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杀虫剂防治柑橘木虱药效对比试验

2021-04-12 01:17谢钊尔陈斌艳胡玥唐旭
广西植保 2021年1期
关键词:黄龙菊酯柑橘

谢钊尔,陈斌艳,胡玥,唐旭

(1.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 灵川县 541299;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植物保护站 桂林市 541200;3.灵川县三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灵川县 541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植保站 全州县 541500)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柑橘病害,是柑橘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病害,其病菌属于我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柑橘生长季节都有不同的发生症状表现,不仅仅为害性强,而且具有较强的传播性。柑橘黄龙病的传播,主要有2 种,第一种是通过人工嫁接育苗、种植带黄龙病病毒的柑橘苗木而远距离或分园扩散传播,这种人为传播方式在政府严格管理措施下相对而言容易控制;第二种是传毒媒介柑橘木虱传播,柑橘黄龙病会随着柑橘木虱的扩散发生为害而快速传播[1-2]。柑橘黄龙病发生为害是制约广西乃至华南地区柑橘产业发展的瓶颈[3],控制柑橘黄龙病扩散发生为害对保护柑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传毒媒介,为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扩散为害,在生产上加强对柑橘木虱的防控极其重要。

柑橘木虱吸取新梢嫩叶汁液为害,在为害时通过口器吸取汁液传播柑橘黄龙病病毒。为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发生为害保障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在柑橘黄龙病防控上主要采取了砍除黄龙病病株、种植无病毒苗和防治柑橘木虱三大措施。其中防治柑橘木虱是控制柑橘黄龙病扩散的关键措施。当前,柑橘木虱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合理规划果园,营造防护林;二是做好冬季清园,加强梢期管理,整齐放梢;三是联防联控,统一用药,集中防治木虱等[4]。目前柑橘木虱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以前主要使用有机磷、菊酯类农药防治该害虫,由于高剧毒农药已被国家禁用,而且实际使用中因木虱的蜡质表层及木虱本身的抗药性而导致效果不佳[5-6]。为此,2019年8月,笔者在柑橘果园开展柑橘木虱防治药效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防效好、对作物生长安全,且适合本地推广使用的有效成份药剂,同时掌握果园用药剂量和施药技术,科学指导果园大面积安全生产用药,有效防治柑橘木虱传播病毒扩散为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剂

10%高氯·吡丙醚ME(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1%噻虫嗪SC(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00 g/L 联苯菊酯EC(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和22.4%螺虫乙酯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1.1.2 供试材料

供试果树为6 a生砂糖橘植株,防治对象为柑橘木虱。

1.1.3 施药器械

采用桂林洪氏喷雾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电压12V;锥形喷雾头;工作压力0.2MP-0.45MP),喷雾法施药1次,使用容量1 800 L/ha。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灵川县潭下镇灵川县泉源农作物植保专业合作社柑橘园,果园机耕路建设完好,排灌系统完善良好,果园生产用水排水方便;试验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5%,pH 值为6.0,土壤理化性状好,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好。试验果树冠幅100~120 cm。施药前对果园开展监测调查,果园柑橘黄龙病发病率为2.15%,柑橘木虱若、成虫数量平均为246头/百梢。试验期间除柑橘木虱试验药剂处理因素外,其他肥水管理等栽培管理条件一致,在药效调查期内不再用其它药剂防控病虫害。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置5 个处理,每个处理6 株柑橘树,4次重复,共20个小区,各处理施用药剂情况见表1。

于2019年8月13日,按1 800 L/ha配比稀释施药,施药当天多云,气温24℃~33℃,相对湿度85%,南风1 级。试验期间平均气温30.6℃,降雨4 d,降水量累计42 mm,试验期间未出现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天气因素。当试验小区内柑橘树平均每嫩梢上达到2头以上若、成虫时施药。

表1 柑橘木虱药效对比试验药剂处理情况表

1.4 试验调查与统计分析

每个小区随机调查2株药剂处理柑橘树(挂牌标识)。每株处理树在东、西、南、北、中标记嫩梢,每方位定2 个新叶萌发梢作为1 个调查计数点,每株树共计10个计数梢,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5 d、10 d 和15 d 各调查1 次,分别统计活虫的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与防效。虫口减退率和防效的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口基数×100

虫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清水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清水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 2016进行统计,方差分析用DMRT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表2 4种杀虫剂田间防治柑橘木虱效果

由表2 可以看出,药后5 d,10%高氯·吡丙 醚ME 防效为97.14%,22.4%螺虫乙酯SC 的防效为95.40%,21%噻虫嗪SC 的防效为91.46%,100 g/L 联苯菊酯EC 的防效为92.24%,表明4 种药剂对柑橘木虱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高氯·吡丙醚ME 防效最优。10%高氯·吡丙醚ME 和22.4%螺虫乙酯SC的防效显著优于21%噻虫嗪SC和100 g/L联苯菊酯EC。

药后10 d,10%高氯·吡丙醚ME 防效为93.95%,22.4%螺虫乙酯SC 的防效为85.58%,21%噻虫嗪SC 的防效为81.85%,100 g/L 联苯菊酯EC的防效为82.97%,依然是10%高氯·吡丙醚ME 防效防效最高。10%高氯·吡丙醚ME 和22.4%螺虫乙酯SC防效极显著优于21%噻虫嗪SC和100 g/L联苯菊酯EC;21%噻虫嗪SC和100 g/L联苯菊酯EC无显著差异性。

药后15 d,10%高氯·吡丙醚ME 防效为87.93%,22.4%螺虫乙酯SC 的防效为81.89%,21%噻虫嗪SC 的防效为71.54%,100 g/L 联苯菊酯EC 的防效为76.06%,10%高氯·吡丙醚ME 防效仍有较好的持效性,各处理间极显著差异,10%高氯·吡丙醚ME的防效最优。

综合药后5 d、10 d、15 d田间防效对比分析,10%高氯·吡丙醚ME 防治柑橘木虱有较好的效果,且持效性长于其他3种药剂。

3 讨论与小结

柑橘木虱个体小,繁殖能力强,并且具有飞行和跳跃能力,如果不进行有效地防控,能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黄龙病大面积暴发,给柑橘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7]。柑橘木虱的化学防治需注意抗性问题,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柑橘木虱对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已产生抗药性,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呋虫胺、吡虫啉、啶虫脒之间存在交互抗性[8-10]。为了更好的防控柑橘木虱,进而筛选出适合当地的防控药剂很重要。

试验中所使用的4种杀虫剂防治柑橘木虱,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且试验药剂对柑橘新梢及叶片均未产生斑点和脱落等药害症状,说明试验药剂在柑橘上使用安全。10%高氯·吡丙醚ME的防效最优,持效期达15 d 以上,且对环境友好,适宜在本地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但在使用中,需注意4种药剂轮换使用,从而降低柑橘木虱的抗药性。

猜你喜欢
黄龙菊酯柑橘
等价转化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雪舞黄龙
柑橘家族
黄龙河川道
柑橘的秘密
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
黄龙核桃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