪的心中溢满自豪,充满力量。

猜你喜欢
砀山县砀山农村
安徽砀山:“互联网+”赋能水果产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安徽砀山乡村振兴的“数字密码”
2019年9月22-25日 《中华诗词》发行会在安徽砀山县举办
安徽砀山县: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质量提升
一道最值问题的新解与推广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及其应用
砀山选“酥梨王”
硼对砀山酥梨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