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1-04-07 17:56梁俐鹃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语文

◎ 梁俐鹃

随着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社会实际教学情况开启了教育改革之路。随着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不仅限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并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样既可以让我国历史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得到发扬,对我国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1.渗透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师讲解语文知识时,由于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化,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以自己为中心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长此以往,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渗透[1]。此外,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时,如果不对传统文化进行详细讲解与分析,只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选择轻轻带过,这样既限制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导致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一直得不到提升。

2.西方文化涌入,冲击高中生思想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在这些网络信息中包含了各个地区与国家的文化[2]。大量西方文化的涌入,不仅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影响,也使学生对于其他文化的好奇心不断增加。虽然,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其与社会接触的时间短,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观念,这不仅为社会安全与国家发展带来许多潜在危害,也使得学生的发展受到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1.注重课外时间对传统文化的延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就不能只把视线放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懂得充分利用课堂外的时间,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3]。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师讲解完曹操的《短歌行》后,可以让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间与文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要求学生学习演唱《短歌行》这首歌曲,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后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扩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力与传承能力。

2.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手段

高中语文教师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负责人,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讲解与传播。其次,教师要注重自我文化素养与职业素养的提升,要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在实际运用中对其进行完善,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科学地制定教学活动,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自然地连接在一起,这样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4]。例如,在讲解《师说》时,可以对诗人韩愈进行研究,并把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与主张和当代实际相结合,先确定一个教学方向,而后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如,语文教师选择问答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研究,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对于外来文化与传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学生既可以根据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在《师说》中,作者通过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等问题,表达的主要思想就是要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观念等。教师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与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对于自己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思考,通过文章中的感染力让学生正确看待这两种文化,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断提升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高中语文教师既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又要懂得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多发展与创新的机遇。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传统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