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04-09 05:31霍保利徐祥荣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分级康复

陈 蕊 霍保利 徐祥荣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精神性疾病类型之一,该病一旦发病可造成患者自闭、社交障碍,导致患者出现社会功能缺陷,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1,2]。目前,常规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疗效有限,停药后复发率高。有研究显示,出院后进行有效的院外康复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量化评估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实施的护理模式,近年在精神科广泛应用[4]。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在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5]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岁,本地居住时间>12个月,受教育年限>6年,用药依从性好,病情稳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评分<60分。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肝、肾、躯体、四肢等严重性疾病,药物依赖或成瘾史,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者,无亲属陪伴的独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根据患者病历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以上标准的96例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男16例、女32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5.67±5.47)岁;文化程度:初中29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8例;居住地:城市24例,城乡13例,农村11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31例。观察组:男18例、女3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56.59±5.53)岁;文化程度:初中30例,高中或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8例;居住地:城市22例,城乡16例,农村10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30例。两组资料比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1)量化分级评估:采用临床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I)[6]、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7]、罗塞特暴力风险评估量表(BVC)[8]对患者进行疾病量化评估分级,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分级护理。(2)分级标准:特级护理:CGI-SI评分结果重度及以上,NGASR评分≥l2分或BVC评分≥5分;一级护理:CGI-SI评分为中度,NGASR评分9~11分或BVC评分3~4分;二级护理:CGI-SI评分为轻度或极轻度,NGASR评分6~8分或BVC评分1~2分;三级护理:CGI-SI评分显示为无病,NGASR评分<6分或BVC评分0分,护理方法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分级护理制度进行。(3)社区综合干预:①相关健康知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药物服用方法、精神分裂症家庭护理方法、阴性精神分裂症状的分辨和应对、复发预防措施等,知识相关培训在我院精神防治科由专门负责培训的精神科医生进行,每月培训1次,每次培训时间为40分钟。②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由精神科医生指导,护士落实,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手工技能训练,定期组织患者与患者及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及社交活动,寻找共同兴趣、活动项目等,已起到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社会活动积极性的作用,每周组织2次,每次90分钟。③加强家属对患者的家庭护理,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叮嘱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患者关心、鼓励和帮助,积极支持患者参加家庭聚会及其他社交活动,开阔患者视野和心胸,同时,家属应及时辨别患者的阴性症状,对在家庭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并及时给予处理。对照组采用社区综合干预,干预方法同观察者。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月、9月、12月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康复状况、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①精神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9]进行评分,该量表包括阳性症状7项、阴性症状7项、一般精神症状16项及补充项3项,采用7级评分法,总分231分,评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②康复状况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10]进行评分,包括依赖、社交、活动能力、症状或异常行为4大项共28个条目,同样采用7级评分法,总分196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康复状况越差。③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11]进行评分,包括10项内容,每项评分0~2分,总分20分,评分越高说明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④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12]进行评分,包括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关系4大项共29个条目,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⑤干预结束12个月后临床复发情况。

1.4 质量控制 本研究成立了专门质量控制小组,由4名精神科医生及3名精神科专业护士所组成,研究过程及结果评价均在质量控制小组严格督促下完成,保障研究结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与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ANSS评分情况 干预6月、9月、12月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ANS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RSS评分情况 干预6月、9月、12月后,两组患者MR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RS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评分情况 干预6月、9月、12月后,两组患者SD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 单位:分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情况 干预6月、9月、12月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 单位:分

2.5 两组患者干预后6月、9月、12月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9月、12月复发率分别为4.17%、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27.08%),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后6月、9月、12月复发情况比较 单位:例(%)

3.讨论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杂,院外康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难以准确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同时仅依靠药物治疗或者患者自身康复治疗的效果往往较差,因此,如何有效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提高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是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巨大问题和挑战[13]。精神分裂症患者想要完全回归社会,除了维持基础药物治疗外,给予院内院外综合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14]。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呈动态变化,为了与之匹配,达到最好的干预效果,需要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也应做出相应变化和调整。

研究显示,相较于一般的家庭护理及技能康复训练,应用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方面的改善效果明显[15]。该干预作为一种出院后护理模式,是医院护理的延伸,对患者病情的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家庭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生活技能及社交技能锻炼缓解了患者情绪,改善了患者社会功能障碍,促进了疾病康复。量化评估分级护理是通过一定评估工具对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量化分级,并根据量化后的不同护理分级情况采用不同级别的护理方法,以起到最佳护理效果。目前,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在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聂莎等[16]报道显示,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作用显著。王海荣等[17]研究表明,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阳性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本研究应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结合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6、9、12个月后PANSS、MRSS、SDSS评分均降低,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P<0.05),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对患者精神症状、康复状况、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取得显著进步。同顾红瑛等[18,19]相关报道结果一致。同时,观察组患者在干预6、9、12个月后PANSS、MRSS、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实施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单一的社区综合干预,更能够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和回归社会,其干预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干预9、12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4.17%、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和27.08%)。本结果表明,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1年内复发率。这与量化评估分级护理的护理效果密切相关[20]。

综上所述,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联合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症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近期复发率,促进疾病康复,临床干预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分级康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