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2021-04-08 03:36蔡传波张志玲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3期
关键词:绞痛证候结石

蔡传波 张志玲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3)

急性肾绞痛起病较为急迫,以肾区的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且易反复出现[1]。急性肾绞痛的病因以肾或输尿管部位的结石最为常见,严重时亦可造成恶心呕吐、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2]。目前,对于急性肾绞痛的临床治疗,一般以解痉与镇痛类药物联合应用为主,但存在不良反应等问题[3]。中医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疗效确切,同时毒副作用较小,适用范围较广[4]。笔者以特色针灸结合的方式,在急性肾绞痛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临床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5]对于急性肾绞痛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新4版)》[6]对石淋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白细胞升高,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甚或可见大量白细胞;经泌尿系彩超、CT检查、尿路造影等检查确诊;年龄18~60岁,病程<24 h,生命体征稳定;无晕针史、长期服用镇痛药史、非甾体抗炎药物过敏史等;患者神志清楚,能配合完成本项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其他非结石性原因所致急性肾绞痛;肾结石的直径>10 mm或输尿管结石直径<4 mm;处于妊娠或哺乳期;施术局部皮肤存在破损情况;存在认知、意识、精神等状态异常;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

1.2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急性肾绞痛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10例;年龄(36.66±9.55)岁;病程(1.62±0.37)h;输尿管结石34例,肾结石9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37.51±10.43)岁;病程(1.58±0.39)h;输尿管结石34例,肾结石9例。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陕西开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093,规格2 mL/支)2 mL,若注射后6 h仍未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可在对侧臀部再次给药。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温针灸疗法。以关元穴、双侧肾俞穴、双侧膀胱俞穴、双侧志室穴、命门穴、双侧三焦俞穴、局部阿是穴为主穴,以双侧内关穴、双侧三阴交穴为辅穴。1.5~2寸针直刺(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35 mm×40 mm),并以强刺激手法进行捻转提插泻法,得气后进行留针,同时在主穴上加用艾绒炷,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为宜,留针20~25 min。留针结束后,对施术局部进行二次消毒处理,取直径为0.2 mm,长为1.2 mm的揿针(清铃株式会社提供),贴敷于上述诸穴上,留针12 h,并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对贴敷部位进行手指按压,每小时进行1次按压,每次各穴按压时间不少于5 min。两组均以3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1)中医证候评分[7]:其主要症状包括腰腹绞痛、尿痛、尿血、恶心呕吐这4类症状,每种症状按照其病情严重程度分成4个等级,无症状,计0分;轻度症状,计2分;中度症状,计4分;重度症状,计6分。2)疗效标准[8]:显效为治疗开始后30 min内,疼痛完全消失;有效为治疗开始后30 min内,疼痛有所缓解;无效为治疗开始后60 min内,疼痛未见缓解甚至加重,或要求增加其他药物或疗法进行镇痛。3)镇痛效果:应用VAS评分[9]按0~10分评估疼痛程度。并记录疼痛缓解时间、疼痛停止时间。4)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其中包括皮疹、恶心、头痛、呼吸困难等,24 h内复发。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组别 时间 腰腹绞痛 尿痛 尿血 恶心呕吐观察组(n=43)对照组(n=4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12±1.15 0.75±0.12**△4.98±1.27 1.71±0.38*3.95±1.21 0.41±0.09**△3.93±1.18 1.73±0.52*3.28±1.23 0.31±0.11**△3.16±1.26 1.33±0.59*3.35±1.34 0.38±0.05**△3.42±1.41 1.45±0.61*

2.2 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2。在显效与24 h内复发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有一定的提高(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3。仅统计临床疗效显示为显效和有效的病例时,在治疗开始30 min,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当在治疗后12 h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亦明显降低(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42 38治疗前8.24±1.72 8.15±1.69治疗后30 min 1.97±0.59△△4.71±1.22治疗后12 h 1.15±0.28△1.68±0.35

2.4 两组疼痛缓解与停止时间比较 见表4。在疼痛缓解与停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有明显的缩短(P<0.05)。

表4 两组疼痛缓解与停止时间比较(min,±s)

表4 两组疼痛缓解与停止时间比较(min,±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42 38疼痛平均缓解时间12.68±3.72△28.15±5.35疼痛平均停止时间25.41±5.13△44.73±7.68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均为胃肠道反应(恶心、泛酸、腹胀等),且均在2 h左右逐步缓解,4 h后则完全消失,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肾绞痛作为急诊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多是由于不同原因引发的平滑肌急性痉挛所致,一般以镇痛治疗为主[10-11]。双氯芬酸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可在炎症部位迅速水解,选择性切断花生四烯酸代谢系列中环氧合酶的作用环节,阻断前列腺素E2的合成途径,从而发挥其抗炎、镇痛、解热的作用,其镇痛效果肯定,但存在起效相对较慢、反复发作、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12]。在中医学中,可根据急性肾绞痛的症状特点将其归类于“淋证”“腰痛”“痛证”等范畴,其病位在肾与膀胱,急性发作期病因主要是由于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6]。绝大多数急性肾绞痛患者,是由于肾或输尿管结石所致,因此一般将其等同于“淋证”中的“石淋”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由于其起病相对急骤,在其正气未损之时,实邪已阻闭气机,不通则痛,因此其治法应以清热、排石、通淋为主[13]。

关元穴属于任脉,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亦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常用之穴。肾俞穴、志室穴补肾壮腰、益精填髓、通利腰脊;膀胱俞穴、三焦俞穴调理膀胱气化功能;命门穴属于督脉,有固本培元、强健腰膝之效;而阿是穴作为临时取用之穴,主责亦为止痛;再辅以内关与三阴交两穴,远近配合,以达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诸穴配合共奏行气血、止腰痛之功[14]。同时温针灸疗法能够通过置于其针柄处的艾炷,用其热照射与艾灸烟雾的效应,来达到温通止痛之效[15]。而揿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皮内针技术,能够通过长时间的埋针延长穴位的刺激时间,发挥其针刺作用的持续性,以增强其临床疗效,同时其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刺激量小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所接受[16]。

本项研究亦证实,单纯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不论是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还是在VAS评分方面,均有一定程度降低,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观察组,均有较为显著的降低,两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更为确切,且在复发率、疼痛缓解时间、疼痛停止时间方面,观察组更为优秀。提示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急性肾绞痛方面疗效确切且不易复发,而对于急性肾绞痛的患者,任何能够提高止痛效果且起效迅速的方法均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温针灸疗法联合镇痛药物的治疗方式,其疗效更显著,起效更迅速,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绞痛证候结石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绞痛不是脚痛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绞痛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