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剂对番茄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2021-04-12 01:17韦淑丹钟勇蒋强曹元鑫陈千付
广西植保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粉百色市防治效果

韦淑丹,钟勇,蒋强,曹元鑫,陈千付

(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百色市 5336121;2.百色市田阳区农业农村局 百色市5336001)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 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属同翅目粉虱科害虫,因体型小,翅膀白色,也称“小白蛾子”。该虫寄主作物广泛,多达200多种,是瓜类、茄科类、豆科类等作物的重要害虫,其繁殖能力强,常世代重叠,传播速度快。该虫刺吸植株汁液造成植株叶片褪绿、变黄、萎蔫、干枯,也是病毒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同时,分泌的蜜露易诱发煤烟病等,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1-4]。

百色右江河谷地区因冬季气候温暖,是全国重要的秋冬番茄生产基地,常年种植番茄面积2.33×104ha[5],近年来常受到粉虱类害虫直接或间接严重为害,化学防治力度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害虫抗药性随之上升。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大棚避雨栽培技术在该地区得到推广,大棚温室环境对白粉虱的繁殖发生更加有利,田间种群爆发为害的几率更高,带来的损失也更严重。为探明该地区温室白粉虱对该区域农资销售的部分药剂的敏感性,2020 年笔者在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南菜北供”基地大棚进行了11种药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农民开展田间防控提供参考,避免盲目用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百色市田阳区百育镇“南菜北供”基地大棚进行,试验大棚面积4 000 m2,种植番茄品种为西大樱粉1号,采用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基质为椰糠,每个种植槽长、宽、高为2 000 cm、30 cm、25 cm,种植株距30 cm,单行种植,种植槽间距离50 cm。试验时间为2020 年2 月20—27日,植株正处于座果中期。

1.1.2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及使用剂量见表1。

1.1.3 试药器械

采用电动喷雾器(广农牌3WBD-16 型,工作压力0.15~0.4MPa)。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11 种药剂(见表1),以清水喷雾为空白对照(CK),共12 个处理,每个处理4 个重复,共48 个小区,每个小区4 行(4 个种植槽),小区面积54 m2,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之间距离约2.5 m,农药稀释液用量均为750 kg/ha,对植株叶背叶面均匀喷雾。施药前(2020 年2 月20 日16∶00开始施药)棚内温度26℃、空气相对湿度70%。除试验小区外,其余番茄统一喷施6%联苯·啶虫脒ME,不作试验调查对象,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农药。

表1 供试药剂及使用剂量

1.2.2 调查方法

施药前,调查白粉虱成虫虫口基数,施药后1 d、3 d、5 d和7 d调查成虫活虫数。每小区均五点取样,每点固定2株苗,每株苗取上、中、下各1片叶挂牌定叶,调查时记录每片叶片的成虫数。

1.2.3 数据统计

使用Excel软件统计整理数据,方差分析使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统计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以校正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施药后虫口数)/施药前虫口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施用安全性

试验期间通过肉眼观察,各处理药剂对番茄无药害,番茄均能正常生长,未观察到瓢虫、草蛉、蜘蛛等天敌死伤情况。说明各药剂在试验条件下对番茄生长安全,是否对天敌造成损伤,需要进一步研究。

2.2 不同药剂田间防效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如表2、表3),11 种药剂中15%阿维·螺虫酯SC 对番茄白粉虱的防效最好,药后7 d防效为88.65%,与其他药剂药效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与除60%烯啶·呋虫胺WG 以外的其他药剂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药后7 d防效在80%以上的药剂还有60%烯啶·呋虫胺WG、36%吡蚜·仲丁威SC、150 g/L 联苯·吡虫啉SC,防效分别为84.31%、81.00%和83.18%,三者差异不显著;药后7 d防效为70%~80%的药剂为0.5%苦参碱AS、80%烯啶·吡蚜酮WG、10%噻虫·高氯SC、20%环氧虫啶WP、6%联苯·啶虫脒ME,防效分别为79.69%、78.84%、77.85%、76.40%和70.57%。药后7 d 防效在70%以下的药剂为25 g/L溴氰菊酯EC、50% 噻嗪酮SC,防效分别为63.18%和61.73%。

表2 不同杀虫剂对番茄温室白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表3 不同杀虫剂对番茄温室白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2.3 药后不同作用时间的防治效果

药后1 d、3 d、5 d、7 d 对药剂防效进行调查(表4),随着药后作用时间的延长,试验药剂对番茄白粉虱的防效有所增加。表2、表3 调查结果表明,药后7 d防效较药后1 d、3 d、5 d防效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的药剂为50%噻嗪酮SC、60%烯啶·呋虫胺WG,说明药剂作用较缓慢;药后7 d防效与药后5 d 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与1 d、3 d 防效差异显著的药剂有0.5%苦参碱AS、80%烯啶·吡蚜酮WG、10%噻虫·高氯SC、150 g/L 联苯·吡虫啉SC、36%吡蚜·仲丁威SC、15%阿维·螺虫酯SC、20%环氧虫啶WP、6%联苯·啶虫脒ME,说明试验的多数药剂药后5 d 已具有一定防效,其中,药后3 d 与5 d 防效差异不显著的药剂为10%噻虫·高氯SC、15%阿维·螺虫酯SC,说明这两种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

表4 不同药后时间下杀虫剂对番茄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15%阿维·螺虫酯SC、60%烯啶·呋虫胺WG、36%吡蚜·仲丁威SC、150 g/L 联苯·吡虫啉SC 在试验剂量下,对番茄白粉虱有较好的防效,药后7 d校正防效在80%以上,且对番茄生长无不良影响,在生产中可参考进行推广使用。

因本研究结论只根据1 a试验数据所得,由于气候、品种、害虫抗药性等因素变化,试验结果也可能发生变化[6],建议在不同条件下应用时,应先进行小面积试验再使用,同时在实际使用中应在粉虱虫口密度小时尽早施药防治,以免种群数量过大造成防治困难,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种类有效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免长期单一使用一种或一类农药产生抗药性,达不到防治效果[7]。

猜你喜欢
白粉百色市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一品红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简析
蔬菜白粉虱 秋防正当时
墨韵书香
百色:评选2019年“我最喜爱的老师”
蔬菜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