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新闻写作趣味性缺失问题探析

2021-04-13 09:52兰光倩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1年1期
关键词:趣味性

兰光倩

摘要:2015年,腾讯首次应用机器人写作新闻稿件,拉开了我国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序幕。尽管人们就机器人新闻写作所带来的利弊影响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断,但笔者认为机器人新闻写作并不会给新闻业带来严重的消极后果,更不会取代新闻记者,这是由新闻的价值属性决定的。本文通过对新闻价值要素分析,尤其分析新闻价值的趣味性要素,从而探讨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价值趣味性缺失问题,并对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机器人新闻写作 新闻价值要素 趣味性

一、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崛起

机器人新闻写作就是一个相对拟人化的概念,精确地说,它主要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机程序,对搜集和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处理和加工,从而生成一篇较为完整的新闻报道。[1]总的来说,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特点有数据化、可视化、自动化和模式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新闻生产已经摆脱了原有生产模式的束缚,随之而来的是新闻写作模式创新式发展。新闻写作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固定化操作流程,它的最终生产者及所归属的解释权不再是人这个主体,人的主体性在新闻写作这块已经变得淡化起来,而这一切归因于新闻写作的第二主体人——机器人。

在国外,“机器人记者”第一次出现在阿富汗,2003年它以记者身份参与了战地报道,而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新闻写作并未起步。到了2006年,机器人新闻写手在美国起步。从这一年3月起,信息供应商汤姆森金融公司第一次通过运用电脑程序来替代新闻财经记者,当时主要是为了报道金融和经济方面的内容。汤姆森公司称,“他的机器人可以在 0.3秒内截取有效数据,并快速地整合成一篇报道”。这项前所未有的创举,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因为这是首例通过技术来取代新闻记者撰写新闻稿件的事件,同时,在惊叹技术先进的同时,也引起一片质疑之声,机器人新闻写作是否能真的取代记者。在中国,机器人新闻写作第一次引起大众关注是在2015年9月10日,腾讯财经发表的一篇报道《8月CPI同比上涨2.0%创12个月新高》,因为署名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而备受业内外人士关注。自此,机器人新闻写作在我国的新闻传播领域开始占据一席之地,而后出现的新华社机器人“快笔小新”更是让机器人新闻写作广泛进入人们的视野。由此,关于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相关研究也呈直线增长,相关领域的学者及新闻爱好者对机器人新闻写作这一现象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出现、发展、优势、劣势、挑战影响、应用领域、前景分析以及所引起新闻事务方面的变化的探索等多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也促使机器人新闻写作这一新鲜事物变得更加有趣,但同时,它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诸如是否会挑战传统的新闻写作模式,给记者职业带来困惑;是否会冲击新闻价值的实质内涵等等,这些也是目前学界和业界正在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二、探索新闻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新闻价值界说

对于新闻价值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未达成一致,但我们可以从众说纷纭中“合并同类项”、寻求“最大公约数”。界说新闻价值的定义、进而挖掘新闻价值的本质内涵。就我国而言,在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徐宝璜以专章的篇幅和重要位置专门论述了新闻的价值问题。他提出,“新闻之价值云者,即注意人数的多寡与注意深浅之问题也。”随着新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也涌现出一批专门研究新闻价值的学者,有学者把20世纪末的新闻价值概念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素质说”,如陈韶昭认为:“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或各种素质的总和。”第二“标准说”,如郑兴东认为:“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第三“功能说”,如甘惜分认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的重视的程度。”[2]由此看来,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新闻价值,从而使新闻价值的内涵更加丰富。在笔者看来,新闻价值在于新闻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来吸引受众,关注信息,这是新闻价值的本质所在。

(二)新闻价值的要素

如前所述,目前对于新闻价值的定义、内涵和判断标准莫衷一是,有待于我们不断挖掘新闻价值的有效信息,丰富新闻价值的内涵。笔者认为,对新闻价值的判断理解,可以从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进行探讨。

关于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不同的学者各抒己见。就国内而言,以下两位学者对新闻价值要素的探讨对我们不无启示。首先是徐宝璜《新闻学》对新闻价值要素的论述:一是个人之关系,二是人类之同情,三是求胜之竞事,四是著名人物之姓名,五是著名机关之名称,六是事情之稀奇。[3]其次是邵飘萍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论述了“新闻价值测定之标准”之四种:“爱读者之人数、时机之适当与否、距离远近之关系、兴味之集中与变迁。[4]前者把新闻价值的要素概括为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后者则概括为时新性、趣味性、接近性。在此基础上,当代学界比较倾向于对新闻价值要素的如下界定:“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这一表述基本得到了新闻学术界的认可。

我们可以通过新闻价值的几个要素,分析、评判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新闻价值及其優劣。笔者认为,在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中,机器人最不好把握的就是新闻价值的趣味性,这是由机器人本身的属性和特点所决定的。新闻的趣味性,只有具有温度的写作人才会熟悉地掌握语言技巧,而作为以数据为基础的机器人新闻写作者,在人类所独有的情感、情绪、意志等非智力个性禀赋及人文情怀方面,存在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

(三)新闻产品的赋值

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可分为采、写、编等环节,这是生产新闻产品必须遵循的规律。正是因为新闻产品在生产流程中凝结了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也要消耗必要的生产资料,由此也赋予了新闻产品固有的价值。对于新闻产品的商品属性,有学者认为,新闻产品具有某些商品性,这是新闻产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由于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耗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新闻产品本身得到赋值。在采写环节上,需要记者深入实际调查采访,获取价值信息;在写作上,需要记者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组织语言,安排写作结构顺序;在编辑上,需要编辑人员总揽报道面,合理有序有效安排版面,印刷发行或者发布。这些都给最终的新闻产品投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新闻产品才有了最终特有的价值。而机器人新闻写作不同,它直接跨越初级重复性的新闻内容生产,运用其技术优势直接生成报道内容,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新闻产品拥有的核心价值在构成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

三、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趣味性缺失

(一)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独特优势

机器人新闻写作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首先,表现在时效性上。时效性是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第一时间发布的新闻,因为首发,新闻价值就更大,这是由新闻的特点所决定。陆定一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就把新闻的时效性摆在了首位。其次,是表现在分析数据的高效性上。机器人只要通过既有的数据信息,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数据,且数据信息不会出错,这就与传统的新闻写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繁杂的数据信息不会因为主观原因或者环境因素而受到影响。最后,是运行成本低。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和使用不仅成本大,而且专业发展效率低,一名刚入行的新闻记者即便是接受过新闻相关知识的教育,到岗后仍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断的实践学习,才能掌握新闻写作的技能和素养。新闻具有实践性,无法通过唯一的知识输出培养一名优秀的新闻人,而机器人就不同,只需要输入数据,固定其报道模式,它就能很快写出一篇新闻稿。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地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新闻。一旦开发出这样的程序来,算法不仅可以生成针对特定主题的大量新闻,而且速度更快、更便宜,还可以比人类记者出错更少。[5]

(二)人工写作的不可替代性

正是因为机器人其固有的数据模式及其基于算法式的写作模式,导致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大部分的机器人新闻写作只能够简单地运用于体育、财经、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当中,因为它们的数据性信息固定且报道内容具有模式化特点,不需要涉及太多的人为因素,这也是机器人写作难于扩大报道范围的原因之一。在关于机器人新闻是否会取代人工写作的问题上,很多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目前来说大部分学者的意见都偏向于机器人写作不会取代人工写作,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它没有所谓的“人情味”,写不出新闻所应具备的新闻价值要素之一“趣味性”来。

(三)新闻趣味性的魅力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章的魅力之源。新闻稿件除了拥有其传达受众信息的功能以外,还能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彰显其独特的趣味性,这就是新闻本身的价值所在。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真实性。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一篇新闻稿是否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喜欢,缺了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新闻的价值。我们在上文中谈到机器人新闻写作不可能代替人工写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缺乏人工写作语言的趣味性,而面对成千上万的新闻,人们本身的注意力有限,这时,语言的趣味性重要性凸显。

新闻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新闻语言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语言文字既要简单明了,又要充满情趣,适合大众的收听和阅读,取悦大众,达到意识和审美的双重建构目的。[6]一篇新闻稿除了语言的精炼准确之外,还要使其语言有说服力、感染力,摆脱呆板、枯燥、公式化语言的束缚,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培养新闻语言的趣味性,需要记者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的组织力等等。除此之外,语言运用的把握度也是记者需要掌握的,如何避免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把新闻语言的趣味性演化成新闻的过度娱乐化,这是记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而机器人新闻写作可以达到语言的简单明了,却不能达到让语言充满乐趣,这是机器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它自身的可替代性。

(四)独特的人文情怀

情感、情绪、意志等是人类区别与其他物种的特殊心理特质,由此而产生的态度倾向性、爱好、旨趣、习惯等,构成我们常说的人类特有的人文情怀。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尤其首先表现在民生报道、灾难报道、突发性事件报道方面,新闻的人文情怀凸显得尤其重要。人是社会的主体,融入在社会大环境之中,人文情怀体现的是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关切和追求。在涉及民生、灾难等报道时,记者的人文情怀具体表现在报道形式、内容题材上。而以數据为基础的机器人,不可能具有人的特性。王克勤说:“在历史上,真正成功的、对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的媒体都是以‘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制度安排为己任的。”还有就是表现在报道内容的深厚度上。诸如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典型报道这样的新闻文体机器人根本不能独立操作,更写不出具有深度的新闻。就深度报道来谈,其深度远不止报道篇幅的长短与否,关键在于内容的深,情感的厚。深度报道再深,也不是理论文章,不能从概念到概念,推理了再推理。深度报道需要具备可读性和知识性,让人思考,引人入胜,它有讲故事的特点,娓娓道来。[7]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讲,由机器人写作的新闻稿件,不可能像讲故事那样,给读者呈现一篇完整且有温度的稿件,哪怕在未来,机器人也不可能具有叙事情怀。

(五)机器人不具追求趣味性的动机

至少人类的思维方式在短时间内机器人还无法模仿,观点性和深度性的报道需要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这些方面机器人写手至少目前是无法与资深新闻从业者相比拟的[8]。也就是说,机器人不可能具有人类一样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禀赋。趣味性是人本身对语言的一种把握力,它来自于人对语言的理解度,内化于内心,通过文字这个载体而表现出来。如果我们评判某篇新闻具有趣味性,必然是它通过文字传达给我们的,而评价新闻具有趣味性和评价新闻具有娱乐性,这又是两码事。新闻的趣味性在于它没有异化新闻本质的特点,它依旧是报道事实,传达信息的载体,只不过它的语言让受众觉得有趣、有味,语言能够吸引受众的目光,让受众在读新闻的时候品味文字另外的趣味。但如果评价一篇新闻具有娱乐性,往往所指不是在其语言的趣味性上,而在于整篇稿子的报道倾向上,是阐述事实还是为了吸睛淡化事实的处理,让语言更加偏激化,这是我们在区分新闻的趣味性时需要注意的。

四、机器人新闻写作发展前瞻

笔者认为,未来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发展路径总体将会沿着向好的趋势发展。总体呈现广、深、同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广”,这里的“广”具体指报道范围更广,应用领域更广。刚开始机器人是简单地运用于战争、财经类、体育类新闻报道,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新闻写作已经扩展到灾难报道、调查报道等领域,在之后,机器人新闻写作还会广泛运用于商业、社交领域,而在这方面的运用成效也初见端倪。

其次是“深”,这里说的“深”是指新闻的报道深度,起初的机器人新闻写作只是简单地通过数据来撰写新闻,基于数据下的固定报道模式终究有其缺陷,所以这也是现在机器人新闻写作面临的挑战之一。在未来,人们会通过技术的优势使新闻报道更加接近人性化,让人类处理不了的数据机器来处理,让人类所具有的情感思维机器也能具有,这是当下相关研究者努力的方向,为此,有人还提出了“甚至在2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设想。

最后是“同”,主要的意思是未来机器人写作将会进一步与人类实现共同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双盈的效果。对于机器写作是否取代人工写作这个问题上,笔者持保留意见,笔者认为以后的机器人新闻写作不会减少,而是增多,并且其占据的份额会越来越大,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生活的日渐数据化,但是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在于人对机器的控制,对数据的控制。很多机器人写作的最初阶段还是人工操作,进行数据输入且还具有“人工审核”阶段。多数媒体还是保留了“人工审核”这一关键步骤。这主要是因为机器本身并不具有独立判断新闻倾向和新闻价值的能力,其对材料的筛选更多源于对关键词句等数据的获取。[9]在未来,人机协同将会进一步深化,且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从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出现时间来看,这一新鲜事物的发展并不是很成熟。目前来说,很多领域机器人并未涉及,原因在于现在的机器人写作领域还不够成熟,现在的机器人写作是在数据智能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而我们的数据时代才刚刚到来,对于数据的把握度,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还需提高,未来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水平是跟随时代的进步而同步提高的,这当中,需要我们人类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处理好各种机器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未来,机器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笔者认为,我们不需要对机器人写作这个新鲜事物持消极的态度,任何一件新鲜事物的出现都意味着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迈进了一步,而机器人新闻写作,未尝不是新闻业进步发展的一种表现。

注 释:

[1]徐曼.国外机器人新闻写手的发展与思考[J].中國报业,2015(12):32-34.

[2]郝雨.回归本义的“新闻价值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6.69-74.

[3]王庆起. 关于新闻价值各要素划分的再思考[J].编辑之友,2014(01):54-56.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 叶韦明.机器人新闻:变革历程与社会影响[J].中国出版,2016(10):16-20.

[6] 张云铃.新闻语言的趣味性[J].新闻世界,2011(10)53-54.

[7] 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在哪儿[J].新闻与写作,2004(04):10-11+17.

[8] 孙瑛.机器人新闻: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模式[J].编辑之友,2016(03):93-96.

[9]喻国明,刘瑞一,武丛伟.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试论机器新闻写作对于新闻生产模式的再造效应[J].新闻知识,2017(02):03-06.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趣味性
提高小学拼音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言的趣味性
趣味几何
探析趣味性包装创意元素的表现形式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探究