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

2021-04-10 16:05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道路监测

吉林瑞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1 道路施工工程概述

1.1 道路施工质量监测

道路施工质量监测是指工作人员对道路施工项目中使用的施工材料和工程质量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对道路质量的监测。道路施工质量监测的方法主要如下:(1)监测道路的实用性是否符合相关要求。(2)监测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新技术是否符合道路建设标准,判断施工方法是否可行。(3)监测道路的单个模块、总体设计以及单元结构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质量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道路质量监测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发展为对地面没有损坏的监测技术。道路施工质量监测技术是获取工程质量指标的方法,可以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及最新的科学技术进行施工,明确道路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及问题出现在哪个施工环节。目前,我国的道路质量监测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激光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以及图像检测技术。其中,激光检测主要应用于道路平整度检测,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抗压程度检测,图像检测技术主要对路面损坏的情况进行检测。

1.2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为了减少道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施工队伍需要制订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方案。施工人员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采取高效的施工方法、技术进行施工,并且具备解决道路质量问题的能力。道路质量控制步骤主要包括质量的监测、数据的统计和质量问题的防控。首先,工作人员利用检测工具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记录其检测的结果;其次,工作人员利用绘图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观测数据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的标准;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数据不符合标准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提高对施工阶段质量把控的重视程度,主要表现在把控施工的各个步骤、施工用的材料及施工的细节等。此外,质量监测与控制是具有整体性的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1)不同的施工环节质量标准不同,因此质量监测需要系统化,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旨在控制各个环节。(2)质量监测要起到预防道路出现质量问题的作用,其工作重心主要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道路出现质量问题。(3)质量监测是动态的管理,控制手段具有反馈与质量相关的数据的功能,能够实时检测各个环节之间的动态变化,并且工作人员要及时设计有效的问题处理方案。

1.3 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期待和要求,出行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道路施工质量的提高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我国人口较多,生活较集中,但城市和乡村中的道路质量问题较突出,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不利因素。因此,提高道路质量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道路施工的质量关系到人们及其财产的安全,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们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态的重要体现。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施工的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保障人们出行安全的意义重大,施工队伍应该加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道路施工的安全系数。

2 目前我国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道路施工材料质量有待提升

在施工的过程中,材料对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道路工程的材料不能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造成施工的质量大打折扣。在采购原材料时,采购人员过于关注控制成本,这一现象虽然从源头上控制了工程的花费,但是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由于采购人员不了解各种材料的差别和性能,也没有丰富的采购经验,不能对材料的品质进行严格把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道路施工质量的提升。

2.2 道路施工欠缺质量管理条例

道路施工一般处于比较复杂的施工环境,并且施工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对效率的要求较高。工作人员重点关注道路施工的进展情况,忽略了道路质量的管理。同时,在开始施工前,部分施工队伍没有制定一定的质量管理标准,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尚未完善,监督执行力度较弱,容易引发安全问题。根据施工的现场情况,施工队伍必须严格设计并执行质量管理方案,以防出现道路质量问题。

2.3 施工人员技术有待提升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队伍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无法科学地运用施工方案开展工作,很难理解施工的细节。由于施工人员对正确施工方法认知不足,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施工理念无法顺利应用于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此外,工程完成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施工管理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划分不清,就很难找到问题的源头,阻碍了道路建设的进程。

2.4 道路沟槽回填违规操作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沟槽回填这一步骤认知不足,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在沟槽回填前,沟槽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积水,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把积水排干净就开始进行回填,导致回填的土壤过于湿润,含有较多的水分。当工程结束后,车辆碾压道路很容易导致沟槽下降,造成交通事故。

2.5 道路的平整度达不到质量要求

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过于追求效率,往往忽略了检查道路的平整程度。在道路真正使用时,车辆行驶需要极为平坦的道路,否则会造成一系列的交通事故。近年来,施工人员不重视道路的平整度,对道路的碾压操作不符合相关规定,导致道路的平整度不能达到道路质量标准,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3 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加大道路质量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

施工单位应加大对道路质量的宣传力度,将理论知识与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向施工人员普及道路质量的标准。在宣传过程中,宣传人员要根据施工人员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设计有效的宣讲方案,注意循序渐进,从浅层的概念入手,使施工人员慢慢理解深层的质量要求,从而提高对道路质量的重视程度。

3.2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工作

由于施工人员的年龄偏大,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很难注意到施工过程中关于施工质量的细节问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能力是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有的施工环节、施工方案和施工细节都是由施工人员负责的。因此,道路施工单位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施工人员科普道路质量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对施工的重点环节加大质量监测力度,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

3.3 健全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机制

施工管理制度对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参考标准。因此,施工单位要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设立应急方案,对于可能出现的细小的问题也要有相应的处理方案,做到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从材料的购买、输运开始,再到施工的每个步骤,都要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标准,为道路施工的质量保驾护航。

3.4 提升原材料质量监管力度

在采购材料之前,采购部门需要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了解市场价格和行情,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提前做好购买计划和预算。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必须选择带有合格证明的材料,并且厂家需要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不可单一关注材料的价格,要更多的重视材料的质量。在购买时,采购部门可以配备技术人员共同挑选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过关。购买材料后,施工单位要做好存放工作,以防材料受潮或者遭受天气影响等,从而有效地对材料进行管理。

3.5 严格把控道路施工质量

路基和路面是影响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队伍必须严格把控路基和路面的质量。首先,在路基施工时,开挖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去除沟槽中多余的水分,并清理表面的杂物,再进行压实。其次,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路面的质量,把混合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确保工程的每一环节的细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避免出现道路裂缝。

4 结束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基础建设的能力,还代表着人们生活安全指数的提高。今后施工队伍应加大对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做好道路质量问题防治研究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文章围绕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究,从道路施工质量监测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日后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研究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道路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培养更具安全意识的施工人员,为建成高质量的道路而奋斗。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道路监测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